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平:为建立东亚共同史观做点事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30日08:35 新华网 |
相关专题 8月底以来,一则短消息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国、日本、韩国三国学者正在合编《东亚历史共同读本》。对广大关心中日韩关系的人们来说,这显然是个好消息。众所周知的事实是,近年来,中韩两国正陷入与日本对历史问题无休止的纠纷中,日本右翼一再否认日本侵略历史,一再试图将其编纂的新历史教科书塞入日本主流教育体系,日本首相小泉纯一 郎坚持参拜靖国神社,都不同程度地造成了目前中日、韩日关系政冷经热的困局。东亚三国能否携起手来,推动亚洲区域合作大踏步向前走,历史问题已成为一道不可不跨越的门槛。而由三国学者合作编写共同历史读本,以共同历史知识的普及来促进东亚共同历史观的建立,无疑是跨越这道门槛的一种有益尝试。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步平是《东亚历史共同读本》的中方主要执笔人。9月8日下午,他在自己的办公室接受了半月谈记者的专访。 合编历史读本是三国学者的共识 说起三国合编历史读本的背景,步平首先澄清了外界的一些误解。他说,中日韩三国合编历史读本的消息披露后,很多记者找他采访,总是问是谁最先提出合编历史的动议,事实上,合编历史读本是三国学者的共识。中国学者多年来一直与国外的学术团体保持着密切的学术交流。2001年日本扶桑出版社推出歪曲历史的《新历史教科书》,并通过了日本文部省的审定,三国学者写了很多文章对其进行分析和批评。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又觉得应该把这种对历史认识的交流固定化,于是从2002年开始每年举办一个围绕历史认识和东亚和平的论坛,有针对性地合编一本历史读本就是学者们在2002年的论坛上提出来的。三国的学者都认为,与其写大量文章去批判右翼,还不如把真正的历史告诉学生。从2003年4月开始,合编历史读本的事情正式展开。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工程,不是一个人或一个研究所所能单独承担的。在中国,就有中国社科院、上海师范大学、北京抗日战争纪念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部门的学者参与,日本方面由“面向21世纪的教科书”等民间团体组织,韩国则由“纠正日本教科书运动本部”牵头。经过近一年的反复讨论,到当年的12月终于把提纲正式定下来。提纲确定后,三国专家将任务分解,涉及到本国的部分由本国专家分头完成,写完后再翻译为另两种文字。今年5月和8月,三国学者在日本东京和韩国汉城进行了两次讨论,讨论中提出了很多问题,并很快得到了解决。9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三次讨论会基本完成定稿,接下来就等明年5月出版了。 步平介绍,读本叙述的历史,从19世纪中期中日韩三国在西方列强的胁迫下,陆续打开国门开始,到二战结束后为止。这段历史,虽由三国共同经历,却是日本右翼恶意歪曲的重点。之所以选在明年5月出版,是因为日本的教科书每4年审定一次,明年4月底日本文部省将完成对历史教科书的再次审定,审定后的教科书由日本全国大约600个学区进行选择,日本右翼肯定会在此期间大肆活动,以实现其新历史教科书采用率达到10%的野心。这是一个矛盾很尖锐的时期,这时候出版三国学者共同编写的历史读本,作为副教材(相当于课外读物,不需文部省审定)在日本发行,正是为了表示对右翼教科书的抵制。建立东亚共同史观并非不可能 《东亚历史共同读本》有着浓厚的民间色彩,参与编写者均属自愿,经费也由各人自掏腰包。为了节省费用,每次开会讨论时间都安排得非常紧,一般从早晨8点开始,午饭、晚饭都是简单的盒饭,直接送到会议室,吃完接着开,直到半夜才结束。 长期研究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的步平很清楚,历史认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涉及地域、利益、民族感情等诸多因素,同样的历史,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即使同一个国家内部对某一历史问题的认识都可能存在差异,要在不同国家建立大概一致的历史认识,更是难上加难。花费个人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参与编写历史读本是不是值得,有没有可能让三个国家的中学生接受一种历史认识?这是步平经常被问到的问题。面对这种疑问,步平常常反问,谁都知道历史问题是中日、韩日关系发展的一道门槛,这道门槛很高,我们能不能越过去?如果我们还要争取面向未来的话,就必须做点事。 多年来在日本做访问学者和学术交流的经历让步平坚信,建立东亚共同的历史观并非不可能。从1999年开始,他连续三年在7月份作为客座教授前往日本新澙大学讲学,给那里的大学生们上一个星期的课,讲的就是抗日战争的那段历史。对日本的年轻人来说,战争离他们很遥远,他们不仅没有任何亲身体会,对侵略战争中日军的残酷暴行和中国人民遭受的巨大伤害也知之甚少。为了让学生们感到距离战争近一些,专门研究过日本化学战的步平把搜集到的各种影像资料进行整理,做成光盘,在讲课过程中随时展示,让学生们认识到,侵华日军给中国人留下的伤痛直到今天依然没有结束。讲课的效果出乎意料。在结课的考试中,最后一道题是请学生们写写听课的感想。日本学生都会把整页纸写得满满当当,字里行间表现出的对战争的反思,让步平深为感动。很多学生说,从来不知道战争在中国是这样的情况,先辈们干出这样的事情,作为日本人觉得很可耻。有的学生在交卷时还拿出一万日元,请步平转交给化学武器的受害者,并说:“对他们的遭遇感到很难过,因为是学生,没有很多钱,希望老师能把我的心意转达给他们。”步平说,只是经过一个星期,日本学生就能有这样的认识,虽然他们的认识角度可能与中国学生不太一样,但是不是达到了一个我们可以基本交流的认识?当然可以,这不就是共同认识吗?关于日本靖国神社 关键在于相互了解 提起战争,中国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南京大屠杀和七七事变,日本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广岛、长崎的原子弹爆炸,同样的历史,却衍生出如此不同的认识。步平认为,要弥合当前三国之间对历史问题认识上的差异,关键在于把历史事实相对全面地、相对多地告诉三国的年轻一代。 在日本,步平发现各地都建有纪念广岛原子弹爆炸的场所,在有关二战的宣传中,日本人显然过度强调了自己在原子弹爆炸中受到的伤害。步平起初对此并不理解,但是,当他1994年第一次看过广岛原子弹爆炸纪念馆之后,才真正体会到日本人对原子弹和战争所怀有的深深恐惧,那是怎样的一幅惨景啊:带着午饭的中学生在上学途中被炸死,尸体已无从辨认,家人从他怀里的饭盒认出他来,饭已经变成焦炭,如今那盒焦炭就在纪念馆里展出;一个天真可爱的小男孩骑着三轮车被炸死,只剩下残缺不全的三轮车,静静地摆在纪念馆里……“这就是日本人对战争的理解。通过了解原子弹爆炸,日本人对战争怀有很深的恐惧感,并坚决反对战争。如果我们只是一味指责,是很难相互沟通的。当然,他们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为什么会遭到轰炸,需要正确的引导。”步平说。 因此,当广岛方面1998年邀请他参加纪念活动并进行演讲时,步平把自己的题目定为“从广岛看南京”。他说,我们承认广岛被炸的残酷性与痛苦,但我希望日本人了解一下这种痛苦产生的原因,因此我请你们到南京看一下,看一看南京大屠杀的情况。由于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残酷战争,才导致日本国民的受害。同样,在南京参加纪念活动时,步平演讲的题目变成了“从南京到广岛”,希望中国人在看到自己受战争之害的同时,也要看到战争对人类产生的更深层面的危害,希望大家了解比如广岛等地日本人受到的伤害,这样大家可以共同谴责战争,而不是谴责一个人、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在即将面世的共同读本中,学者们非常注意吸纳各方面的史实,尽量做到全面、均衡,既讲日军在侵略战争中的种种暴行,也讲原子弹爆炸、东京空袭、冲绳作战等日本人民所遭受的伤害。步平说,历史观的基础是历史认识,历史认识的基础是历史事实,只有向年轻人介绍全面的历史事实,才有助于共同历史观的建立。 虽然现在还看不到三个国家的中学生使用相同历史教科书的可能性,步平觉得现在的努力已是一个好的开头,“只要大家共同努力,相信中日韩三国最终将建立共同的历史观”。(记者:赵利根/编辑:李敬臣)(来源:半月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