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新片“人性化”希特勒成主角引发争议(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0日14:59 四川新闻网 | |||||||||||
中国西部网消息 银幕上滚动着演职人员名单,灯光亮了起来,电影院里的观众还沉浸在影片的氛围中。过了一会儿,人们似乎才反应过来,纷纷从座椅上站起来,向影片的导演和演员报以热烈地、长时间的掌声。这是9月9日晚发生在德国新片《垮台》(DerUntergang)首映式上的一幕。与以往新片首映的喜庆气氛不同,参加《垮台》首映式的导演和演员大多在影片结束后表示,对这部影片不愿做更多的评价。 这部德国十年来制作费用最昂贵的影片(耗资1350万欧元),根据德国历史小说家阿希姆·费斯特2002年出版的同名历史小说《垮台》和希特勒女秘书荣格的回忆录《最后时刻》改编而成,影片以荣格的视角讲述了纳粹德国灭亡前夕,即1945年4月20日至5月2日间,发生在纳粹德国总理府花园下面掩体里的故事。希特勒是这段历史的主角,在那里他过了自己最后一个生日;面对纳粹德国的失败,他歇斯底里,痛哭流涕;他与情妇爱娃·勃劳恩举行了婚礼,然后同她一起自杀;他发给身边的士兵氰化钾针剂,命令他们即使给敌人留下尸体,也必须面目全非…… 首次突破“禁区”的德国电影 二战结束以来,希特勒一直是德国电影界的一个禁忌,此前在所有反映二战时期的德国电影中,希特勒从未成为过主角,有的电影干脆将其形象省略掉。但在他死去将近60年后,55岁的德国著名导演波恩特·艾兴格打破了这一禁忌。 “希特勒不是魔鬼,他也是个人。”在接受德国最有影响力的杂志《明镜》周刊采访时,作为《垮台》编剧和制作人的艾兴格一直强调这一点。而希特勒的扮演者、63岁的奥地利著名演员布鲁诺·冈茨也同意艾兴格的观点:“公众把希特勒称为魔鬼,这点我并不认同。” 艾兴格这样阐释他的这部影片:“如果艺术史上存在禁区,那么这个禁区早晚有一天会被打破。打破禁区也是完全必要的,因为禁区不会阻挡什么,而只会遮掩什么。《垮台》让希特勒作为一个人死去,这样表现才能让观众更好地理解那段历史。” 与电影相比,德国的文学作品中出现“人性化”希特勒的现象更早。1977年,德国当代著名文学家托马斯·曼就曾在他的杂文《希特勒兄弟》中对希特勒做过“人性化”的描述。不过,托马斯·曼的儿子、专栏作家小托马斯·曼却成为他父亲这种观点的激烈反对者。小托马斯·曼对希特勒持彻底否定的立场。他认为对待希特勒这样的历史罪人,德国人根本就不应该去关心他是否有七情六欲,是更喜欢喝葡萄酒还是香槟,崇尚什么音乐等所谓“人性化”的方面。因此,他对费斯特和自己的父亲这样企图为希特勒“正名”的人提出了严厉批评。 实际上,小托马斯·曼的这种观点也是德国大多数历史学家们的观点:希特勒作为一个战争狂人和杀人魔王,人们根本不应该去关注他人性的一面。 德国人要原谅希特勒? 《垮台》正式公映前两周,德国一些媒体就发起了对这部影片的讨论。据一项调查显示,在所有讨论的问题中,德国公众最关注的是:将一个杀人魔王、战争狂人描绘成“梦想家”,对德国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一些德国媒体对这部影片持肯定态度,《南德意志报》认为,“《垮台》将令德国电影在对待德国历史问题上找回信心。” 不过,还是有不少媒体对此表示担忧,德国《图片报》就提出质疑:“有必要将一个恶魔刻画成一个人吗?”甚至连英国《每日镜报》也加入了“反方阵营”。该报9月10日的文化版头条打出黑底红字的醒目标题《德国人要原谅希特勒吗?》。文章认为,近一段时期以来,德国通过诉说本国在二战中的遭遇,把自己也塑造成了一个战争受害者的形象,企图以此淡化战争发动者的责任,而《垮台》对希特勒“人性化”的表现,就是这种想法的集中体现。 与这些评论相比,德国《明镜》周刊的观点看起来似乎更客观一些。该报的一篇评论文章认为,这部电影对德国史学界的二战历史观不会产生任何影响。文章分析说,德国目前的政体是建立在对纳粹德国体制的完全否定基础上的,所以德国政府对二战的反思是非常彻底的,德国政府要员也对那段历史多次做过真诚的反省。文章最后得出结论:《垮台》表现出德国在对待二战历史的心态上日趋成熟,在对那段历史的艺术文化表现方面也有了更多的自信。来源:国际在线【编辑:韩玉丽】相关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