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费卢杰大战迫在眉睫 美军屯兵一万猛烈空袭(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7日10:09 汉网
  美国大选刚刚结束,伊拉克逊尼派反美重镇费卢杰地区就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以美伊军队为一方,反美武装为另一方的军事摊牌似乎已迫在眉睫。美军总共在费卢杰集结了上万兵力,在数千伊拉克军队的支持下,随时准备对费卢杰发动总攻。5日,美军战机对费卢杰发动了数月来最猛烈的空袭。与此同时,美军不断进行攻城演练,连停尸房也搭建好了。同日,伊临时政府总理阿拉维在布鲁塞尔也威胁说,和平解决费卢杰问题的窗口正在关闭。但不少人担心费卢杰军事冲突只会导致更多的不稳定,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就警告美英联军和临时政府不要强攻费卢杰。
费卢杰大战迫在眉睫美军屯兵一万猛烈空袭(组图)

  6日,伊国民卫队士兵乘军车到达巴格达西部城市费卢杰的美军基地。
费卢杰大战迫在眉睫美军屯兵一万猛烈空袭(组图)
6日,一辆美军坦克在伊拉克城市费卢杰附近的军营内操练。

  美军猛烈空袭费卢杰

  城内居民多数出逃

  费卢杰居民证实,当地时间11月5日,美军封锁了所有通往费卢杰的道路,包括通向约旦和叙利亚边境的公路。美军向该城空投了大量传单,并用高音喇叭呼喊,要求费卢杰的妇女、儿童和非战斗年龄男子尽快离开该城。美军威胁说,任何试图进入或离开费卢杰的45岁以下的男子都将被逮捕。据报道,该城已有20万居民逃出城外,目前城中只剩下了5万人左右。

  当天晚上,美军战机在费卢杰开始了几个月以来最猛烈的轰炸。美军坦克参加了费卢杰东北部的战斗。海军陆战队则用大炮猛烈地轰击反美武装的阵地。当地居民说,机枪和轻型武器的交火声响成一片,整座城市似乎都在颤抖。美海军陆战队第一师发言人布雷登上尉透露说,美军袭击了大量目标,包括大量布满炸弹的路障、一处敌方指挥所、数个可疑战斗据点和一处武器仓库。美军战机对反美武装重点防御的北部地区进行了重点轰炸,并摧毁了数处目标。

  费卢杰的反美武装也不示弱,向美军阵地发射了火箭,打死1名、打伤5名美军。当天晚些时候,双方还在费卢杰东部和北部的检查站发生冲突。目前还没有双方伤亡数字的准确统计。当地医院透露说,美军当晚的空袭造成至少3名伊拉克人死亡。
费卢杰大战迫在眉睫美军屯兵一万猛烈空袭(组图)
图:6日,在费卢杰,一名受伤男子接受治疗时痛苦不已。

  美军屯集重兵

  只等阿拉维一声令下

  美军正在为总攻费卢杰做最后准备。美军指挥官认为,美军有可能碰到布满陷阱的建筑物、路边炸弹、自杀式汽车炸弹和屋顶狙击手等等。另外,费卢杰城内的数十座清真寺已被反美武装用作狙击阵地、指挥控制所和战时诊所。美军希望战斗打响后,步兵、坦克和攻击直升机迅速发动进攻,打得反美武装分子措手不及。

  美军已连续3个晚上通过运兵车队从巴格达和巴古拜向费卢杰郊外集结兵力。到目前为止,集结在费卢杰的美军已经超过1万。美军指挥官制定了两套作战方案,要么直接攻入这座城市,要么将它与其他逊尼派反美中心孤立起来。如果美军选择攻城,城里约3000名反美武装分子可能顽强抵抗。这些反美武装分子主要由萨达姆的追随者、扎卡维的支持者、罪犯和其他亡命徒组成,他们使用手机、信鸽和旗帜等通讯方式。

  海军陆战队舒普上校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说:“我们正在为进攻做最后的准备,军事行动将很快开始,只等临时政府总理阿拉维一声令下。”

  英国《泰晤士报》说,上万美军和数千伊安全部队将费卢杰重重围困,准备发动自萨达姆倒台以来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预计伤亡会翻倍

  美军又建停尸房

  据《今日美国》报道,为应对费卢杰战斗打响后可能出现的重大伤亡,费卢杰附近美军基地的战时医院又搭建了一处停尸房,并把医护人员和医疗器械都翻了一倍。

  该医院的海军医生洛弗尔上校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原来假定每天有20-30人伤亡。但预计情况严重时这个数字可能翻一倍。”上个月该医院就临时组建了一个海军陆战队停尸房事务小组,负责确认死亡士兵的身份、整理其私人物品并完成将这些尸体运往美国的准备工作。(欧叶)

  (来源:长江日报特稿)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Twins
友谊第一乱世佳人
维他小子
多吃水果海底世界
有声有色
夏日狂哗依依不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