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代人物周报专题 > 正文

希特勒独裁者变身“邻家大叔”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3日15:14 时代人物周报

  将一个杀人魔、战争狂描绘成邻家大叔和梦想家的形象,电影《衰败》的出现,意味着德国人要在如何看待历史的问题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一个56岁(看上去却像80岁)、身患帕金森症的孤独老人,他会流泪,也会亲吻爱人的嘴唇,喜欢吃巧克力蛋糕,经常牵着心爱的牧羊犬散步。一部即将公映的德国电影塑造了一个“邻家大叔”的形象,这个“邻家大叔”不是旁人,而是被称为“恶魔”、“疯子”的纳
粹德国战争狂人阿道夫·希特勒。

  这部赋予希特勒“崭新形象”的电影叫做《衰败——希特勒和第三帝国的结束》(以下简称《衰败》)。“希特勒不是魔鬼,他是个人。”在《衰败》的新闻发布会上,55岁的德国著名导演波恩特·艾兴格一直强调这一点,他同时还兼任影片的制作人和编剧。

  9月16日,这部讲述希特勒和纳粹帝国最后日子的长达150分钟的电影即将在德国公映。

  在公映之前,一场大讨论就开始了。媒体争论的焦点,在于与希特勒同代的人都已逝世的情况下,是否可以将第三帝国时期的故事作为艺术创作的主题,而希特勒是否有权得到人们哪怕一丝一毫的同情。

  “人性化”希特勒

  一直以来,希特勒都是德国电影界的一大禁忌,此前在几乎所有反映二战时期的德国电影中,希特勒从未作为主角,有的电影干脆将其形象省略掉。但在他死去将近60年后,波恩特·艾兴格打破了这一禁忌,并且将惯于以豪言壮语煽动人心的独裁者形象描绘为一个柔言细语的梦想家。

  1977年,德国导演汉斯·约尔根·塞伯博格曾经拍摄了一部关于希特勒的电影纪录片,但是希特勒的最后时刻并没有成为影片的一部分。“因为对他结局的描述会让任何一个人都可能变成一个令人同情的角色。” 塞伯博格解释说。

  波恩特·艾兴格并不认为有这样的危险存在,“我们只是想通过细节向观众叙述那段历史,至于评论,不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这部根据2002年出版的同名历史作品《衰败》和希特勒女秘书荣格的回忆录《最后时刻》改编的电影,以荣格的视角讲述了纳粹帝国结束之前,即1945年4月20日至5月2日间,发生在帝国总理府花园下面掩体里的故事。希特勒是这段历史的主角,在那里他过了自己最后一个生日;面对战争的失败他歇斯底里、痛哭流涕;他与爱娃结婚,然后同她一起自杀;他发给士兵氟化钾针剂,命令他们即使给敌人留下尸体,也必须面目全非……

  “对于希特勒,我并不认同公众对他‘魔鬼’的定义,如果不是对他还有一丝同情的话,我也不会扮演他。”有着忧郁气质的奥地利著名演员、63岁的布鲁诺·冈茨将希特勒的不佳形象归咎于时代的刻意扭曲,“1945年之前活着的希特勒和1945年之后已经死去的希特勒是完全不同的,是他身后的时代塑造了他的后一种形象。”

  艾兴格与冈茨看法如出一辙,“不能再让好莱坞掌控对二战历史的解释权了。对我来讲,最大的噩梦就是看到我们进口好莱坞电影,由他们来讲述发生在我们身上的历史。”艾兴格认为只有深入德国历史,才能够展现那个时代人们真正的内心世界,“如果人们只是把他作为一个暴君而妖魔化的话,就不会真正了解他和他所做的事情。”

  “它给那段荒谬的历史一个真实的面孔。”德国《明镜》周刊这样评价这部电影。

  “德国人要原谅他吗?”

  影片正式公映的前两周,一场由媒体组织的讨论就已经在德国遍地开花,大家在关注同一个问题:将一个杀人魔、战争狂描绘成邻家大叔、梦想家的形象,这对德国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大部分德国媒体显现出乐观的态度,《南德意志报》认为,《衰败》之于希特勒,可以同《再见列宁》之于两德统一、《伯尔尼奇迹》之于德国战后重建的地位相提并论,认为它将“令德国电影在对待德国历史方面重新拾回信心”。

  然而,也有媒体对此表示担忧。《图片报》就提出质疑:“有必要将一个恶魔刻画成一个人吗?”英国《镜报》更是打出黑底红字的标题《德国要原谅希特勒吗?》他们认为,近一段时期以来,德国人通过叙述本国在二战中的遭遇,把自己也塑造成了一个受害者形象,企图以此开脱战争责任。而《衰败》对希特勒人性化的表现,就是在为其解脱罪责。

  刚刚从德国调研回来的同济大学德国问题研究所教授李乐曾对《时代人物周报》说,他不赞同后者的过度反应:“可以肯定地说,这部电影的出现,对德国史学界的二战历史观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李乐曾认为,德国目前的政体是建立在对纳粹帝国完全否定的基础之上的,所以他们对二战的反思非常彻底,尤其是上层社会,对那段历史都做了真诚的反省,德国的学校教育中也专门有关于二战历史的反省教育。另外,德国与欧洲其他国家经济上联系越来越紧密,这也使他们不可能在这个问题上一意孤行。

  “除了政治上的独立之外,他们也在谋求文化上的独立。”相反,李乐曾教授认为,这部电影的出现,表现出德国人对待二战历史方面心态的成熟。两德统一之后德国外交政策上独立性的增强,也给了他们在艺术文化表现方面更多的自信。

  然而,从情感上来说,对希特勒“人性化”的表现有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伤害到二战受害国的人们,特别是犹太人。至于他们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还要等到电影公映之后。

  由最好的导演担任制作人,邀请最好的演员出演,取材于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片断编排剧本,再加上1500万欧元——德国电影市场10年来最多的投资,这些都是《衰败》的引人关注之处。

  “不管怎样,德国电影的这个9月必定已是艾兴格的9月。”

  战争狂人的最后时刻

  德国《明镜》周刊根据掌握的史料,用一篇长达6页的封面文章再现了希特勒最后十几天的历史,文章标题为《在罪恶的地下掩体中》。历史与文艺创作截然不同,再现历史比争论电影本身更有意义。本报记者 冯静 编译

  沿着笔直的楼梯,从位于柏林特图德—科尔马大街旧帝国总理府的地下防空洞继续往下走2.8米,就是由20间房子组成的“水泥棺材”了。一扇可以阻挡毒气的铁门使光线骤然暗淡下来,空气中弥漫着发动机的汽油味和让人心神不宁的潮气,战争时炮火震下的尘土厚厚地堆积在地上。几米外的左前方,一条狭窄的走廊就通向希特勒的房间。

  柏林战役的惨烈和德国在二战后期受到的毁灭性轰炸,希特勒从来没有亲眼见过,因为战争结束前的两个月(从1945年2月底开始),他是在这个距离地面8米的地下掩体中度过的。每天中午起床,然后在狭小的军情室里跟军事官员讨论战情——这样的会议通常会持续到晚上,凌晨时分,早已疲惫不堪的秘书和服务人员还要面对他的自言自语。

  宣传部长戈培尔每天为他朗读普鲁士皇帝弗里德里希二世的传记,这位皇帝曾经在战争中陷入绝望境地,最后自己结束了生命。在阅读的过程中,有眼泪滑过元首肿胀的脸颊。

  4月12日,得知美国总统罗斯福去世的消息时,希特勒兴奋地举着刊发消息的报纸在国防部长斯贝尔面前晃来晃去:“你看,奇迹出现了,就像我一直预言的那样。战争还没有失败!”但这种高涨的情绪并没有维持多久。4月16日凌晨3点,苏联红军发起了最后的进攻。4天之后,即希特勒56岁生日那天,苏联的坦克从南北两侧攻入了柏林。

  4月20日 最后的生日

  为了给最爱的人庆祝生日,爱娃·布劳恩在这一天穿上了一件崭新的银蓝色锦缎裙,只是希特勒根本没心思注意这些。他最后一次来到地面上帝国总理府花园,接受一队疲惫不堪的士兵们列队祝贺,他与随从漫不经心地握手,却什么话也没说。

  而这时苏军已经兵临城下,柏林马上就要被封锁。党卫队头子西姆勒建议希特勒暂时先转移到还没有被占领的德国南部,以后再图反攻。这位独裁者却执意要留下来,“我是统帅,只要我还能真正掌握全局,我就不会在深山老林里的某个地方指挥。”希特勒认为只有在柏林自己才能拥有足够的权威率领部队继续抵抗,同时拖延时间,直到美国人和苏联人的联盟解散。

  4月21日早晨,柏林市中心第一次遭到炮火的袭击。爆炸声把希特勒提前两个小时从睡梦中惊醒,他惊慌失措地冲到前厅,“怎么回事?哪儿来的枪声?”当得知这是战争的炮火时,脸色顿时变得苍白,“俄国人已经离我们这么近了?”

  希特勒不断与空军总参谋长克勒通电话,听取最新战事报告,却拒绝使用空军部队,“空军是多余的。”他要求部下全面抵抗,“所有的士兵,如果谁中途退却,将在5小时之内丧命。”他命令党卫队最高指挥官斯坦纳在柏林东北部发动反击,但斯坦纳没有执行命令。

  4月22日 “战争失败了”

  希特勒把所有参加军事会议的低等军官赶出房间,一把折断了那支整天带在身上的彩色笔,开始趴在桌子上嚎叫,眼泪在脸上纵横着。他不断地用拳头砸着另一只手的掌心,“战争失败了。”

  他接着命令女朋友爱娃和女秘书们换衣服,打算让他们先行逃往南部。“但是你知道,我会一直跟你在一起,我不会让他们把我带走的。” 爱娃第一个反应过来,握着他的手说道。希特勒吻了她的嘴唇,在这之前,从来没有人看到过他有这样的举动。

  对于那些他认为忠诚的部下,希特勒送给他们每人一支氟化钾:“我不希望,我们中的任何一个被俄国人活捉或者被他们发现我们的尸体。每个人都要想办法,让自己的尸体变得面目全非。”防御工事里开始弥漫着一种悲凉的气氛。“所有人都不再工作,只是在考虑一个问题,”当时每天都要进出这个地下掩体的少校福来塔格战后回忆说,“该选择哪种自杀的方式呢?是服用一支氟化钾,还是用手枪对准太阳穴?”

  柏林历史学家理查德·洛可夫斯基估计,1945年上半年,有超过10万名德国人自愿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4月28日 婚礼

  4月28日清晨,距离希特勒结束生命还有48小时。他生气地再次命令国防军增援柏林,但已经没人理会。如果希特勒对未来还抱有一丝希望,他是不会跟爱娃结婚的。在他的生命中只有德国,没有妻子。但是现在,为了奖励爱人的忠诚,他们要举行婚礼。

  1929年,希特勒在为他拍照的摄影棚中第一次见到了22岁的爱娃。对于希特勒像父亲一样的倨傲与宽容,爱娃一直怀着尊敬和陌生的复杂情绪。在公共场合,这位独裁者一直隐藏着他们的亲密关系,直到临近战争结束,爱娃才搬进地下防御工事,在这之前,希特勒一直保持着与她的距离。

  电影《衰败》中,户籍官瓦格纳用颤抖的声音问这对情侣是否是纯正的雅利安人,“是,是。”非常完美的电影画面。但事实情况是,他们只是在一份证明彼此是雅利安人的结婚证书上签了字。

  4月30日 自杀

  飞行员汉斯·鲍尔再次徒劳地规劝希特勒乘飞机逃到远东去,作为对他忠诚的奖赏,希特勒将一幅弗里德里希一世的画像送给了这位士兵,之前这幅画一直挂在他写字台的上方。

  午饭前,希特勒把他的副官、党卫队防暴队长奥托·根舍叫到身边,然后宣布:“我要自杀,我的妻子布劳恩也将结束自己的生命。”他要求他们把自己的尸体焚烧,“我不想我的尸体将来陈列在蜡像馆里。”

  4月30日15点15分,在地下防御工事的走廊里,希特勒夫妇与戈培尔及其他随从握手告别后,就消失在房间里。希特勒的保镖和电话接线员米什作为当时的目击者之一,看见自杀后的希特勒和爱娃躺倒在沙发上:“爱娃躺在旁边,紧绷的膝盖冲着希特勒的方向,希特勒就趴在她的上前方。”

  15点40分,众人通过地下室的后门将希特勒夫妇的尸体运到帝国总理府花园,浇上200升汽油后,迅速逃回紧急出口。与此同时,苏军的大炮还在轰炸柏林这座废都。而在电影中,表现的则是奴仆们静静地与希特勒燃烧的尸体告别。

  希特勒死后,按照他的遗嘱,戈培尔担任第三帝国总理。5月2日,在亲手毒死他们的6个孩子之后,戈培尔夫妇离开地下掩体,来到帝国总理府花园双双服毒自杀。不久以后,苏军301护卫队占领了这里,没有遇到任何抵抗。

  希特勒被烧焦的残骸由苏联人保存,1970年苏军撤出德国时火化了这具20年间被埋进挖出反复转移的尸骨,并把骨灰撒到了易北河中,没有熔掉的颌骨至今由俄罗斯情报组织克格勃保存。

  纳粹帝国最后的日子,造成了人类史上最大的灾难。据统计,在战争结束前的几个月中,平均每天都有1万名士兵战死。而由希特勒挑起的这场世界大战,一共谋害了5000万条鲜活的生命。在柏林市中心二战大屠杀纪念馆附近,这座地下防御工事的一部分残骸至今仍然保留着。现在上面是一个停车场,而希特勒的贴身秘书波尔曼当年点燃他们夫妇尸体的地方,如今是人行道上竖起的一个系绳桩。本报记者 冯静

  相关专题:时代人物周报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Twins
友谊第一乱世佳人
维他小子
多吃水果海底世界
有声有色
夏日狂哗依依不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