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日本核电站蒸气泄漏死伤惨重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0日09:21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8月9日下午,关西电力美滨核能发电站发生了日本核能史上伤亡最惨重的核事故———滚烫的泄漏蒸气刹那间夺走了5名日本工人的生命,另有7人被严重烫伤。尽管这起核事故没有发生辐射泄漏,但由于伤亡严重,并且恰巧正值长崎第59个“原子弹之日”,因此,日本民众对日本核能的不信任度将大增。

  当地时间8月9日下午15时30分,距离东京西200公里左右的关西电力公司美滨核能发电
用UC免费发短信 周旋于几个男人间的她
谁最美超值大奖等你赢 走入香港梦想之都
站,10多名工人鱼贯进入核电站3号机涡轮房内进行例行检查。3号机是水加压型,发电量为82.6万千瓦,是美滨核能发电站的“主心骨”。打头的几名工人开始对涡轮房实施检查。就在工具放进检查部位的一瞬间,一股炙热蒸气如同喷泉般地喷射出来,把正在作业的几名工人一下子就打倒在地,他们甚至连哼都来不及哼一声就已经死去了。温度高达200摄氏度的蒸气转眼间就把若大的涡轮房整个儿吞没,一股股炙热的气体通过工人的鼻口直冲心肺,不幸遇难的工人多是被蒸气煮熟内脏而死的!

  日本经济产业省核能安全保安院事后透露,总计有11人在事故中受伤,其中5人送到医院后已经是心跳呼吸呈停止状态。事故发生后,核反应炉自动停止工作。

  事故发生后,负责美滨核能电站运营的关西电力公司透露说,他们在涡轮房内的一条管道上发现了一个直径约50厘米的口子,很可能就是这起重大事故的祸首。

  尽管最新的事故没有造成致命的辐射,但由于事发时间非常敏感,所以对日本的核能安全是一次致命的打击。

  事发当天,长崎迎来了第59个“原子弹之日”。长崎市松山町的和平公园里举行了“追悼长崎原子弹遇难者和平纪念典礼”,除了爆炸受害者及其遗属之外,小泉纯一郎首相也参加了典礼。

  因此,在此时发生了核电站事故,只会加深日本国民对核能的不信任。日本是个资源十分贫乏的国家,能源安全问题一直是日本的心腹之患。长期以来,日本一直在实施能源多样化政策,力求核能、天然气、煤炭和石油的均衡使用,并积极开发新能源,减少对石油类能源的依赖程度。由于日本核能发达,日本对石油的依赖程度与高峰时的77%相比虽然已经大幅下降,但依然高达50%以上。

  然而,日本以核能和新能源为主的能源多样化战略接连受挫,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日本多家电力公司暴露出了隐瞒核电站事故隐患,篡改安全检查检修记录等问题。这些丑闻被曝光后,严重地动摇了国民对核电站的信任,增强了当地居民的反核情绪。核电站的信任危机导致日本政府进一步扩大原子能利用,减少对石油依赖的能源战略受挫。另一方面,受技术和成本等问题的制约,太阳能、风力、燃料、电池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进展不大,没能实现在较大范围内的普及。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势必会加大争夺能源的力度。

  技术十分发达的日本为何核事故频发?这其实跟客观因素和人为因素均有关。

  首先,客观地说日本的核电数量本来就多。日本是天然能源最不足的国家之一,目前已建有51座核电站,核电占了全国发电量的35%,今后仍然要大量依靠核电,有计划多建20座。即使发生了严重的核事故,日本大量使用核电的政策无法改变。日本的核电安全却是必须不断改善,这不光是日本应用核电的需要,也是世界能源发展的需要。如此众多的核电站必然会增加事故的比率。

  其次是设计方面的原因。日本的核能工业存在着隐忧,很多日本核电设备仿照的是美国40年前的设备而设计,其中不少已到了25~30年使用寿命周期的末段,这次出事的3号机就是1976年12月投入运行的。由于日本难以找到新的地方安装新的设备,旧有设备可能要超时服役,因此事故的隐患一直存在。

  第三是人为因素,工人们是按照厂内的规章工作的。问题在于厂内的规章根本是错误的,而且这错误规章存在已久,早在十年前,厂里便为了加快工作进度,擅自修改了由当局制定的工作安全程序。三年前,厂内索性把这种程序合法化,写进修改了的规章中去。(冰丘)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球迷关注亚洲杯决赛
雅典奥运FLASH演示
赵薇邹雪纠纷
广州新白云机场图片集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话题-上海与城市榜样
可爱淘《狼的诱惑》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