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降价补偿呼之不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1日06:08 人民网-江南时报 | |||||||||
一位两个多月前买了别克GL8商务车的公司职员张先生向记者诉苦,不久前上海通用的那次降价让他丢了饭碗。5月16日下午,张先生刚从专卖店买走了一辆GL8,17日上海通用就宣布降价,这一降就降了3万元。而车是替公司买的,老板已经放出话来:要么是由他自己补这差价,要么就是辞职走人。张先生觉得自己非常冤,他想找汽车厂商讨个说法,但无从下手。昨日,记者就此事走访了汽车厂商、消协、工商、物价等相关部门并咨询了律师。经销商:补偿不补偿厂家说了算“降价的决定都是汽车生产厂家
做出的,所以补偿不补偿还是他们说了算。”一个卖别克的经销商这样说。据这位别克经销商介绍,在别克君威和GL8调整价格后,他们就已经被各种电话折磨得焦头烂额了,打电话要求退钱甚至吵架要求退车的占了很大比重。“我们就是想补也补不起啊!” 其实已经有不少经销商推出了“降价补偿”。早在去年,一些精明的消费者和经销商就签订了“补偿协议”,约定在一段时间内如果车辆降价,商家将补给消费者一定差价。一些经销商也觉得这样可提高经销商和品牌的美誉度,但必须经过与厂家的充分沟通才能实施。然而要明确的是,这种协议保证的是厂商的指导价下调后进行差价补偿,并不是经销商的销售价。根据季节的不同以及自身经营的策略等原因,经销商的销售价可能出现波动,经销商自己的降价情况不在降价协议的范围以内。另外,变相降价也不在补偿的范围之内。生产商:全行业“降价补偿”不可能面对降价补偿的呼声,厂家主要 有三种看法:1.如果实施“降价补偿”,那么在什么时间内买的车需要补偿和补偿多少是很难界定的。2.对于那些规模较大的汽车企业来说,他们的客户有几十万,就算每个客户返还1万元,这项庞大的支出也是企业无法承受的。以上海大众为例,去年上海大众的销量就超过了39.6万辆,如果降一次价就给降价之前购车的消费者来一次差价返还,动辄几十亿元的费用厂家根本无法承受。可以说,国内没有几家汽车企业能玩得起。一般只有新兴的汽车生产商在市场保有量很小的情况下才可能作出降价补偿协议来吸引消费者。3.汽车降价是一般的商业行为,虽然由于其价格高而不同于其他的商品,但是商品的属性是不变的,所以“降价就补还差价”的措施并不适用。执法部门:很难介入消费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拿 回自己的损失吗?南京崔武律师事务所崔律师指出,在汽车交易中,已经签订的买卖合同是不能废除的,就是说消费者不能以现价低于自己买车的价格为由要求退货,更改合同则需要双方协商解决。如果合同中没有注明“降价补偿”,消费者只能通过和汽车厂商协商来解决问题。合同中注明降价补偿条款的,补偿额度仍要由汽车厂商决定。崔律师同时为消费者指了一条可行之路,崔律师认为,轿车的降价如此频繁,价格是否全部经过物价部门的审核批准值得推敲。消费者可以向物价局反映这类情况。 按相关规定,经销商在对汽车降价前要通报当地物价部门并获其允许方可降价。为了证实这一点,记者拨通了市物价局的电话。“经销商的很多降价行为我们事先并不知情。”一工作人员说,“如果有人举报经销商存在倾销行为,我们一定会去查处的。但是我们并没有权利强制要求商家对消费者进行‘降价补偿’。” 很多消费者认为,经销商在卖车时存在价格欺诈,对此,市工商局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经销商的经营行为是受市场杠杆调节的,如果有证据能证明经销商曾作出过不降价的承诺,那么经销商就存在价格欺诈,就应该承担全部责任并作出经济补偿。但是,这种事情取证相当困难。专家:降价补偿并不是救市良药由于降价补偿所带来的纠纷越 来越多,很多人呼吁汽车行业的主管单位能够制定一些相关的规定,让厂家来弥补降价后消费者的损失,再不行各厂商也应该把这种“补偿”当成行业惯例来执行。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张秘书长认为,“降价补偿”只是眼下车市不成熟的一种体现,不可能把它当做一种行业惯例来执行。 客观而言,在当前消费者对车价产生信任危机的形势下,“降价补偿”的出现无疑是汽车销售市场的一个利好消息———既对品牌的保值有益,又有利于消费者打消顾虑,增强购买信心,有望给销售市场带来新活力。但玩游戏的人多了,特别全行业都如此玩的时候,就会使“降价补偿”成为产销链上的一种常态,甚至可能会形成一种行业内的“行规”。殊不见,继奥克斯首开先河之后,东风悦达起亚、长安铃木等一个接一个加入了或宣称不降价或保证降价后差额补偿的行列。既然大家都能这么做,这一政策也就失去了它的初衷。所有承诺均是为了今天的销售,在目前车市低谷的情况下,降价补偿承诺实际是并不能起到直接效果的行为,消费者不会奔着这一政策去买车。到最后,消费者认同的还是产品本身的性价比。 从某种程度上说,粗糙的不成熟的定价策略和营销手段,能起到的充其量也就是饮鸩止渴的效果。特别是目前车市持币待购的气氛很浓,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厂商过于频繁的不成熟的“招式”,有时反而会使消费者对厂商的政策产生麻木感。由此消费者只要不是急于购买,就会静静观望厂商的表演,从而加剧了市场的观望气氛。所以厂家在定价时一定要经过科学分析,不要等定价不合理的负面效应浮出水面后才去弥补。本报记者潘祥海实习记者胡旭 《江南时报》 (2004年08月11日 第二十二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