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2004年美国总统大选专题 > 正文

鲍威尔拒绝为布什助威 不参加共和党大会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2日02:08 新闻晨报

  8月30日美国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就将在纽约市召开了,届时共和党内各位重量级人物都将陆续露面发言,为布什的连任摇旗呐喊。不过美国国务院8月10日向外界宣布,国务卿鲍威尔将不会在共和党的这一重要集会上露面为布什助威。美联社表示,鲍威尔的缺席将对布什争取温和派选民的支持工作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国务卿“一言九鼎”

  直接影响布什选情

  美国务院代理发言人亚当·埃雷利表示:“国务卿鲍威尔并没有计划出席共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他同时引用鲍威尔上周一次发言的讲话指出,身为国务卿的鲍威尔没有义务必须出席共和党大会这样“狭隘的辩论”。

  美联社表示,鲍威尔作为共和党著名温和派人物,不仅在中间派选民中声望非常高,他在处理国际外交事务中的谨慎理性立场更赢得了共和民主两党的尊敬。由于今年布什和民主党候选人克里之间支持率非常接近,因此鲍威尔对于布什外交政策的任何评价都具有“一言九鼎”的效果,都将直接影响到布什的选情好坏。

  分析家指出,布什自己也深知鲍威尔对于自己政府的外交事务,以及对自己连任的重要性。早在1997年身为得克萨斯州州长的布什见到鲍威尔时,就曾向鲍威尔立正致敬:“将军,得克萨斯州长、州民向您报到!”这种礼遇让鲍威尔感动不已。到了布什首次角逐总统宝座之时,心怀报恩之心的鲍威尔就最大程度地利用了他自己巨大的影响力,为布什助威。

  成功入主白宫的布什最后也给予了鲍威尔国务卿的高位。

  “鸽”被“鹰”包围

  鲍威尔去意已决

  不过,外界和鲍威尔自己很快就发现,虽然身为内阁第一号人物、总统第四号接班人,鲍威尔在布什政府中的份量却和他的地位极不相称。他被布什周围副总统切尼、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等坚持单边主义做法的“鹰派”人物包围着,奉行多边主义外交战略的鲍威尔显得很不合群。美国《时代》周刊就曾以《不合群的人》为封面新闻标题,坦言鲍威尔在布什政府中不得志,并暗示他有出局的可能。

  在伊拉克战争理由问题上,鲍威尔更是深受打击。去年2月,鲍威尔作为美国政府的代表,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列出种种文字和图片证据,做出了萨达姆政权肯定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表述,但事实却与他的说法截然相反。

  虽然鲍威尔随后在多个公开和私人场合重申,他本人对当时安理会发言中的不实内容没有任何悔意,并强调自己当时的陈述无懈可击,但外界还是有人指出,鲍威尔仍然认为布什政府为推翻萨达姆政权不惜使用不实情报的做法,使他职业军人和外交官的声誉受到了羞辱。美国《华盛顿邮报》此前也曾披露,由于对总统安全班子中的其他人,以及政府的外交政策心存不满,鲍威尔去意已决。

  如“鹰派”出任国务卿美新一届政府更强硬

  虽然身为“鸽派”代表人物的鲍威尔在“鹰派”众多的布什政府中一直郁郁寡欢,但在布什选战问题上,鲍威尔仍然一直在为他说好话,多次反驳克里阵营对布什外交国际事务的抨击,为白宫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的外交军事战略辩护。比如说,克里阵营承诺,在重大国际行动问题上将充分听取盟国的意见,而不是像布什打伊战那样疏远众多阿拉伯和欧洲国家的政府。对此鲍威尔上周就辩解说,布什最后还是听取了自己的建议,“没有单边行动”,而且布什政府的军事行动也是在“联合国没有采取行动,美国外交途径无法解决问题”的情况下而进行的。不过鲍威尔也承认:“情报部门很显然在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题上犯了错误。我并不认为能在伊拉克找到大量的违禁武器。”

  曾在前卡特政府中出任国家安全顾问的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表示,如果鲍威尔离开,而布什连任成功的话,那就意味着新一届布什政府的外交政策将走上一条更为强硬、更为保守的道路。就国务院而言,由于现任的人事班子中有很多人都是鲍威尔手下的亲信,这些人都将随着鲍威尔的辞职而离去,因此如果由“鹰派”人物出任新一任国务卿的话,美国政府保守趋向将更为明显。陈凡(中国日报特稿)

  相关专题:2004年美国总统大选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F1中国大奖赛
《2046》公映
法国特技飞行队访华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2005新浪考研大讲堂
国庆出游宝典
“十一”缤纷车世界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性感文化的解析》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