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美反恐战略制定前后(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4日11:18 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合肥晚报

  反恐战争,如今已经成为美国人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名词。但关于这一概念的制定过程及目的,却始终鲜为人知。美国《纽约时报》23日捅开这一天窗说:反恐战实际上是美国新一代军事司法体系的产物。而这一新军法的制定和实施,当时则完全绕开了国会及联邦法院,在绝密的前提下由为数不多的几个人起草并定案。

  文章评论说,这种紧急制定法律的程序,在美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历史上还是首次出现;而正是当时的那种仓促,引发了后来包括古巴关塔那摩美军基地等处出现的种种问题。

  核心制定圈

  制定反恐法的时间,是2001年“9·11”事件过后1个月;当时这一问题的敏感程度,可以从法律制定者的身份略见一斑。《纽约时报》文章说,起初,知晓这一新军法体系的人仅限布什总统、副总统迪克·切尼、布什的国家安全顾问康多莉扎·赖斯和国务卿科林·鲍威尔4人。

  在为期数日的仓促商讨后,新法制定核心圈决定绕过国会和司法部门向国防部授予“特别权力”:可以通过一切手段搜集情报,逮捕一切可能携带情报的人,可以使用非常规手法审讯囚犯,可以在不立指控的情况下无限期拘禁可疑者。

  随着计划的不断成熟,这一军事战略的制定过程也变得越发绝密。不但诸如中央情报局、五角大楼、联邦调查局等机构在内的整体部门无缘介入,包括白宫军事顾问、政府国际法专家等重要人物也未能进入核心制定圈。

  效仿罗斯福

  直至当年的11月6日,一份备忘录才送往美国司法部法律顾问办公室。《纽约时报》得到的备忘录副本这样说道:作为总统和总司令,布什在建立军事委员会问题上有着“绝对权力”。无须经由国会,“9·11”事件已经给发动反恐战争提供了“最直接充分的保证”。

  备忘录还这样写道:白宫可以有选择地遵守国际法。在美国反恐法基础上受审的恐怖分子“并不代表就拥有《日内瓦公约》所规定的一切权利和保护”。

  这份全长35页的备忘录还引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个事例:1942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就曾经在没有经过国会及司法部门讨论的情况下直接审判了8名潜入美国本土的纳粹分子,而且美国最高法院事后也对总统的这一做法表示支持。

  在反恐法推行前,核心圈成员将这项法律运作的相关部门负责人一一单独唤至白宫,并向他们摊牌。一些机构负责人只被给予短短30分钟时间阅读这项战略的细节,而且不可带走正本和副本,甚至在阅读完毕后不可提出异议。

  留下烂摊子

  《纽约时报》文章说,正是这一非常规绕开国会的决定,最终导致了关塔那摩监狱所发生的一切。从虐俘到不起诉,从错误逮捕到错误释放——关塔那摩目前监押的560名囚犯中只有4人被正式起诉,其他人的命运至今没有答案。

  更加有意思的是,核心圈成员当时制定法律的基础思想是:“基地”组织及本·拉登是“9·11”事件的“铁定”策划者;但在对关塔那摩囚犯进行审问的随后两年间,美军情报人员发现,涉及“9·11”事件的恐怖分子并不只是“基地”组织,至少有十多个组织似乎都与这次恐怖袭击事件有关,而且出现了“审讯越久,越摸不清头脑”的现象。

  在这样的不明朗前提下,给囚犯定罪或者释放囚犯,都成了不现实的想法。反恐法,在抓捕恐怖嫌疑人问题上,留下了一个烂摊子。

  作为结论,通过对美国政府官员和军事人员的一系列采访,《纽约时报》文章“发现”,反恐战争的战略并不是“9·11”事件的直接后果,而是美国政府内部一小群核心圈“保守派成员利用政治影响力和官僚技巧、借助‘9·11’事件扩大自身影响力的结果”。

  ·凌朔·
美反恐战略制定前后(图)
  10月23日,在巴格达以西的拉马迪,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在位于一处原萨达姆官邸的兵营内练习近战格斗技巧。(来源:合肥晚报)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超俱乐部酝酿大变革
阿里汉下课几成定局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考研大讲堂 报考指南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京城劣质楼盘备忘录
调查:南方周末创富榜
安妮宝贝笔记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