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黑白”历史书之战轰然打响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23日13:26 今晚报

  时值八月,又到了部分日本中学为明年4月开始的新学期选定历史教材的时候了。据日本媒体报道,目前日本有些人正利用这个时机,再度向日本教育系统“推销”美化和篡改日本二战侵略历史的所谓“新教科书”。与此同时,来自中国、韩国和日本的专家学者们则在紧锣密鼓地共同编写一部客观而公正的东亚历史教科书,准备明年5月正式在三国的教育界,特别是日本的中小学推广使用。日本的正义力量也行动起来,抵制错误的教科书。一场“黑白”历史教科书之战已经展开。“黑书”卷土重来

用UC免费发短信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谁最美超值大奖等你赢 随身携带的奖牌榜

  日本现行的《学校教育法》规定,日本教育机构实行教科书审定制度,即:教科书书稿由民间学者或教育工作者自由撰写,由政府的文部科学省大约每隔4年审定一次;审定合格之后,各出版社推出各种合格样本上市征订,然后再按照订数印刷发行。而根据《地方教育行政组织法》,同样一门功课,在众多版本的教科书中选取哪个版本则由各地区的教育委员会决定,但也有部分学校通过在校老师投票的方式做出选择。

  必须提到的是,因为日本曾在1982年和1986年两次发生了严重歪曲历史事实、美化侵略战争的教科书事件,遭到了亚洲各国舆论的强烈谴责,日本政府制定了有关编撰教科书的“邻国条款”法规,即向有关各国承诺,对历史教科书问题“应该从获得国际理解和国际合作的角度进行考虑”。然而,到了2001年,日本政府文部科学省再次不顾历史事实和周边国家的反对,将由右翼学者团体“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主导编写的初中《新历史教科书》审定为“合格”!

  时隔3年,这个所谓“编撰会”卷土重来,企图再次把右翼历史教科书塞入日本的主流教育体系。“黑白战火”白鸥中学燃起

  8月下旬,新成立的东京白鸥中学即将选定初一新生明年使用的历史教科书。据报道,为了使该中学选用“编撰会”的《新历史教科书》,东京都教委下了很大的功夫,专门设立了一个所谓的“教育政策指导”部门来督导下属学校,而这个部门的负责人之一就是三年前强烈主张东京某学校采用“编撰会”教科书的右翼学者米长邦雄。另外,东京都教委会还下令不让白鸥中学的教师们参与选择课本,据说也是为了“彻底剔除反对意见”。然而,右翼分子毕竟只是日本社会中的极少数。7月23日,刚成立不久的民间组织“阻止在都立中学采用《新历史教科书》东京网络联盟”和“教科书全国网络联盟21”向东京都教委提交了5000多人的签名,强调反对在东京地区任何学校使用右翼教科书。

  8月17日,包括前首相三木武夫的夫人三木睦子在内的一批原东京都立白鸥高中校友也向东京都教委递交了172人的签名书,要求取缔《新历史教科书》。他们指出,该教科书回避随军慰安妇等问题,这严重违背了白鸥高中“尊重和平和人权”的教育方针。“白色”课本蓄势待发

  本月8日,由中、日、韩三国众多专家学者组成的“纠正歪曲历史运动”组织在韩国汉城举行的“第三届历史认识和东亚和平论坛大会”圆满结束了。会后,来自韩国“教科书运动本部”、日本“阻止在都立中学采用《新历史教科书》东京网络联盟”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近现代史研究所的代表共同召开记者会,表示将竭尽全力,采取共同的应对措施,防止日本右翼团体“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编写的《新历史教科书》在东京部分学校推行。

  来自东京的代表吉田好一指出,在各个学校即将决定采用何种历史教材的时候,尽管日本右翼团体为达到《新历史教科书》10%以上的采用率,将眼光集中在新学校上,费尽了各种心机和手段,但注定是不会被日本社会接受的!

  据韩国媒体报道,事实上,三国的专家学者目前已经在共同编写一部客观而公正的东亚史辅助教材了。和别的历史教学辅导书不同的是,这部有数百页的东亚史运用大量的插图和照片(文字不到20万字),客观公正地记录了中日韩三国在近代时期共同经历的一段历史。该书由三个国家的教师、学者共30多人共同编写。据悉,这本书早在2002年就开始着手准备了,目前已完成初稿,三国专家已分别就书的内容在东京、汉城进行了7次讨论,9月15日,他们还将在北京进行第8次集中讨论。而大约在明年5月,该书将在三国以各自的语言同时出版发行。云雷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窦文涛侃奥运(视频)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高校招生现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新浪连载:70派私人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