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海外围逼人民币升值,美欧日三家算盘三种打法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0日10:08 中国日报网站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最近,关于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话题再度升温。这已是“人民币升值话题”在今年第二度热炒。据舆论分析,事件与10月1日在华盛顿召开的西方七国会议(G7)关系密切。

  此次中国应邀参加G7会议,中国受到来自各方要求升高人民币汇率的压力。虽然承诺将采用“更有弹性”的汇率体制,却没有给出具体的时间表,以至各国媒体纷纷评述“G7欲
挟人民币汇率以令中国,却无果而终”。

  中国多次表态

  9月28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会见美国花旗集团首席执行官普林斯和美国前财长鲁宾时指示,中国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中国将进一步推进改革,形成更加适应市场供求变化、更为灵活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10月4日,应西方七大工业国(G7)邀请,中国首次参加了中国与西方七国财长和央行行长非正式对话。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会上表示,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减少汇率波动给全球经济带来的不确定性。汇率改革要综合考虑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社会发展和国际收支状况,考虑银行系统和其他有关方面改革的进程,还要考虑周边国家和地区以及世界经济、金融的因素。

  10月12日,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表示,近日社会上出现的人民币汇率即将调整升值的传言缺乏根据,是对中国现行汇率政策的误解。中国不可能采取一次性重估人民币汇率的不明智做法,单边豪赌人民币升值是一种不明智的投机冒险行为。发言人认为,自1994年起实行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符合中国国情。从长远来讲,增加汇率弹性后人民币汇率既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不可能只是单向变化。

  海外频频施压

  据道琼斯9月22日报道,美国财政部长斯诺认为,固定汇率制度对全球经济构成诸多风险,发扬灵活的汇率制度应继续成为在国际议事日程中的重点。目前全球经济较前几年稳定得多,原因之一就是灵活的汇率制度在全球经济中扮演了日益重要的角色。斯诺说,美国政府将继续敦促中国实施更为灵活的汇率制度。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托在纽约海外关系委员会上发表讲话称,中国的货币政策官员应当积极采用更为灵活的汇率机制,作为帮助其化解不同风险的工具。拉托认为,这并不意味着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亚洲国家应当放松对资本项目的控制,原因是这些国家的金融业较为疲弱。拉托称,在中国政府努力清理银行系统坏账的同时,鉴于经济在强劲增长,因此目前也应考虑逐步采用更灵活的汇率体系。

  《纽约时报》认为,人民币价值的低估使得中国政府为经济降温的举措难以发挥正常作用。中国应该在经济仍然强劲的时候逐渐采取步骤,调整人民币的价值,并且让人民币实现有限制的浮动。中国该怎样走出困境呢?美国华盛顿的国际经济研究所的NicholasR.Lardy认为,让人民币升值15%,然后再让它在一定的区间内波动将很可能对投机产生降温作用,并且让人民币接近于市场汇率。突然采取这样大的动作是不大可能的,但是中国至少应该在经济仍然强劲的时候逐渐采取步骤,向那个方向努力。那样,任何阵痛都将可以承受。

  最近,关于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话题再度升温。这已是“人民币升值话题”在今年第二度热炒。据舆论分析,事件与10月1日在华盛顿召开的西方七国会议(G7)关系密切。

  此次中国应邀参加G7会议,中国受到来自各方要求升高人民币汇率的压力。虽然承诺将采用“更有弹性”的汇率体制,却没有给出具体的时间表,以至各国媒体纷纷评述“G7欲挟人民币汇率以令中国,却无果而终”。

  美国人一直认为国内制造业和就业的低迷是中国操纵货币的结果,因此屡屡要求人民币升值,此次美国再度借助G7会议挑头向中国施压

  翻阅海外大量报道就不难发现,其实主要是美国而不是G7在对人民币汇率发难。

  尽管中国的资本项目开放幅度逐渐增大,并且从去年开始的中国副部长级对话均有助于部分减少汇率压力,但是据美国《纽约时报》9月9日称,美国最大的工会组织劳联-产联组织联合26家纺织、钢铁、农业公司组成“中国货币联盟”,向美国政府提出一份长达200页的文件,要求美国政府根据美国国内贸易法301条款对中国是否操控货币进行调查,并实施制裁。

  尽管劳联-产联组织提出的调查遭布什否决,但是美国人一直认为国内制造业和就业的低迷是中国操纵货币的结果。美国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因为中国一直维持现有汇率机制,使人民币被严重低估,人为降低了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从而给美国的制造业带来了冲击,夺去了美国人的工作岗位;如果人民币升值,将使中国出口商品价格升高,有助于美国缩减不断飙升的对华贸易赤字。对于这次在G7会议上与中国的对话,美国高级官员对改变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讨论依然显得直白,试图通过主导的G7会议向中国施压,推动人民币升值,以减轻美国的贸易逆差。

  对人民币汇率问题,欧洲认为中国需要更加“灵活”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从长远的中欧经贸关系出发,欧盟对人民币问题不会有过硬表态。

  对人民币汇率问题,欧洲更多认为中国需要更加“灵活”的人民币汇率机制,而不同于美国人“要升值”的强硬提法

  BBC中国报道节目认为,中国长时间以来因为人民币的汇价问题面临压力,其中,施加最大压力的是美国。英国报纸援引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格拉汉的观点说,人民币汇率问题也许对英国和加拿大并不重要,但对于同处于欧元区的法意德三国而言,欧元已经对美元升值了,因此人民币的相对贬值对于欧洲国家的对华出口来说相当不利,同时也使中国的商品进入欧洲市场比进入美国更容易。在这种情况下,它们对人民币汇率问题会倾向于和美国持相同的立场,与美国结成同盟。

  但需要指出的是,欧洲本来对人民币升值问题相对低调,而希拉克访华又会加速欧洲投资中国市场,也会使欧洲对中国客气有加。欧盟驻华副代表杰森曾预测,到2005年,欧盟将取代美国,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而欧盟对与中国近500亿欧元的贸易逆差也表现得相当克制。由此看来,因为关系到长远的中欧经贸关系,欧盟对人民币问题不会有过硬表态。

  日本一反2003年G7会议针对中国的态度,从急“先锋”退居“二线”

  作为七大工业国中惟一的亚洲国家———日本,是最早提出人民币升值问题的国家。2003年初的G7(七大工业国)会议上,日本财务大臣盐川正十郎就抛出了人民币应该升值的论调,提议将人民币汇率问题作为一项议题,逼迫人民币升值。他认为,世界多数国家之所以会出现通货紧缩,是因为中国为增强其出口竞争力,人为将人民币维持在一个“弱势水平”所致。他认为,任何旨在有秩序、有效地刺激世界经济增长并扭转全球通货紧缩的政策都必须包括人民币汇率调整这一环节。

  《日本经济新闻》评论说,日本向来担心中国加入G7,害怕中国加入后削弱日本在该组织内的影响力。但是以中国目前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若没有中国的参与,所谓的国际联合就会失去效应。但由于日本经济复苏近年来得益于中国市场,在经历了10年多的衰退之后,日本2003年出现了难得持续的经济高增长,日本官员及许多经济分析文章都将此归益于受中国经济高增长和北京为主办2008年奥运的基础建设所带动影响。

  事实上,在2003年日本的对外贸易中,出口增长幅度最大的是对亚洲、特别是对中国的出口。对中国出口成为日本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这种情况下,与去年相比,日本不再高调谈论人民币升值问题,而是对中国缓慢推进汇率改革表示支持。日本财务省官员也表示,中国在放弃盯住美元的汇率机制前,还需要更多的时间。

  面对多方压力,中国仍然坚持保持汇率稳定。西方工业化国家的领导已表示短期内不会再向中国施加压力要求人民币升值了。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争论将暂时告一段落

  由此看来,在G7会议中真正向中国施压的是美国而非欧洲和日本。在面对以美国为主的国际金融界对人民币汇率政策要求升值的声音,中国政府官员始终神色镇定地宣称保持稳定汇率。1985年日本广场协议使日元的升值收缩了美日贸易的逆差,美元贬值减轻了美国的债务负担,却使日本为里根政府的赤字财政埋单。而广场协议促使日元升值,引发日本“泡沫经济”,从1991年开始,日本的泡沫经济崩溃,从此陷入持续低迷状态。前车之鉴更使中国绝不屈从于外部压力,陷自己于不利。对于中国的汇率问题,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社论说:“人民币汇率的争论将仍然持续,中国受到国际社会的压力也可能不会改变,但是现在,这个问题的主动权已经掌握在中国政府的手中了。”

  据10月4日英国《泰晤士报》报道,预期人民币升值将会对国际外汇市场产生影响看来是要落空了,在日前结束的七国集团华盛顿会议上,西方工业化国家的领导已表示短期内不会再向中国施加压力要求人民币升值了。看来,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争论将暂告一段落。对于咬住这一问题不放的美国想要真正解决制造业和就业问题,就不应拿中国汇率问题开刀,而应从其自身寻找问题。中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完全有权也有能力保证自己的基本经济权利———汇率权不受干涉,自主决策。(来源:国际金融报)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NBA中国赛打响
协处罚国安罢赛事件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考研大讲堂 报考指南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京城劣质楼盘备忘录
调查:南方周末创富榜
安妮宝贝笔记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