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博客首度参与报道美国总统大选 新媒体崛起 (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03日09:21 浙江在线
博客首度参与报道美国总统大选新媒体崛起
  左:埃普尔(已报道过10届美国总统选举的《纽约时报》资深记者);中:考克斯(虽是第一次报道美国大选的一家博客网站经营者,但她的网站每周浏览人数达43万人次之多!);右:吉尔蒙(已报道过12届美国总统选举的《巴尔的摩太阳报》资深记者)

  共和党大会期间,博客们就一同挤在会场外狭小的房间里报道大会新闻

  克里斯托弗(戴墨镜者)放弃美联社记者的美差,跑到伊拉克做独立报道,他的战地采访不是供给主流媒体,而是全部放在自己的博客上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身为e代新人类的您知道“博客”是什么吗?正当我们还以为它是“稀客”的时候,在美国,它已经成了“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常客”,甚至荣升为今年总统大选宣传战里政客们不容忽视的“贵客”。

  这个原本属于因特网网民们抒发情感,交流想法的平台如今和政治拉上关系以后,两者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又会产生什么样的特殊化学反应呢?此外,它与媒体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已经变得越来越紧密,像《纽约时报》造假丑闻等好些轰动世界的大新闻都出自博客的手笔,正是他们抖出了第一手材料。不信?您看!

  博客式参政

  三大作用凸显其助选力量,成大选政客必争之新阵地

  博客一开始是网民共享个人思想的一种方式,但是,现在博客已经成为一种高级媒体,甚至在美国总统电子竞选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自本次美国大选揭幕以来,“博客”已悄然成为一股影响选举的新锐政治势力。博客们正试图以虚拟模式构筑一种基于网络的“新型民主”。

  作用一:筹集竞选资金

  详细审查数万个网络记录已经对媒体和情报分析构成了挑战。但是,在众多的抨击、评论和小道消息中,博客网站内容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而且成为了突发新闻的有力来源。

  前民主党党内初选提名人霍华德·迪安是第一个发现博客政治威力并且尝到甜头的聪明人。他早在初选开始之前就设立了个人竞选博客日志,上面不断登出他的言论或活动消息,他发布的每一条帖子都获得了数百人的跟帖,而且他通过博客日志直接和选民对话。其网站访问量在初选前期基本上与白宫网站的访问量相当。他去年光通过自己的官方博客网站就筹集到了700多万美元竞选资金。这无意中引起了不少参加竞选的内部人士的注意。

  作用二:决定投谁一票

  一位参与管理美国一个政治博客网站的保守派人士布鲁斯·雷恩斯坦说,人们可以利用博客的方式通过接触网络用户来影响大选。你可以对选择民主党、共和党或者第三方党派犹豫不决的选民施加影响,并且影响公众的意见。

  作用三:新型宣传工具

  不久前,为了给2004年美国大选预热舆论,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分别邀请知名媒体记者和部分博客一起参加他们的大会,以前躲在互联网角落里传播猛料的博客们,第一次登上了大雅之堂。

  在克里和布什总统被正式提名为民主党和共和党候选人的大会上,博客首次成为可信赖的媒体。民主党在7月下旬举行的全国代表大会上已经将大会新闻的一部分通过博客网络发布出去。在会议期间,阅读政治类博客的美国读者增至约1300万。民主党更将自己的博客新闻发布管理权交给了前副总统戈尔,足见他们已经相当重视。

  尽管共和党没有在8月30日召开的大会正式选用博客发表消息,不过,共和党发言人阿里萨·麦克莱宁称:“我们批准了他们参加会议。我们当然愿意看到他们的到来。”看来,共和党在这方面也是不甘落后的。布什竞选班子电子媒体竞选主任说,我认为博客是一种伟大的工具,因为它能够让人们谈论政治和公共政策。

  大多数博客认为,他们是媒体的监督者。政治新闻报道在登上报纸之前常常在博客网站上就要进行反复推敲,因此真实性和可信度还是相当高的。

  博客媒体地位直逼记者?

  2004年美国总统大选是博客正式迈向新闻传播领域的里程碑,它在这次美国大选中已成兵家必争之地。他们各自的竞选阵营除了设立官方博客网站之外,双方拥护者还分别建了许多各式各样的“旁系博客网站”互道立场,议题也遍及各个领域,形成一场大规模的“博客大战”。

  民主党破天荒允许博客采访

  如果仅仅如此,新闻界还不会承认博客是他们之中的一员;但是2004年7月26至29日在波士顿举行的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之中,大会组织者有史以来第一次为各种政治博客们发放了采访证。新闻界大概就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从大会的角度来看,博客与记者的地位是相当的。尽管他们还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记者,但这件事被认为是博客“合法化”的里程碑。

  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的筹办单位表示,邀请博客作者与会的标准有三:读者人气、专业性以及原创性,有志于博客创作的朋友们可以铭记在心。

  CNN食言有因 另眼看待博客

  美国有线新闻网(CNN)7月21日发出新闻稿,宣布一方面以博客的方式实时报道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的全过程,由旗下数字节目主持人、分析评论员、特派员共同执笔;同时与知名博客追踪服务的网站合作,推出名为“博客观察”的栏目。由于该网站宣称能够追踪超过320万个博客网页的内容更新与响应状况,CNN希望透过采用“博客”这种新型新闻报道方式第一时间追踪掌握最新的选举议题,并以最快的速度通过互联网发布出去。

  许多传统媒体网站其实都已经开始借博客吸引更多读者,为何特别提到CNN?原因很简单,就在2003年第一季,CNN不但要求战地特派员凯文·塞兹停止在其博客网页上张贴伊拉克战事的报道,并且其发言人曾立誓表示:CNN宁愿以比较结构化的方式报道新闻,我们坚决不采用博客!CNN态度一百八十度的的转变,突显了传统媒体已经体认到博客是他们不能等闲视之的新闻来源之一。

  或许以后新闻传播史上可能会记载下这些历史:

  ──1924年,广播首度参与报道美国总统大选;

  ──1952年,电视首度参与报道美国总统大选;

  ──2004年,博客首度参与报道美国总统大选。

  博客小贴士

  所谓“博客”,是英文blog(Weblog的简称)的音译名称,实际上是互联网上非常流行的“网络日志”。如今它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网络交流方式。换句话说,就是网民们通过互联网发表各种思想的虚拟场所。“博客”网页通常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帖子构成。盛行的“博客”网站内容从新闻内幕到个人思想、诗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说,应有尽有。

  宗旨: 让别人关注自己

  2001年9月11日在纽约世贸中心发生恐怖袭击之后,很多生活和工作在附近的人们开始在网上记述他们的经历。这些汇集了目击场景和个人感想在内的“博客”吸引了数百万的读者。这正是“博客”的思路:让个人能够面向公众。

  特点: 来源众多 信息及时 吸引力大

  早期的“博客”爱好者是那些热衷于网上冲浪的人和业余写作者,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网络文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博客”中获取新闻、信息和观点。

  同样,“博客”的作者队伍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其中包括传统的新闻记者、战场上的士兵、遭受自然灾害地区或战争地区的居民以及希望表达自己观点的普通民众。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来自个人的即时性的内容往往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类型: “流水帐” “记事本” “过滤器”

  第一种类型的“博客”被称为“流水帐”microjournal。你可以使用“博客”工具随便写一些句子,然后将它们发布到网上。起初,大多数人都这样使用“博客”。但这种形式看起来显然十分枯燥,因此人们希望看到更有意义的。

  第二种类型被称为“记事本”(notebook),它看起来与杂志或日记比较类似,每一条记录的篇幅相当于一篇随笔或散文。那些经常能从日常经历中得出感悟的人喜欢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而许多主要的新闻机构也开始从这些文章中提取素材。

  第三种类型叫做“过滤器”(filter),它通常以某几个字作超链接,读者点开以后就到达另一个网页,作者会把自己的观点贴在这里。可以是寥寥数言,也可以是长篇大论。它可以让作者表达对网站、事件、观点、产品等一切你所感兴趣的事情的看法。

  分类: 身份五花八门 题材丰富多样

  在目前各独立博客之中,有电视节目、计算机语言、新闻、法律、政治、特殊文化等数万种主题,许多是个人一天内思索的结果。博客因其张贴内容的差异、现实身份的不同而有各种称谓,如政治博客、记者博客、新闻博客等。

  新媒体崛起

  博客沾上媒体后,究竟报道过什么新闻猛料,或许你还不知道,但此前你一定听说过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绯闻、《纽约时报》的造假丑闻,这些事件的最早揭露者,不是传统的电台、电视台、报纸、杂志或商业化的新闻网站,而是Blogger。

  博客爆猛料,条条独家

  拉链门首先由博客拉开

  1998年1月17日星期六,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到来了。这天,博客一族德拉吉摁下一个键,发布了一条震惊世界的消息——《一个白宫实习生与美国总统有染》。

  其实,最早探听到这一新闻的是《新闻周刊》的记者艾西科夫,但在上报前最后一分钟,这条新闻被周刊高层枪毙了,从而把抢先报道这一全世界新闻头条的机会拱手让给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博客写手。

  谁也不知道德拉吉的消息来自何方。不少人认为,消息很可能来自《新闻周刊》记者艾西科夫本人或者他的同事。德拉吉的故事迅速传播。很快有人将德拉吉的报道转贴到一个个网上新闻组中。星期一早晨,德拉吉报道更新了新闻,第一次直呼莫尼卡·莱温斯基的芳名,指出她就是总统的情人,并提供了莱温斯基的简历。星期二,德拉吉又挥出了致命的重拳:联邦调查局特工手中有一盘电话录音,录音中显示,莱温斯基告诉他的小姐妹,她有一条深蓝的裙子上沾有克氏的精液,她将永远不会洗这条裙子。

  诸多主流媒体此时在干什么呢?直到此时,它们仍保持沉默。星期三早晨,《华盛顿邮报》和《洛杉矶时报》开始介入,但低调处理了这个消息。至此,CNN开始全力追踪此消息,不断地推出最新的信息。美联社等各大通讯社也紧接着开始冲刺。其他的电视网及其所办的互联网网站立即跟进。

  一夜之间,“德拉吉报道”成为全球最有名的新闻媒体。德拉吉利用传统媒体的犹豫不前,甘愿冒上错误报道的风险,在没有证实报道完全属实之前,就抢在其他新闻报刊、电视和电台,公布于世。《新闻周刊》到21日才通过AOL(美国在线)发布这个消息,而报刊亭里要等下周一才能看到。

  1998年8月,克林顿被迫承认绯闻,并向人民道歉。《新闻周刊》记者艾西科夫追踪克莱绯闻至1998年初已经有近一年时间了。如果他的稿件顺利分娩,如果白宫因此易主,也许他还有问津普利策奖的机会。但是,他的稿子在付印之前的最后一分钟被扼杀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艾西科夫或者编辑部的其他同仁一怒之下拿着稿子另找出路是顺理成章的。他们不会在乎对方是德拉吉还是吉拉德,只要他能成功地将绯闻稿被扣的消息捅出去。

  于是,一夜之间,德拉吉的网站访问量剧增,由900万激增到12300万人次。传统媒体强调准确和客观,德拉吉则强调真相与迅速。当速度成为游戏规则时,就很难再追求完美了。德拉吉的工作方式在绝大多数新闻记者眼中仍是充满疑问的。他以网络空间的快节奏工作,批评家们指控他不对消息来源进行核实,为了赢得轰动效应而不计后果,草率行事。德拉吉为自己进行了强有力的辩护。他说,近来,美国主流媒体所出现的一长串重大差错清单是一个生动的说明:大型新闻机构并不拥有可信性和真实性。他也曾犯过错误,但在假新闻报道发表24小时之内,他就撤回了报道,并在华盛顿邮报上公开道歉。他说,他的差错,以及华尔街日报、CNN等的类似差错并不能说明这些权威的新闻机构可信,而他本人发布的新闻不可信。

  2002年12月 博客齐起哄 参议员下台

  2002年,美国参议院的多数党领袖洛特发表的一些言论,几乎被所有大型新闻媒体所忽略,但是,却被博客们注意、追逐和传播,使其突然成为全美新闻记者关注的目标,甚至最终导致其辞职,成为博客在新闻媒体方面又一次辉煌的战绩。

  12月5日,在退休的参议员瑟蒙德百岁生日庆典上,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共和党参议员洛特对这位曾打着支持种族隔离旗帜竞选总统的参议员表示赞扬,称如果他当年当选的话,美国此后出现的“所有问题”都不会存在。当年,瑟蒙德作为支持种族隔离的候选人竞选总统,宣称“华盛顿的所有法律和军队的刺刀,都不能迫使黑鬼进入我们家园、学校、教堂和我们的娱乐场所”。

  洛特的这些言论几乎被所有主流新闻媒体所忽略,他们对于这种言论可能已经习以为常。但是,这些话语却逃不了博客的灵敏触觉。博客乔希·马歇尔在当天的庆典宴会之后,就率先贴出第一个批评的贴子。一天之后,著名博客“TheNoteblog”、安德鲁·苏里万和大卫·佛朗等跟进。安德鲁贴子的标题为:“洛特必须下台!”Blogcritics.org详细罗列了洛特在参议院期间否决的清单:他曾经投票反对把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生日作为全国性假日,反对延长保障黑人选民权利的《投票权法案》等。

  这时大众才开始注意洛特的言论。民主党前副总统戈尔在接受美国有线新闻网的采访时,批评洛特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种族主义者”。美国会黑人党团要求国会对洛特进行正式“训斥”。一些全国性大报也纷纷发表社论谴责洛特,要求他辞职。

  12月9日,洛特不得不发表简短的书面声明为他“言辞失当”,但博客们不依不饶,继续猛挖洛特过去在种族问题上的不慎言论。一时间,美国政坛闻“黑”“白”两字而色变。迫于压力,布什在12日公开谴责洛特的言论。12月20日洛特宣布辞职。

  这一事件,成为继克莱绯闻案之后,博客在新闻媒体又一次辉煌的战绩,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公信力。现在,主流媒体不得不开始收起骄傲的羽毛。《华盛顿邮报》连续发表两篇文章,称赞博客们的出色表现。《时代》周刊也表示:“是互联网上博客表达愤怒的嗡嗡声,和收集、编辑的洛特言论”引发了这场媒体上的战争。来源:信息时报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F1中国大奖赛
《2046》公映
法国特技飞行队访华
网游天堂2新增服务器
2005新浪考研大讲堂
国庆出游宝典
“十一”缤纷车世界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性感文化的解析》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