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召回”路还要走多久?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4日09:11 人民网-江南时报 | |||||||||
本报讯 (记者 华诚 实习生汪祎)早在今年年初,消协就正式向国家信息产业部提出了修改“手机三包规定”的11条建议,其中明确提出设立“召回制度”,时隔至今仍无回音。这不禁让消费者有些困惑,是什么挡住了其进程,手机“召回”路还要走多久? 手机市场急呼“召回”
自南京市消协的不完全统计数据表明,今年上半年,他们处理与手机相关的投诉至少要牵扯掉三分之一的精力。消协人士指出,目前国内手机的返修率平均在10%至15%,个别严重的甚至高达50%,按照我国有关规定,电子产品的标准故障率应低于3%。在他们受理的某个品牌手机的毛病竟有着惊人的相似。例如,手机发送短信和提取对方号码时,有时会出现手机自动关机并重新开机的现象。可以讲,这是某种品牌手机的通病,是“娘胎”病。因此实施手机“召回制”无论对消费者还是消协都是一种“福音”。 “召回”路障碍重重 然而“召回制”却路障重重。从行业角度看,目前很多地方连手机故障检测都得让消费者自己先掏钱,这给认定“问题手机”带来很大的障碍。没有一个公益性的权威检测机构,就不可能将众多互不认识但患同样病症的手机联合起来。加上厂商往往以软件升级等作为美丽借口,或者在个案上息事宁人,因此要找出问题手机更常常变得死无对证。 虽然眼下很多手机厂商都在打服务牌笼络用户,但召回手机的同时要考虑给每个消费者配一个备用机。“日用品”级的手机一旦召回数量庞大,将在很大程度上占用手机厂商的物流、资金流等,如此,轻则导致厂商放缓发展步伐,重则可能让手机厂商尤其是那些实力还不够雄厚的二线厂商陷入泥潭不能自拔。从消费者角度来言,买得好好的一个手机要被收回去自然要讨个说法;而另一方面,国内现行的法律法规在很多方面的认定及裁决上仍缺乏直接依据,因此即便消费者想好好找厂商“算账”,恐怕也得费尽周折,许多消费者只能吃哑巴亏。 问题关键是商家要“当回事” 业内人士认为,其实“召回”并不是说一定要召回到生产地才算召回,它并不等同于退货,它可以通过多种补偿方式,如修理、退换,达到对消费者负责、让消费者满意的目标。因此手机召回制度最终是否实施、何时实施其实都只是问题的表征,核心之处在于厂商是否真拿消费者利益当回事。当然,手机召回制的实施,实际上也是手机市场成熟之时。 《江南时报》 (2004年08月14日 第二十二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