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人质事件软化欧美对“车臣问题”强硬立场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7日09:39 新华网

  随着俄罗斯别斯兰市善后工作的全面展开,举世震惊的俄罗斯人质危机也暂告一段落。此次危机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不仅敲响了“恐怖主义威胁无处不在”的警钟,国际社会在“车臣问题”上的争论也再一次被摆到台面上来。

  现在欧盟内部出现的对俄车臣政策的不同态度,已经可以让人们窥探出:欧、美等西方国家在“车臣问题”立场上有了新的转变。

用UC每月免费发短信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史诗大作倾情放映 点点通个性天气

  欧盟“传统态度”惹怒俄罗斯

  9月3日,欧盟轮值主席国荷兰外交大臣博特在欧盟理事会外长会议的一份声明中质问:“(我们)希望从俄罗斯当局那里知道,这场悲剧到底是如何发生的?”这在俄欧之间引发了一场外交风波。

  在俄罗斯方面作出强烈反应后,博特一再强调说,他的话被误解了,他无意对莫斯科提出批评,而且他的那句话已经从欧盟官方文件中删除了。

  有西方记者再次问及博特对该事件的看法时,博特显然吸取了教训,他以“目前还没有掌握充分的信息”为由,拒绝对该事件发表任何公开评论。不过,英国广播公司(BBC)援引欧盟理事会负责“车臣事务”的官员格罗思的话,对博特的思想进行了诠释。格罗思认为博特的话是“有意义的”。他说:“博特的观点是完全正确的,因为我们刚刚听到消息说普京要加强安全部队,并出台更为严厉的‘危机处理措施’,这完全没有忙到点子上。”他说,俄罗斯应该学会通过“政治途径”解决问题。

  9月5日的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也指出,俄罗斯现在实行的强硬政策不是特别有效,俄总统普京需要考虑一种政治解决方案。

  博特和格罗思的思想,代表了欧盟对“车臣问题”的传统态度。一直以来,欧盟对俄罗斯在“车臣问题”上采取的强硬路线非常不满,不时地“谴责”俄罗斯对车臣人民“人权”的践踏。“车臣人权问题”也成了横亘在欧俄关系中的一个障碍。

  从某种程度上讲,博特的担心也符合欧盟的“传统逻辑”。欧盟对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观点,是“铲除滋生恐怖主义的根源”。欧盟认为,对敏感地区的强硬路线会导致地区极端主义的反弹,从而滋生恐怖主义,伊拉克是如此,巴勒斯坦地区是如此,车臣地区也是如此。因此,欧盟认为对这些问题应该进行“政治解决”。

  欧盟内部出现不同声音

  不过,据消息灵通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随着国际恐怖主义的日益猖獗,车臣民族分裂组织与国际恐怖组织联系变得密切,欧盟内部对“车臣问题”的评估开始出现不同的声音。

  虽然德国总理施罗德拒绝对普京的车臣政策提出公开批评,但当有记者向他问及“与恐怖主义的斗争中是否可以寻求政治解决的途径”时,施罗德表示,他“不相信可以和那些向逃跑的儿童开枪的极端分子进行真正的对话”。分析家指出,施罗德的表态已经透露出,欧盟内部在对“车臣问题”上态度出现分歧。德、法等欧盟主要大国已经开始反思他们的对俄政策。

  在俄人质事件发生前,欧盟委员会对日前车臣举行的总统选举的评价是“既不透明也不公正”;但到了8月30日俄、法、德在俄罗斯索契举行“小型峰会”时,德国总理施罗德却表示,车臣总统选举中“没有发现特别恶劣的非法行为”。欧委会与施罗德的说法正好背道而驰。

  据悉,在峰会上,三国首脑还讨论了普京批评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只注重人权问题而忽视安全和反恐问题”的问题。

  欧盟内部为何出现不同声音

  此间有分析人士指出,欧盟内部之所以出现不同的声音,主要是出于以下3点原因。

  首先,俄罗斯人质事件完全是一场“非人道、残忍的恐怖主义行径”,这在国际社会已经达成共识。不断有证据显示,人质危机与数天前俄罗斯两架客机坠毁事件中,都有车臣恐怖组织的踪影。近年来美、俄的情报均显示,车臣恐怖组织与“基地”组织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已经遭受恐怖袭击或是恐怖威胁的一些欧盟成员国越来越意识到,打击恐怖主义与分裂主义的勾结,其紧迫性要远远大于讲“人权”。

  其次,正如施罗德所说,跟“向儿童开枪的恐怖分子”是没有什么道理可讲的。近期法国记者在伊拉克被绑架一事是这个道理的又一个生动诠释。照理说,法国在美国入侵伊拉克问题上一直持旗帜鲜明的反对态度,而且法国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远远要好于其他西方国家,但即便是这样,法国人质照样被伊拉克恐怖组织绑架。

  第三,美国出于其“反恐”需要,在车臣问题上的态度也有所转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欧盟成员国的态度。在“9·11”事件以后,美国在车臣问题上的“双重标准”有所收敛,并将车臣非法武装组织列为恐怖组织。人质事件发生后,美国总统布什于4日表示,俄罗斯人质危机将成为世人对恐怖主义行径“最惨痛的回忆”。他同时强调,美国将“继续推行全球反恐战略,绝不向恐怖分子屈服”。美国态度的转变对欧盟也产生了一定的示范作用。(中国青年报/记者杨丽明)(来源:中国青年报)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