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萨德尔与美军血拼纳杰夫专题 > 正文

主动撤出纳杰夫反而让萨德尔成为“赢家”(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29日02:09 人民网
保卫萨德尔住所的“父子兵”

  人民网8月29日讯 当伊拉克什叶派宗教领袖希斯塔尼的调停斡旋下,该国南部城市纳杰夫逐渐恢复了平静,占据当地著名宗教圣地阿里清真寺三周多的什叶派反美领导人萨德尔手下武装人员全部撤走,各方原本纷纷“预测”即将发生的“大战”暂时化解。美国报纸认为,这次纳杰夫危机中的最大赢家是萨德尔,比如,这位激进力量领导人在下令手下撤离纳杰夫前就获得了“特赦”,并且被邀请参加国内民主进程,同时政府方面保证,萨德尔手下武装力量不会被“秋后算帐”。更重要的是,其支持者保存了相当多武器弹药,随时可从容东山再起。相比之下,希斯塔尼、伊临时政府和驻伊美军从解决阿里清真寺僵局中得到的好处有限。同时,反美武装斗争可能会继续在其他热点地区发生。

  对伊临时政府总理阿拉维来说,萨德尔在撤离阿里清真寺前,并没有许诺不在纳杰夫和库法两个城市以外地区开展反美武装斗争,从而为其萨德尔领导的“迈赫迪军”继续转战其他地区埋下了伏笔。一个直接例子就是,28日萨德尔支持者在伊首都巴格达的贫民区同美军爆发激烈冲突。对美军来说,他们将从纳杰夫撤走,这将是美方在三个月内“铲除萨德尔”行动第二次未能获得成功。同时,纳杰夫和库法将是继巴格达西部的费鲁杰地区后,美军无奈让出的另外两座伊拉克城池。一些美国人因此开始担心,如果今后萨德尔或者其他反美力量在别的城市掀起大规模反抗行动,有了解决纳杰夫和费鲁杰危机两个前车之鉴,美军在伊拉克遇到的“禁入区”有可能要越来越多。

  目击者说,美军士兵和伊拉克国民卫队士兵28日一起进入巴格达东部的萨德尔城后迅速封锁了这一地区的主要道路,并且使用“悍马”军车上的高音喇叭要求当地居民老老实实呆在家中,因为多国部队正在“清剿非法武装人员”。此后,萨德尔的支持者开始用自动步枪和火箭筒等轻型武器向美军发动攻击。来自美军方面的消息说,美军士兵没有人员在战斗中伤亡,至少5名伊拉克人被打死。另据来自伊内政部消息说,巴格达市内一条街道当天遭到4枚以上迫击炮弹袭击,结果造成2名伊平民死亡,另有6人受伤。此前,来自费鲁杰医院的消息说,驻伊美军27日晚对该市的空袭造成4人死亡,还有30多人因此受伤。不过,当天纳杰夫倒是相当平静,当地居民开始重新清理混乱不堪的市容。

  有分析人士指出,本次纳杰夫危机可以看作是伊什叶派穆斯林内部的一次精彩的政治角力。希斯塔尼、萨德尔和阿拉维同属什叶派,但是他们所代表的利益集团有着天壤之别。希斯塔尼的支持者主要是持温和立场的宗教人士,他们希望能建立个可有效尊重保护什叶派利益的“世俗化政府”,同时警惕来自萨德尔的挑战。阿拉维属于亲美世俗化力量,依靠美国扶持来实现本集团政治利益。萨德尔则代表着激进的什叶派极端主义力量,他们反对在伊拉克领土上存在任何外国军事和政治力量。对萨德尔来说,虽然从阿里清真寺撤走让他失去了一个无法替代的“护身符”,但同时也在伊拉克政治舞台上得到相当发言权,收获可谓不小。

  目前,萨德尔手下强调,自己取得了伟大胜利,因为“我们并没有向美军和临时政府缴枪”,同时“迈赫迪军”也永远不会被解散。萨德尔同希斯塔尼相比的最大区别就是,前者难以容忍美军“监督”下的大选工作,并坚决主张从伊拉克撤走一切外国军事力量后在讨论国家的政治前途问题。现在,美国和伊拉克双方纵使再不情愿,也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眼中钉”萨德尔再次率领自己手下大大方方离开阿里清真寺,并且随时有可能在一夜之间卷土重来。虽然许多伊拉克人将美军和萨德尔两方同时看作造成纳杰夫老城被炸毁和许多平民伤亡的罪魁祸首,但各方都很清楚,日子真正难过的还是那些驻扎在伊拉克土地上的美国军人。(高轶军)
用UC免费发短信 大奖新浪iGame免费抽
谁最美超值大奖等你赢 随身携带的奖牌榜

  相关专题:萨德尔与美军血拼纳杰夫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窦文涛侃奥运(视频)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高校招生现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新浪连载:70派私人史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