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人质案绑匪四头目曝光 包括一名前俄警察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3日04:17 人民网-江南时报 | |||||||||
本报讯 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12日报道,俄罗斯政府日前终于调查出了参与俄罗斯北奥塞梯别斯兰市校园人质事件的四名“绑匪头目”的身份,他们大多与车臣匪首巴萨耶夫有关。令人震惊的是,一名绑匪头目竟然就是北奥塞梯人,曾因涉嫌强奸被通缉;另一名绑匪头目更让人大跌眼镜,他竟然是一名6年前被车臣武装分子绑架去的前俄罗斯警察!此外,两名参与校园人质事件的绑匪竟然是一对亲兄弟。
头目之一竟是北奥塞梯人 当弗拉迪米尔·科多夫一年前离开他居住的北奥塞梯的村庄时,是一个害羞、笨拙、缺乏自信的年轻人,他长着胡子,戴着一个穆斯林祈祷帽,对其他男性喜欢的排球和饮酒毫无兴趣;没有人会想到,一年后,这名前苏联军官的儿子竟会成为一名恐怖分子———一个俄罗斯北奥塞梯别斯兰校园人质事件中的冷血杀手和四名绑匪头目之一。俄警方只逮住了两名活着的绑匪,其中一人正是科多夫。 1995年,他弟弟鲍里斯在一次争吵斗殴中刺死了一个人,被判8年监禁。当时科多夫经常去探监,然而有一次,科多夫在探监途中涉嫌强奸一名年轻女孩,他自己也成了警方通缉的对象,只得四处逃窜。弟弟鲍里斯从狱中获释后不久,绑架了一名年轻女孩,想让她成为自己的妻子。女孩的哥哥为了恢复“家庭荣誉”,在2003年7月一枪打死了鲍里斯。鲍里斯葬礼举行的那天,销声匿迹多日的科多夫突然出现,回到了村庄,那是村民们最后一次看到他。 葬礼两天后,警方就逮捕了涉嫌犯下强奸罪的科多夫,然而第二天,他就被释放了,警察甚至用车将他送回了家。当地人怀疑警方可能收受了他的贿赂。3天后,科多夫又消失了,俄调查人员相信,科多夫藏身在车臣,改名“阿卜杜拉”,跟车臣叛军匪首巴萨耶夫的部下“凡托马斯”和“上校”呆在一起。 他是绑匪中最残忍的人 一名生还女人质扎利娜·爱尔比戈娃从电视画面上认出了科多夫,她对记者说:“他是绑匪四头目中的一个。他称自己是阿卜杜拉,他是绑匪中最残忍的人之一,比其他绑匪更冷酷,他拒绝给孩子们水喝,甚至大声呵斥和阻止另外两名向人质提供水源的绑匪。他说一口流利的俄语,但我们没人知道他竟是北奥塞梯本地人。” 到人质事件第三天,事情突然间恶化,恐怖分子不小心引爆了两颗炸弹,引来了体育馆外俄罗斯士兵和武装的当地人枪弹袭击。科多夫和几名恐怖分子命令60名人质来到体育馆边的学校小卖部,试图让他们成为“人盾”,阻挡住通往体育馆的入口通道。 人质事件悲剧性结束后,几名生还的人质都称在学校外面排列的恐怖分子尸体中,看到了科多夫的尸体。不过一名北奥塞梯警察发言人称,科多夫并没有被打死,而是被活捉了。这名警方发言人解释称,在被关入监狱的第二天,科多夫曾经试图自杀。他对记者说:“你能够理解,那是官方的版本。” 头目之二竟是变节警察 俄官员称,俄校园人质事件中的另外三名绑匪头目的绰号分别是:“上校”、“凡托马斯”、“马加斯”。上校是这次恐怖行动的总头目,他被初步认定为是一名来自印古什南部的高级叛匪;“凡托马斯”则可能是巴萨耶夫的一名前保镖,是俄罗斯人或车臣人;最不可思议的是,最后一名绑匪头目“马加斯”竟然是一名前俄罗斯警察,真名叫阿里·塔兹耶夫! 据报道,塔兹耶夫现年30岁,是一名印古什人,他在1998年和另一名警官同事在保卫一名印古什官员的妻子时,被车臣武装分子绑架。几个月后,那名官员的妻子被释放了。1年后,另一名警察同事的尸体在路边被人发现,但塔兹耶夫却从此失踪了。他的家人一直认为他也被车臣武装分子给杀死了,到2001年,他的家人放弃再寻找他的尸体。然而事实上,塔兹耶夫显然选择“变节”,加入了车臣叛军。 印古什内务部官员相信,塔兹耶夫变节后,以“马加斯”的化名参与了好几次对抗俄罗斯军队的行动。俄警方还向记者提供了一张塔兹耶夫今年初和车臣叛军匪首巴萨耶夫所拍的合照。 车臣亲兄弟齐做绑匪 据报道,在30多名绑匪中,其中两人竟是一对来自车臣的亲兄弟。在车臣一个叫做斯塔里·安吉诺伊的小村庄,70岁的老人阿布格哈迪·库拉耶夫吃惊地看着电视新闻,脸上露出困惑和恐怖的表情。电视新闻显示,他的两个儿子———24岁的努帕萨和31岁的罕帕萨竟然都是参加别斯兰校园人质事件的恐怖分子之一。库拉耶夫说:“这太令我震惊了。” 据悉,努帕萨曾是俄罗斯军队的一名前军士,有一个两岁大的儿子和4周大的女儿。后来他和兄弟罕帕萨一起当起了建筑工。从1994年开始,罕帕萨就与车臣叛军匪首巴萨耶夫有联系,曾是他手下的一名战地指挥官。数年前,努帕萨和罕帕萨兄弟俩去了印古什。 痛苦的老人库拉耶夫说:“我从电视上认出了他们俩。我们是这么地感到羞耻,我们甚至再也不敢走出家门,面对村民和邻居。我无法相信我的两个儿子竟会做出这样的事。他们不应该射杀孩子。” (木子) 《江南时报》 (2004年09月13日 第十九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