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善驭市场经济方能执政兴国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7日08:37 南方日报

  【热门话题】

  话题缘起: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着重强调了五种能力,其中第一种能力就是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对我们党来说,仍然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为了帮助广大读者加深认识和理解这一能力,我们特约了一组专家文章,分别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加以阐述,供读者学习时参考。

  应对1000美元带来的考验

  杨永华

  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来谋划改革。

  改革成功的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已经进入了总体小康的经济建设的新阶段。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的成功。社会主义历史上有过多次改革,中国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上也有过几次改革,但是,邓小平设计的这次改革是最为成功的。

  改革开放成功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坚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方向,实现了资源配置机制从行政机制发挥基础性作用向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作用的转换,实现了所有制结构的转换,即由单一公有制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新的所有制结构。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机制是中性的,就是邓小平所说过的,市场经济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实践已经证明,市场机制比行政机制在资源配置中更有效率,引入市场机制就能推动经济发展。新的所有制结构比单一所有制更能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我们搞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的制度框架下运行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方向,关键就是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不搞两极分化。

  执政党面临新的抉择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多次说过我们的社会主义是“贫穷的”、“不合格的”的社会主义,经过25年,就发展到总体小康,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1000美元。但是,这也是一个新的经济发展的门槛。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也是对执政党的一个重要的考验。就像当年毛泽东进北京前所说的那样,面临着一场新的“考试”。

  世界上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达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000美元至2000美元后,面临着不同的经济发展路径选择。不同的选择会出现不同的两种结果:第一种,搞得好,经济社会继续快速的平稳发展;第二种,如果搞得不好,也许会激化矛盾,导致经济社会的发展严重受挫。如某些发展中国家那样,各种矛盾日益激化,社会动荡不已,经济社会长期停滞不前。这也是对执政党执政能力的一次考验。

  我们要科学地充分估计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同时应当看到,中国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出现了扩大的趋势。就业和社会保障面临着严重的压力,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经济增长方式落后,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国际竞争力不强等经济社会矛盾有日益激化的趋势。如果这些问题和矛盾继续激化,就会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

  我们看到,党和政府对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已经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作出了正确的政策选择,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不但是落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力措施,而且是处理当前面临的经济社会矛盾的正确的政策选择。党和政府为振兴经济欠发达地区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特殊政策;高度重视三农问题采取有力措施,今年减免农业税,五年内全部取消,加大对农业生产的直接补贴,提高了农民的收入,给农民创造了一个良好的预期,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一系列政策的推出使科学发展观落到了实处,给人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对于缓和经济社会矛盾将会发挥有力的作用。

  应对新的考验,关键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正确方向。历史告诉我们,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和矛盾,人们往往归罪于市场经济。轻者对市场经济的合理性产生怀疑,重者主张消灭市场经济,这样的思潮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其实,当前的经济社会矛盾产生的原因是相当复杂的,有些经济社会矛盾是难以完全避免的。像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相当大的国家,只要启动现代化的进程,必然有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有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我们不应当看到地区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而怀疑党的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政策的正确性和长期性。党和政府完全有能力把这些经济社会矛盾控制在一个可以接受和容忍的限度内,抑制其可能产生的负面作用,让其产生正面的激励作用,成为鼓舞人民努力奋斗的强大动力。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

  郭洪涛

  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首先要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改革开放25年来的实践充分表明,屏弃原来的计划经济模式,选择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我国的发展步伐大大加快了。而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我们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我们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亟待加强和提高,这也是第一要务对我们的迫切要求。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探索的伟大成果和历史经验。上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同志以巨大勇气和非凡胆略,科学判断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高举起“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旗。邓小平同志认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要解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这个社会主要矛盾;我们最严重的教训就是没有集中精力于经济建设,最大的失误就是“始终没有把我们的着重点转到社会主义建设这方面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

  “以经济建设为心”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必须始终扭住这个中心不放;“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此成为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道路上做出了更大的成绩。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进一步提出了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决策。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要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与时俱进的现代化建设方针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与时俱进的现代化建设指导方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核心和基础,为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乃至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经济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在当代中国,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和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则是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思想的必然延伸和丰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决了社会主义社会“要不要发展”、“发展的重点是什么”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则进一步解决了社会主义社会“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和“发展什么”的问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科学发展观的有机统一,必将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

  要以较快的速度谋发展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持续高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24亿元增长到2003年的11.6万亿元,年均递增高达14.87%。中国人均GDP已经达到1000美元,中国的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七位。这既是我国发展的成果,也是继续发展的新的平台。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仍然是一个穷国,仍然属于第三世界,经济发展的任务艰巨而繁重。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仍然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方针。

  中国在加快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突出矛盾是经济结构不合理,经营方式粗放,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投入,扩大投资规模,付出巨大的资源环境代价。所以,我们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争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路子。要加快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方式的转变,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加快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使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得到显著提高。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社会发展

  王正虎

  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是发展

  十六届四中全会重申,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发展观的核心是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必须使经济长期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但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落实“以人为本”特别要关注困难群体

  “以人为本”表明了发展的目的。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具体而言,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要尽最大限度地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的现象。如果从阶层的角度来考虑,国家和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等属于先富裕起来的群体。同时,还有一部分人还没有富裕起来,甚至可能生活还比较贫困,如城镇下岗工人、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的农民等。这种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不仅要关注先富裕起来的群体,而且更要关注暂时还没有富裕起来的群体。应该说,关注困难的群体比关注先富裕起来的群体更为艰巨和迫切。生活暂时困难的群体更需要政府和社会物质和精神的关注。

  关注困难群体也是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如果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经济也难以实现持续较快发展。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困难群体的社会待遇问题,如贫困孩子的上学等问题,需要政府及时有力的帮助。

  坚持城乡协调和区域协调的实质是三农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城乡差距、地区经济差距有所拉大的现象。城乡差距有所扩大的实质是农业发展缓慢。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农民收入增长有所下降和停滞,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从总体上看,中国农业还没有完成两个转变:从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变,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现代产业与传统农业的差距,构成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8亿农民的小康,哪里有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哪里有全国的现代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很不平衡是一个带规律性的现象,问题是目前的地区经济差异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地区经济差距主要表现为迅速发展的现代产业带与传统农业的差距,如东部沿海地区是迅速崛起的现代产业带,中西部地区仍然以传统农业为主,农民使用手工工具生产,牛耕地,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农民连温饱都不能维持。根据我国当前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中央明确提出了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这是一个把握规律、统揽全局的重大决策。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张华初

  对外开放从政策性开放转到制度性开放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正逐步融入世界经济的主流。中国的对外贸易居世界第四位,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二位,利用外资居世界第一位,吸收外资近5500亿美元,全球跨国公司500强中已有400多家来华落户,世界排名前列的汽车巨头和世界IT产业100强全部投资中国。中国从政策性开放逐步发展到在法律框架下的制度性开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用一代人的时间取得的巨大经济进步,超了不少国家好几代人取得的成就。对外开放推动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对外开放也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推动中国经济进步的正面效应,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某些负面效应,引发了一些经济社会矛盾。比如,学术界曾经激烈争论过如何看待利用外资和维护民族经济,如何看待资本的外逃问题,等等,关注这些负面问题的实质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问题。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坚持对外开放,关键是要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统筹”,包括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我们要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从本国实际出发,掌握对外开放主动权。

  实施竞争优势战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一个关键是要提升产业结构。中国对外开放实际上建筑在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基础上。产业经济理论已经说明了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成为带动产业升级的领头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贸易战略无力带动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卢卡斯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提出过一个告诫:对外贸易有可能把一个国家的产业锁定在低端产业的国际分工格局当中,这个国家技术进步的余地会很有限,每个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很难获得可持续的增长,摆脱贫困的机会很渺茫。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生产力水平具有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我们仍然要发挥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但我们不能以劳动密集型作为比较优势战略的基本模式,我们要突破以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的国际分工模式的束缚,推行竞争优势战略。波特认为,一个国家之所以能够兴旺发达,其根本原因是这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中具有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来源于这个国家的主导产业具有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战略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是相一致的。为培养竞争优势,我们一方面要加大对原有优势产业技术开发的投入,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另一方面,我们还要通过各项政策引导企业转向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逐步实现从劳动力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结构的升级,提高整体经济的素质和综合竞争能力。

  对外开放要以我为主

  搞现代化经济建设不可能关起门来,不可能不利用外资。但是利用外资的不同模式,可能取得完全不同的经济效益。日本和韩国利用外资的基本经验是:没有钱借钱,没有技术引进技术、开发技术,没有人才培养人才。这是一种以我为主利用外资的做法,使日本和韩国的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相反,如果利用外资为外资掌握了主动权,就会被外资所利用。世界上曾有过教训,外资掌握主动权后会摧毁民族经济,该国经济结构依附于外资,成为外资的产品市场和原材料供应地,严重地丧失了经济安全。这种危险不能说是耸人听闻的。我国的外资政策造偏重于吸引外资的金额和项目,对如何利用外资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产业结构重视不够。在技术引进方面,我们已习惯了“嗟来之食”,对自身的技术革新重视不够。外商到我国投资的产业,劳动力密集型的比例高达70%,外资看中的是我国大量廉价劳动力。我国的外资高新技术产业,大多数也只是跨国公司在全球分工体系下的劳动密集性加工环节。外资企业利用我国廉价劳动力的做法与我国想利用外资提升产业结构的本意有很大的差距。今后,我们在对外资全面实行国民待遇的基础上,要尽可能减少外资在投资领域的限制和企业股权比例限制,加强外资对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调控市场引导企业

  李春才

  提升领导经济工作能力和水平的现实紧迫性

  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方式。随着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和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所有制结构已经由单一公有制改革成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新的经济主体结构;资源配置机制由行政机制改革成为由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的作用,于是,党不能再沿用过去的通过政府采用行政调控的机制和方式,而是要通过政府调控参数等机制和方式,调控市场来引导企业等经济主体的行为,从而使市场经济的运行朝着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经济快速增长的目标前进。这样,党要提升对经济工作的领导能力和水平。

  按市场经济规律组织经济建设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提升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紧紧依据市场经济规律和市场运行机制。在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下,市场运行机制正常发挥作用并实现其功能,达到合理配置资源的目的。市场运行机制是市场经济规律借以发挥作用的形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执政党及其执政能力是构筑在经济基础之上并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是一种互动的关系。

  要提升党对经济工作的决策能力和水平。在以往的经济建设过程中,由于决策失误造成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决策失误则表明决策能力不足,决策水平不高。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对市场经济规律和市场机制认识欠缺、把握不准。因此,提升执政决策能力和决策水平,首先要努力学习、真正认识和掌握市场经济规律及运行机制,自觉按市场经济规律和运行机制进行决策,减少失误。

  要提升抵御市场经济风险的能力和水平。市场经济运行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不仅微观主体的经营存在风险,行业部门乃至整个国民经济运行都是机遇与风险并存的。而且经济风险一旦爆发往往容易转化为社会风险和政治风险。执政党要使自己的执政立于不败之地,使自身和所领导的国家、民族能够避险趋利、逢凶化吉,就必须努力提高抵御风险、化解风险的能力和水平。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自觉把握风险的成因、规律、趋势和可控制、消除、化解的方式方法,使可产生可不产生的风险尽可能不产生,将之扼杀在萌芽状态;使可能大的风险化为小的风险,把有可能出现在大范围内的风险尽可能缩小其范围和减弱其强度;使有可能转化为社会风险和政治风险的经济风险尽可能控制在经济范畴之内,不再扩散和蔓延。并且能够因势利导,化险为夷,变风险为机遇,获得新的发展,取得新的收获。

  要提升经济结构平衡协调的能力和水平。由于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的作用,经济社会出现不平衡的非均衡发展和状态是很自然的事情。非均衡状态的出现有可能影响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有可能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执政党能够与时俱进,不断提升平衡与协调的能力和水平。正确认识与把握均衡与非均衡的辩证关系,积极协调好人群之间、阶层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之间、经济与资源及自然生态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使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得到全面、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进步。

  要提升宏观调控能力和水平。市场运行亟需国家政府进行宏观调控,调节经济运行,以实现经济总量的平衡,经济结构的合理,物价的稳定,就业的充分,经济增速的稳定持续。实践证明,我党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很高的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如1993年至1996年经济成功地软着陆,2003年年底开始的新一轮的宏观调控。我们要继续依据市场经济规律和市场运行机制的客观要求,更进一步提升宏观调控的能力和水平,使我国经济、社会更为合理、全面、持续发展,实现新的更大辉煌。

  作者系韶关学院政治系经济学副教授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