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日本政府欲借反恐怖之名进行全民“有事训练”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0日19:20 国际先驱导报

  9月3日,内阁官房长官细田博之在记者招待会上指出,日本政府将根据今年6月通过的《国民保护法》,在明年进行设想“日本有事”的居民训练,这将是日本首次实施设想了有事状态的居民训练,政府还希望以此为开端,将居民训练确定为一项长期政策。

  “有事法制”直接影响普通民众

用UC每月免费发短信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新浪搜索不一样的联盟 点点通个性天气

  日本政府本来预定在明年实施计算机演习,指示都道府县如何发布警报和采取避难措施,但为了让国民普遍了解新法的效果,于是决定由一部分地方政府先行举行有居民参加的训练,并且已经在内阁官房的下一年度预算的概算要求中列入了经费。

  有事法制担当相井上喜一在9月3日的记者招待会上强调指出:“对于(有事时的)救援和避难,有必要提高国民的意识,加强国民对此的理解,希望能够有尽量广泛的国民参加。”根据《国民保护法》,地方政府长官可以向居民要求为训练提供合作,并规定居民应努力提供合作。

  有事训练与地方政府通常举行的防灾训练有本质区别。具体说来,设想的情况是特定的地方政府或地区的电力和自来水等生命线和处理危险物质的设施受到外国攻击,或是成为大规模恐怖袭击的对象。政府还将设置以首相为“本部长”的“武力攻击事态等对策本部”,国家将通过电话和传真向都道府县提供信息。同时,警察、消防队和町内会也将参加,进行居民避难和援助受伤者的训练。

  如果实施训练,法律上的“有事”将首次走入日本普通民众的生活。

  借反恐之名进行军事训练

  6月14日,在自民、民主和公明三党的多数支持下,参议院通过了包括《国民保护法案》在内的7项法案。根据这些法案,日本政府在紧急状况下有权直接向国内部署自卫队,采取必要的军事行动。分析人士指出,这7项法案是日本为完善去年6月制定的“有事法制”3法案而做的重要补充,意味着日本在和平宪法下,以自卫为口号,彻底完备了以战争为前提的法律体系。

  在通过的7个法案中,《国民保护法》具有特别重要的内容。该法对于国民的合作,虽规定“要交由国民的自发决定”,但是又规定“要努力提供必要的合作”,事实上相当于义务。而且,该法规定,为了确保医疗设施,可以强制征用土地、房屋以及采购药品和食品。

  8月27日,总务省消防厅在东京都内举行了第一次“关于地方公共团体保护国民的恳谈会”,总务相麻生太郎致辞时指出:“由于北朝鲜的大浦洞风波和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等,人们对有事的意识已经发生了变化。对于未经历过这种事态的地方政府来说,如何保护国民是一个重大问题。”

  在《国民保护法》通过以后,东京都在7月20日就实施了初步的计算机训练,设想的是国籍不明的武装集团与警察部队在新宿区发生了枪战。东京都、警视厅和路上自卫队等约70人参加,具体研究了向居民指示避难、设定禁止通行区域、指导居民避难等措施。其实,在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的提倡下,东京都从2000年开始就进行综合防灾训练。此举遭到了强烈批评,被认为是借防灾之名的军事训练和治安出动训练。

  日本居民被强制参加有事训练

  日本政府要求,《国民保护法》制定以后,各都道府县要在2005年度制定规定居民避难手续的“国民保护计划”。不过,由于各地区的情况不同,对应的方法有可能出现混乱,因此政府又制定了《关于国民保护的基本指针》,提出了居民避难和救援的指南,作为都道府县今后制定具体计划的指标。基本指针把针对日本的武力攻击分为八种类型。

  根据《基本指针》,日本有事时的“武力攻击事态”包括:弹道导弹攻击、飞机攻击、地面部队登陆、游击队和特种部队进行的攻击等。至于到底属于哪种类型的攻击,将由以首相为本部长的武力攻击事态等对策本部来确定。

  相当于“有事”的大规模恐怖事件等“紧急处理事态”包括:对核电站和石油联合企业等危险设施的攻击;使用生化武器等能够大规模杀伤性物质;对于大规模集体活动场所和车站、新干线等大规模运输机构的攻击;利用飞机进行的自杀性恐怖袭击等破坏交通机构的行为。

  对于政府通过的有事法制,国民党态度非常矛盾。虽然有64.3%的国民赞成有事法制,但是其中又有80%的人表示“讨厌平时就被强制参加有事训练”。如果赞成战争准备,自然要被强迫进行“提高国防意识”和“增强战争意识”的训练。记者蓝建中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
北京将更换出租车车型
庆祝第20个教师节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周而复:往事回首录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