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奇评中印经济发展模式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1日14:23 新华网 | ||||||||
参考消息特刊:未来二十年印度不可能超过中国——专访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 (记者 薛彦平) 摩根士丹利最近发表了对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的研究报告,美国经济学界对中国和印度的不同发展模式也议论颇多,一些经济学家甚至认为,中国和印度正在进行一场经济竞赛,两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不仅对发展中国家、而且对整个世界经济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斯
发展模式各有优势 《参考消息》: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发展战略有什么不同,其各自的优势和弱点是什么? 罗奇:中国的发展模式是制造业驱动,伴随着国内高储蓄、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和境外直接投资的流入。印度的发展模式则缺少上述内容。印度国内的储蓄水平只有中国的一半,每年流入印度的境外直接投资只有中国的10%,印度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比中国落后大约10至15年。但是,服务业主导的发展战略为印度提供了巨大的机会。与中国不同,印度的优势在于它的人力资本、信息技术知识和英语语言环境。印度的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超过50%,而中国只有不到35%。制造业对中国的重要性就如同服务业务对印度的重要性一样。 中国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最大限度动员资源———将国内储蓄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境外直接投资引进先进技术。相比之下,印度多年以来一直受到行政干预———政府不断地“妨碍”重要的发展方向。印度的优势在于它有一个制度环境,这个环境使它拥有至少15个世界级的公司、一个效率很高的金融体系和完善的资本市场。 人均收入相差一倍 《参考消息》:应当如何评价中印两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两国的经济发展对其他国家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罗奇:在过去20年中,中国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取得的成就比印度大得多。目前中国的人均收入比印度高一倍————这是一个相当大的进步,因为在25年前两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还相差无几。在2001—2003年期间,中国占世界GDP总增长的25%(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购买力平价计算),这相当于印度在同一时期对世界GDP增长贡献的3至5倍。此外,中国已经成为亚太地区和世界贸易增长的发动机,自1979年以来,中国的进出口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比同期世界贸易7%的增长率高出一倍以上。 中国的进口激增已成为世界许多主要国家和地区增长的重要发动机。去年,日本全部出口增长的43%来自中国,在韩国,这个比重是45%,台湾地区为68%,马来西亚为27%,美国为21%,德国为28%。中国在全球商品需求中的比重也在增长。印度作为信息技术外包方,在高收入国家成本控制中的贡献十分重要。 《参考消息》: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发展潜力在哪里?你认为,印度会在短期内赶上或超过中国吗? 罗奇:中国和印度两国的发展潜力都十分巨大。在未来5—10年内,中国经济能够继续以6%—8%的速度增长。我个人认为,印度的增长潜力稍微低一些,在5%—7%之间。要想达到中国那样的增长水平,印度需要改善自己的基础设施。同时,中国也应当拓宽服务领域以便缓解日益增加的失业压力,否则,失业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严重问题。 我认为在未来20年内印度赶上或超过中国的可能性不大。在这方面中国大大领先印度,印度缺少使它迅速赶上中国的国内储蓄、境外直接投资和基础设施条件。如果不发生意外冲击,中国对印度的领先地位在未来相当一个时期将继续保持下去。 能源成为制约因素 《参考消息》:能源问题会成为制约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的新问题吗?除能源问题外,还有哪些因素制约两国的经济发展? 罗奇:中国和印度是世界原油使用效率最低的国家之一。中国每生产一个单位的GDP,消费的原油是发达国家2.3倍,印度是发达国家的2.9倍。因此,油价上涨对两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远大于对其他国家的影响。不过,就中国和印度来说,能源产品的价格牢牢控制在政府手里。此外,制约两国经济发展的因素还有,缺乏其他自然资源、管理人才匮乏、发达国家日益增加的贸易保护主义压力,特别是来自美国和欧洲的压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