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总统大选克里落败肯尼迪家族成员引关注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4日01:40 信息时报

  在前不久刚结束的美国大选中,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里落败。但在他的竞选阵营里,有一个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他就是已故总统肯尼迪的弟弟、现任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

  在总统选举进行的同时,美国各州、各市也在进行改选。加州圣莫尼卡市虽然不是一个有名的城市,但其中一名当选的市议员、波比·施莱弗却引起了人们的兴趣。虽然波比不姓肯尼迪,但他是总统肯尼迪的妹妹尤妮斯的大儿子,是肯尼迪家族的第三代。

  这两名肯尼迪家族成员,使得人们重新关注起这个豪门的兴衰。几十年来,随着总统肯尼迪遇刺,整个家族变得有点黯然失色。在第三代家族成员中,比较活跃的有罗伯特·肯尼迪的孩子。他们继承了肯尼迪家族最纯正的本色:爱出风头、爱运动、爱政治,先后有几位步入政坛。但是,在相继经历了一些性丑闻或竞选失败等事情后,暂时退出了政坛,或准备“伺机而动”。目前,在政坛上较为受瞩目的当属尤妮斯·肯尼迪·施莱弗这一支。除了波比,还有玛利亚·施莱弗。她的丈夫是大牌明星阿诺·施瓦辛格,现在的加州州长。

  第三代肯尼迪家族成员能否重振家威,再走出一位能延续荣耀的人物?人们仍拭目以待。

  波比·施莱弗 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尤妮斯·肯尼迪·施莱弗是遇刺总统约翰·肯尼迪的妹妹。尤妮斯十分热心社会事务,由于她的姐姐罗斯玛丽患有智力障碍,这使她对残疾人的痛苦有了更加深切的体会。1968年,她创办了残疾人奥运会。波比(罗伯特的昵称)·施莱弗是尤妮斯的大儿子。在他50岁之前,从没步入政坛。今年,因为一件事情的刺激,波比决定竞选加州圣莫尼卡市议员。结果他一举以最高得票率当选。

  波比·施莱弗生于1954年,毕业于耶鲁大学法学院,曾是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的劲旅巴尔的摩金莺队的老板之一。他生在芝加哥,长在华盛顿和法国。上世纪80年代,波比回到他毕业的地方、耶鲁大学法学院,为一个联邦上诉法院的法官做助理。在这之前,他以报社记者的身份第一次去到圣莫尼卡。之后,他搬到纽约做风险投资。1990年,波比来到圣莫尼卡定居,开始做圣诞卡片的生意,收入全部捐给特别奥运会。

  竞选难题 几乎被妹夫的光芒笼罩

  他有一个比他有名得多的妹妹玛利亚·施莱弗。玛利亚曾是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的晚间新闻主播,更重要的是,她嫁给了著名的好莱坞动作明星阿诺·施瓦辛格。去年,阿诺竞选加利福尼亚州州长成功,玛利亚成了“州长夫人”。

  现在,波比正在为竞选加利福尼亚州圣莫尼卡市议员而奔波。虽然,他来自很著名的肯尼迪家族(家族成员都是民主党人),他本人也是一名很坚定的民主党人,但是,波比的政治血统却被他的妹夫阿诺·施瓦辛格的光芒所掩盖——阿诺是忠诚的共和党人。

  在现年50岁的波比·施莱弗身上,人们可以看到很多肯尼迪家族的优良传统——一头浓密的卷发,英俊挺拔。但是在竞选的过程中,波比经常会受到来自选民的问题的困扰,他们以为阿诺已经把他“改变”成共和党人,甚至也改变了其他肯尼迪家族一些成员的政治立场。

  为了应付这个问题,近几个星期以来,波比不得不把他的舅舅爱德华·肯尼迪参议员“搬”出来,向选民保证他是一名民主党人。连波比的母亲尤妮斯和妹妹玛利亚也在选民区挨家挨户地帮他说明。

  为何竞选 参选只为自家篱笆被砍?

  除了笼罩在妹夫的阴影下,波比还遇到一个问题:有些民众认为他是因为财产问题才进军政坛的。去年,有几百个私房业主收到官方传票,指他们房子周围的篱笆高达6米,属于违法,法律规定的是2.4米高。波比·施莱弗是这几百个业主之一。

  波比和其他业主一起发起行动,抗议政府发的传票不合理,政府也由此撤回了传票。但几个月后,政府突然又下达命令,如果他们不照法律规定的做,就收取每天2.5万美元的罚金。波比和业主们又把他们的理由陈述到市政厅,政府又一次暂停了对他们的处罚。

  45岁的房地产经纪人麦基说:“我真弄不懂他(波比)是什么人。只是因为政府想让他把篱笆砍低一点,他好像由此一下子就变成政客了?”

  虽然波比是一名民主党人,但在他竞选市议员的过程中,他很谨慎地保持中立,不和任何一边——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成员有合作关系。在传统上,这个城市的两党通常被定义为:租贷人的拥护者对建设海滨旅游城市的拥护者;工商界对旅游业。

  在圣莫尼卡的历史上,政府曾经颁令实施房租管制。后来随着所有权价值的提升,房租管制被取消。今年上半年,政府颁布了两条打击了无家可归者和选民的信心的法令。

  波比说,通过“篱笆事件”,他觉得政府已看不到它必须服务于居民的责任,政府对于无家可归者的条理反反复复,让人寒心。他参选的目标是要保证居民能受到尊敬的对待。关于篱笆高度的颁令,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波比在接受采访时说:“在这里有种欺凌弱小的风气,我要竞选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打压这种风气。”

  波比还说,他想把老式的、东海岸式的政府带到圣莫尼卡。在这种政府里,市长和代表有很大的权力,处理事情也比较简易和迅速。

  一名专栏作家评价波比说,“他很用心地向圣莫尼卡的选民表现自己的确是一名自由民主党成员,想替这里的选民做些事情。”

  竞选优势 明星魅力让人自愧不如

  波比·施莱弗身上那种自然生成的政治明星的魅力,让其他的市议员候选人显得太朴素,有点相对失色。有人认为自己很难和他的优势相比。

  圣莫尼卡租贷人协会的主席赞恩说:“看起来,(他)就像是从奥林匹斯山上走下来一位希腊神,为我们人类处理世俗的事物一样。虽然波比很亲切随和,但当你看到他和爱德华(参议员)和其他肯尼迪家族的名人一起为竞选奔波时,我们更感觉自己只是来自草根阶层的普通人。”

  但波比说:“我从不相信选民是因为你的钱或名声而投票给某人。当人们说:‘我选你了’,他们并不是因为我的微笑或因为我来自一个出名的家庭。投票是很公平的。”

  虽然波比背后有着耀眼无比的政治家庭作支持,但波比也不愿只依赖这些光环。波比在选民家中的邮箱塞入竞选宣传单,宣传他对无家可归者、交通和环境等方面的政见。

  在近日结束的投票活动中,波比从15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赢得了4个市议员席位的其中一个,而且是4个中得票率最高的,比现任市长的还高。

  玛利亚·施莱弗 有一个“正确”的婚姻

  尤妮斯惟一的女儿玛利亚·施莱弗曾是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的新闻节目主持人,为了支持丈夫、好莱坞大牌明星阿诺·施瓦辛格竞选加利福尼亚州州长,辞去了自己的职务。阿诺也不负众望,成功当选,玛利亚也由此成为加州的“第一夫人”。

  2003年10月9日,美国加州那场如同马戏班子表演的选举游戏,最终以阿诺·施瓦辛格的当选告终。

  在大批记者面前,“终结者”摆出一个十分标准的好莱坞姿势,高举妻子玛利亚·施莱弗的手,扯着喉咙宣布:“亲爱的,我得到的所有选票都归功于你!”

  玛莉亚微微地笑。看着身边这个健美先生出身、打过黑工的移民老公,如今当上了一州之长,她知道自己25年的努力终于开花结果了!

  金发美少女 厌倦政治独闯自己天地

  施瓦辛格夫妇加州郊外的别墅里,玛利亚·施莱弗在卧室里挂了两张照片。第一张照片题词:“给亲爱的玛莉亚,叔叔杰克”,那是已故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送给侄女儿的礼物。第二张是当时的副总统林登,他看上去英气勃发,照片右下方写着:“致玛利亚,男友林登”。

  玛利亚曾衷心希望,这两张发黄的旧照片,是她和美国政坛惟一的联系。现在看来不可能了。

  1955年,玛利亚·施莱弗出生在芝加哥一幢大宅里。小姑娘出生没几天,就被母亲送去马里兰肯尼迪家族的私邸,和其他几个肯尼迪家族的嫡系子女一起接受“肯氏家族教育”。在“肯氏家族教育”的熏陶下,玛利亚很小就学会在餐桌旁挺直背脊端坐,听大人们两三个小时无休止地讨论政治问题,脸上依然保持最甜美的微笑,膝盖上的餐巾不移动半分。

  整天就着政治问题吃饭,嗅着政治的味道长大,看约翰·肯尼迪和家族其他“政治巨头”进进出出,玛利亚也许是过早厌倦了这种生活。这个被家族昵称为“金发美少女”的玛莉亚,17岁那年毅然前往费城,应征KYW电视台的新闻撰稿人,发誓要脱离肯尼迪家的“政治宿命”。从费城辗转洛杉矶,玛莉亚最后“安家”全国广播公司NBC,担任《日期线》节目的记者,专门报道与加州女性有关的毒品、枪支和谋杀事件。

  很久以后,《日期线》的节目制作人罗伯特·赫兰德才知道下属是约翰·肯尼迪的侄女:“天哪!玛莉亚在襁褓中,就已经接触政治!难怪她能一个人爬在辛普森家的围墙上,对辛普森杀人案做现场报道!她敢为孩子的开学仪式,推迟对卡斯特罗的采访!”

  门不当户不对 笨嘴健美先生花9年赢豪门姻缘

  1977年,31岁的阿诺·施瓦辛格是一个奥地利移民,连续5届美国奥林匹克健美先生和低成本电影的肌肉主角。

  当年22岁的玛利亚·施莱弗,是约翰·肯尼迪最喜欢的侄女儿,洛杉矶NBC《日期线》的当家记者,肯尼迪家族聚会上娇媚动人的玫瑰花。

  在一个私人聚会——罗伯特·肯尼迪的遗孀艾瑟·肯尼迪举办的一场慈善网球赛上,玛莉亚被一个魁梧肌肉男人挡住了去路。他笨笨地堵在路当中,半张嘴巴,不知道应该对面前的女孩说什么,直到NBC的制作人汤姆·布罗卡打断了沉默:“玛利亚,这是阿诺……阿诺什么?你们自己介绍吧!”

  两小时以后,这对互不认识的男女一起消失在聚会上,当晚,施瓦辛格没有回宾馆。

  “她对我说:‘嘿,有兴趣一起过周末么?两个小时以后出发!’我莫名其妙地点了点头!”施瓦辛格追忆。

  “我喜欢他说话的腔调,不同于政客们的油嘴滑舌两边倒。不管别人说什么,他只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这样的人才适合我。”玛利亚拒绝了身边无数政治精英、名门少爷,包括当年的副总统林登·约翰逊,终于在1986年,答应了这个笨嘴男人的求婚。

  改造笨女婿 全家总动员给阿诺强制训练

  即使玛利亚·施莱弗一时间被爱情冲昏头脑,陷入施瓦辛格的爱情圈套中,她的家人也不会贸贸然把女儿嫁给这么个混小子。

  “第一次看到阿诺,他对我说:‘嘿,你女儿有个结实漂亮的臀部!’”玛利亚的母亲尤妮斯·施莱弗,看惯了哥哥约翰·肯尼迪优雅的风度和谈吐,乍一听这乡下小子直别别的说词,一个白眼就送过去了。

  而玛利亚的父亲沙尔根特,开始也被毛脚女婿的傻气吓倒了。“他大概没读过多少书。除了雪茄,这家伙讲不出其他的话题!”

  几年后,这个“只会聊雪茄”的低成本电影明星,已经让丈人和丈母娘另眼相看,态度180度大转弯。阿诺·施瓦辛格从一个穷光蛋,变成了电影明星和地产富豪,他在太平洋海岸、布莱登木、爱达荷州和许多地方,都有自己名下的房产,玛利亚收到的礼物,也从鲜花变成了大串大串的钻石项链。

  尤妮斯和老伴商量着:“政客可以后天培养,幽默感也能假装,但这小子对钱的直觉和派头,可是与生俱来的啊!”

  接着,打造是一场有爱情,有政治,有金钱的婚姻。

  沙尔根特和尤妮斯马上筹措“女婿培训计划”,在女儿婚后实施。每晚,阿诺的餐后甜点换成了“话题大讨论”,他必须对各种新闻做出幽默的评论,否则不许离开餐桌。全家看完新闻,施瓦辛格还必须做两小时的“家庭作业”——尤妮斯剪贴了每天报纸中的精华部分,阿诺读完,要复述给老婆听。

  “不可否认,当年家人的强制训练,给了我今天竞选的勇气和底气!”阿诺·施瓦辛格断言。

  全力支持丈夫 把阿诺变成“最浪漫硬汉”

  2003年6月17日,当阿诺·施瓦辛格第一次提出要竞选州长的时候,玛利亚就向NBC提交了离职信。

  然而,几宗关于阿诺的性丑闻,却让玛利亚看到危机。以她记者和政客的双重敏锐嗅觉,玛利亚知道阿诺决不能失去大多数的女性支持者。她不能继续躲在幕后,让丈夫独自冲锋陷阵,玛利亚选择主动出击。于是,加州的电视台采访,有了这么深情脉脉的一幕:

  电视镜头从阿诺·施瓦辛格的加州寓所进去,直接进了卧室。大床上,躺着一条印花被子。仔细看,被子上都是阿诺·施瓦辛格和妻子的合影、结婚喜帖、几个孩子的出生证明、全家在海滩嬉戏的场面。

  “这条被子,是阿诺亲手做的。他花了整整一年的功夫,挑选照片和证明,然后亲自联系制作公司,监督他们把花纹印上去,他是最浪漫的硬汉!1992年,当我第4胎难产的时候,阿诺甚至在我的病房里搭了一个床,一步不离地陪我,我忍不住流泪了……”

  玛利亚声泪俱下的叙述,打动了无数好心肠的女人,她们拒绝订阅说“硬汉”坏话的《洛杉矶时报》,她们把选票投给了阿诺·施瓦辛格。

  马克·施莱弗是十大杰出美国青年

  马克·施莱弗是尤妮斯的三儿子,他有着杰出的领导才能,曾连续两次担任马里兰州众议院议员。虽然他现在不在政坛,但这并不能说明以后的事情。

  马克·施莱弗生于1964年,和其他肯尼迪家族成员一样,他也是一名忠实的民主党成员。他从1995年至2003年,两任马里兰州众议院议员。但是在2002年的竞选中,作为马里兰州民主党提名人的马克没能赢得进入国会的选举。目前,他担任美国救救孩子基金会的副总裁和执行董事。

  在马克做州议员期间,他担任过很多职务,其中一个是第一任的儿童、青年和家庭联合委员会的主席。他为儿童能接受早期教育奔走,筹得3700万美元。除了热心教育,马克还致力于保护环境、农业用地、公平公正的司法系统和其他公益事业。

  马克非常擅于写作,他写的有关政府和个人合作、青年就业计划等文章不断地在《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巴尔的摩太阳报》等著名报纸上刊登。1996年,马克被评为“马里兰州杰出青年”,被《巴尔的摩太阳报》选为“十大后起之秀”之一。1998年,美国青年商会宣布马克获得他们最高奖项:“十大杰出美国青年”之一。

  凯瑟琳·肯尼迪·汤森 从女州长的巅峰摔下

  在肯尼迪家族的第三代中,罗伯特这一分支的11个孩子曾经备受关注,他们中间曾出现过让人们期待成为女总统的凯瑟琳,还有被认为最能光复肯尼迪家族辉煌的小罗伯特。但吸毒、性丑闻、意外身亡仿如梦魇始终缠绕着他们,他们虽然热爱政治,但是丑闻往往是政客们的致命伤。现在的他们没落低调,也许是沉沦,也许是等待时机。

  凯瑟琳·肯尼迪·汤森恐怕是肯尼迪家中最特殊的女人。她是全家迄今唯一一个从政的女性,其他女性则全部是辅佐丈夫参政或者根本不参政;她还是全家迄今唯一一个遭遇过竞选失败的从政者,1986年,她在竞选参议员时败北;她还是家族内被看成最有政治前途的人,许多民主党人甚至猜测她有可能成为美国第一位女总统。不管怎样,这位才逾天命之年的女人,路还很长。

  幼年就对政治感兴趣

  凯瑟琳·肯尼迪是已故约翰·肯尼迪总统之弟罗伯特·肯尼迪11个子女中的老大,罗伯特1968年竞选总统时遇刺身亡,当时凯瑟琳仅16岁。凯瑟琳早年就对政治事务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儿时一家人在饭桌上的谈话往往不知不觉地变成时事政治测验,她的祖母伊丽莎白也经常引导凯瑟琳和她的兄弟姐妹们对报纸上的新闻加以讨论。

  12岁时,父亲给她一张便笺,上面写着:“亲爱的凯瑟琳:你似乎已经明白杰克(约翰·肯尼迪的昵称)去世了,今天已经安葬。”随后她父亲提到了她的表弟小约翰和乔,并这样写道:“作为肯尼迪家的长孙女,你对小约翰和乔负有特殊的责任,望你善待他人,为国效力。爱你的爸爸。”凯瑟琳后来给这张便笺镶了个镜框,一直挂在自己办公室的墙上。

  用计谋俘获教授丈夫

  凯瑟琳毕业于哈佛大学,主修美国历史。当时,她在大学学习时爱上了自己的老师、当时仍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戴维·汤森。可是汤森当时正在和凯瑟琳的一位女友约会,并没有注意到她的存在。凯瑟琳于是心生一计:汤森教授的美国文学课正讲到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历险记》,凯瑟琳建议全班像哈克那样,乘筏子沿密西西比河漂流而下,她的建议得到了采纳,这段804公里的历程历时20天,当旅行结束时,汤森已经堕入凯瑟琳布下的情网。1973年11月,凯瑟琳和戴维·汤森结婚。

  婚后,凯瑟琳曾一度被人叫作“修女”,她终日将时间花费在研究种植植物上面。凯瑟琳接受《时代》杂志采访曾说,“我生长在一个非常热衷于政治的家庭,但我从没想过自己会去竞选某个政府职位,因为政治是男人们的玩物,而我是个女人。”但是凯瑟琳热衷于妇女运动,并且从中她认识到“自己拥有我不曾想到的力量”,而且父亲的死时刻鞭笞着她,让她下定决心从政依靠自己的力量打击犯罪。

  于是,凯瑟琳开始在马里兰政界崭露头角。1986年参选国会议员虽然名落孙山,1987年她在州教育局内成立了学生服务联盟,并担任常务主任,在她的倡导下,马里兰州成为全美第一个要求高中生从事社区服务的州。拥有法律学位的她1993年出任美国司法部助理副检察官,从此扶摇直上。分析家指传统上肯尼迪家族的女性,只会在背后默默支持从政的丈夫,凯瑟琳却打破传统,拥有个人政治事业。民主党一名认识了凯瑟琳16年的民意测验专家、战略家斯林达·雷克说:“凯瑟琳是第一个为自己努力、想做回自己的女性。如果她要的话,她可以立刻成为国内有声望的人。”凯瑟琳是个积极进取的女性,她曾说追赶时代的步伐永远不能停止,生命中有许多挑战,她会尽一切努力去迎接去战胜挑战,但是她永远不会去猜测接下来将要面临的挑战是什么,因为那样会阻止她享受那一刻生活的喜悦,毕竟生命是短暂的。

  出乎意料在竞选中输了

  1994年,凯瑟琳成为马里兰州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副州长,并且连续两届连任副州长。她的社区服务项目在全国受到赞扬,许多州也效仿建立了相同的项目。2002年,踌躇满志的凯瑟琳又参选州长,当时的凯瑟琳可说是占尽优势,她不但承袭了肯尼迪家族的显赫名声,获得近600万美元雄厚的竞选经费,远较其他参选对手的经费高出3倍,同时民意调查显示背负着肯尼迪家族名牌的凯瑟琳声望遥遥领先。凯瑟琳的支持者说:“凯瑟琳·肯尼迪·汤森继承了她伯父的雄辩、她父亲的激情,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马里兰州就需要这样的人担任州长。”然而出乎意料,出身名门的凯瑟琳在竞选中输了。

  有分析家指她欠缺领导才能、政治魅力,既没有伯父已故总统肯尼迪的雄辩滔滔,也没有伯母杰奎琳的美貌,更没有父亲罗伯特的干劲。《巴尔的摩太阳报》一位资深记者在分析州长选举结果时指出,随着选民中年轻人的比例增加,熟悉肯尼迪家族的人进一步减少,过去那种仅靠肯尼迪的名字就能赢得部分选票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

  肯尼迪家族曾预想,如果凯瑟琳有朝一日成为女州长,那她将是肯尼迪家族内首位担任公职的女政客,延续肯尼迪家族不灭政坛神话,部分民主党员更希望凯瑟琳将来可登上副总统甚至总统宝座,而现在暂时沉寂的凯瑟琳也许正在酝酿。

  肯尼迪家族曾有人说,如果要对家族内所有成员进行一次投票,那么凯瑟琳肯定会当选为“最有责任感的人”,对这种说法凯瑟琳并不否认,她说:“责任感是我性格的一部分。”凯瑟琳曾说,她没想到自己会在政治这条路上走得这么远,而她至今仍在这条路上努力,这也许是她的天生责任感使然。曾有记者采访凯瑟琳问,怎样才能让美国民众选择一名女性来当他们的总统。凯瑟琳回答有两点非常重要。首先,要有越来越多的女性成为地方长官,这样人们才能逐渐习惯性地将女性也放在管理者的位置来看待。而且我还很鼓励女性多进行格斗运动,因为要成为一国之总统就必须具备保卫国家的能力,女性应该多培养格斗精神。

  不否认对总统宝座感兴趣

  记者问凯瑟琳是否对成为女总统感兴趣,凯瑟琳对此却没有正面回答,她婉转地表示自己一直对公众工作很感兴趣而且愿意为大众服务,而且要成为总统必须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才会成功。凯瑟琳说自己热爱政治并特别享受作为政府官员为民众服务的愉悦。而且凯瑟琳对自己是肯尼迪家族的一员感到十分幸运,认为与家族的联系给她带来的得远远大于失。不难想象,她会在某一时刻东山再起,再次活跃于政坛。

  约瑟夫·肯尼迪 愤怒的妻子抖出离婚丑闻

  对于政治,肯尼迪家族的男孩子们起初都很有信心,他们认为自己应该跟随父辈的步伐、也完全有能力掌握政治,但是在艰难的前进中,他们发现如今的政治圈早已不再仅仅因为“肯尼迪”这三个字就对他们敞开大门了,更何况这些性格鲁莽放荡不羁的男孩子们总是被丑闻缠绕。

  作为罗伯特长子的约瑟夫曾被理所当然地认为是肯尼迪政治王朝的接班人,1998年约瑟夫参与角逐马萨诸塞州州长职位,但是两件丑闻毁灭了他的政治美梦。一件是关于他弟弟的,约瑟夫的弟弟迈克尔被人指称他与孩子的保姆有过5年地下私情,而迈克尔是约瑟夫竞选委员会成员之一;而对约瑟夫最致命的打击,还是他的前妻希拉·瑞奇·肯尼迪写的《粉碎的诺言》一书,书中控诉约瑟夫怎样利用手中的权力强迫罗马天主教会裁定两人12年的婚姻无效。

  信仰不同的两人也曾真心相爱

  希拉和约瑟夫相识的时候,她是一个普通的信仰基督教的美国人,而约瑟夫信仰的是天主教。深深被约瑟夫家族名望和个人魅力吸引的希拉完全不介意和爱人的信仰不同,最终她以一个已领洗的非天主教信友身份与约瑟夫结婚,1979年约瑟夫和希拉在天主教堂举行了隆重盛大的婚礼。虽然希拉为约瑟夫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儿子,但是两人的感情还是只维系了12年,1991年希拉和约瑟夫签订了离婚协议书。离婚后的希拉过着平静的生活,直到1993年的那天,希拉突然收到了来自波士顿天主教大主教的信件,信中说她的前夫约瑟夫正在想办法让教会裁判两人曾经的婚姻无效,这样约瑟夫就可以重新在天主教堂迎娶另外的女人。

  信中还询问希拉是否同意承认两人的婚姻关系从来没有存在过。希拉震惊于手中的信件,如果他们以前的婚姻被判决无效,那么他们的双胞胎儿子不就成为私生子了吗,好个无情的约瑟夫,愤怒的希拉决定向天主堂会和美国这个最有权势的家庭反抗。

  前段婚姻无效就可以再娶女人

  在抗争的过程中,希拉发现原来还有这么多与她同命相怜的女人,这些被抛弃的女性人数众多但却不被外界所知,她们在婚姻中承担了作为一名天主教徒的妻子和孩子母亲的责任义务,但是到头来却被丈夫信仰的教会裁决婚姻无效,她们感觉不仅被丈夫抛弃也被信仰抛弃了,而且她们的孩子也失去了尊严和合法地位。希拉的抗争为她们带来了希望。

  约瑟夫警告前妻希拉不要再搅事生非,如果她再继续下去将会陷入教会法则的沼泽中,约瑟夫对希拉说:“这就是天主教的规则”,约瑟夫还提醒希拉要清醒认识自己的处境,他是有权有势的名人,而她则“什么都不是”。

  希拉没有被约瑟夫吓倒,但是约瑟夫最终还是赢得了这场争斗,像许多向教会提出婚姻无效申请的男人一样成功地将与前妻的婚姻生活一笔抹杀。

  希拉开始向罗马提出抗诉,此时的她早已不仅仅是为自己而争斗,她还为那些千千万万和她一样尊严被践踏的女人抗争。希拉在书里写到,这是对权力的滥用对信仰的侮辱。

  迈克尔·肯尼迪 与未成年小保姆有5年私情

  迈克尔·肯尼迪一度被视为肯尼迪这个政治家族第三代中的一颗上升的明星。但是,一场性丑闻使得他自己不再对政治作任何非分之想。迈克尔的妻子报料说他与孩子的保姆有过5年私情。

  小保姆未成年只有14岁

  1981年,迈克尔和美国广播公司著名体育评论员法兰克福·吉福德的女儿维多利亚结婚,两人的幸福生活没有维持多久就出现裂痕,但因为迈克尔和维多利亚都出自名门,为了家族名声两人还尽量礼貌地维持夫妻关系。直到1995年,美国波士顿环球报突然推出一则爆炸性新闻,维多利亚的朋友爆料称维多利亚曾经看到迈克尔和家里照顾孩子的小保姆睡在床上。转眼间,美国媒体对迈克尔的丑闻进行了铺天盖地的报道,迈克尔名誉大损。

  因为小保姆当时还只有14岁,迈克尔的行为足以构成诱奸未成年人罪行,检察院对迈克尔提出了指控并开始调查事件,但是因为小保姆拒绝同检察院合作,使得调查拿不到最直接证据而最终作罢。小保姆的家庭对这个结果非常不满意,他们说:“在媒体曝光整件事情之后,检察院又无限期地拖延调查和审讯,始终没有给被害者一个说法,这是对被害者造成的更无法弥补的伤害。”

  事件告一段落后,迈克尔:“我为自己给大家带来的伤害表示抱歉,我愿意为自己犯下的错误做出弥补,如果这件事还有什么需要我配合的我也会全力以赴。”没过多久,迈克尔又传出酒精中毒丑闻,但迈克尔很快就自觉接受治疗。

  死于滑雪意外撞树事故

  1997年12月31日,迈克尔死于一场滑雪意外事故,当时迈克尔滑下斜坡时撞上了一棵大树,因为下滑的速度太快当时就昏迷不醒,巡逻队4分钟后发现了迈克尔,立刻将他送往山脉救护所,救护所给迈克尔打了强心针,上了呼吸机还固定了迈克尔的脊柱。随后迈克尔被送往了医院,但仍然不治而亡。迈克尔是罗伯特和爱塞尔第二个英年早逝的孩子,他的弟弟大卫1984年死于吸毒过量。迈克尔生前经营一家为穷人供应热燃料的非盈利性机构,同时他还是哥哥约瑟夫竞选班子成员。但是他的丑闻让哥哥约瑟夫也未能如愿当选州长。

  罗伯特苦心教育孩子,一点也不浪费时间

  连吃饭时也要背诵诗歌

  克莉是罗伯特的第7个孩子,她常常回忆起小时候和爸爸在一起的场景,罗伯特在浴室刮胡子的时候,克莉就坐在马桶上看着爸爸,罗伯特刮完胡子穿衣服的时候还经常朗诵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小克莉就在一旁痴痴地听。这是父亲和孩子相处的亲密时刻,也是罗伯特苦心创造的对孩子的早期启蒙教育。

  除了睡觉没有空闲时间

  孩子们童年和父母亲在一起生活的时候,除了睡觉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没有白白浪费掉。吃饭并不仅仅只是吃,它还是背诵诗歌的时间;坐在车上去某个目的地的时间,还可以开个时事辩论会;还有拼写游戏和历史游戏;早饭时间结束后,接下来就是学习打网球、驾帆船、骑马、踢足球等等,所有的活动都有严格的时间安排,好像孩子们参加的是学习夏令营。而且孩子们的教练全都是在专业领域享有极高声誉的名人,比如滑雪教练就是奥运会的金牌得主。放学以后,孩子们的课外活动之一就是到参议院去听议员们辩论。

  大女儿凯瑟琳说:“也许很多人听起来觉得这样的生活非常烦闷,但是我们谁也没有觉得无聊和厌烦。”的确,在普通人看来,整日过这样的生活简直会让人发疯,但是这种岁月孕育出来的人一定不普通——凯瑟琳在家族最艰难的时候努力向上欲重振家威、克莉在哺育孩子时还能创作诗歌。

  但是肯尼迪家的孩子并不能完全赞同他们所受的教育方式。排行老8的克里斯多佛:“这就是我们成长的环境,我们一生下来暴露在世人的关注中,而且我们身边经常围绕着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这对我们有很大的影响,譬如我,从来就不觉得自己有什么能耐。”

  干劲和魄力也遗传自妈妈

  外界提到罗伯特·肯尼迪的妻子爱赛尔的时候,多数只用“善良”这个词来形容,孩子们很是替母亲打抱不平,他们认为他们所具有的干劲和魄力绝对有一部分是遗传自母亲爱赛尔。

  克莉和母亲爱赛尔住得最近,和其他兄弟姐妹一样,她每天都要和妈妈聊聊天,她说:“妈妈总是孜孜不倦地教诲我们,但人们往往只能看到父亲的成就而忽视了母亲的努力,要知道独立抚养教育11个孩子那是多么艰难的事,十年如一日地分批送孩子们上学多么累。母亲从来都不是靠社会福利来养活的人,她总是尽可能地帮助别人,但是她怎么努力也换不回已经失去了的丈夫。”

  如果说肯尼迪家族第三代凯瑟琳他们孩提时的生活就是在学校、旅途和课外兴趣课中来回,那第四代肯尼迪们的生活就不会这么单调了,凯瑟琳和兄弟姐妹给与了他们的孩子充分的自由生活,但同时也继承了父亲罗伯特·肯尼迪致力于传授给他们的魄力和干劲。

  威廉·肯尼迪·史密斯 两次强奸案让他上法庭

  威廉·肯尼迪·史密斯的母亲琼是前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的妹妹,现任马萨诸塞州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是他的舅舅,而威廉本人也是位医生,也是美国国际康复中心的创始人之一。就是这样一个身份显赫的贵族子弟,两次因强奸丑闻闹得人尽皆知,名声扫地。

  1991年,夜总会强奸女子

  第一起强奸案发生在1991年4月。一个晚上,爱德华·肯尼迪参议员带着他的儿子帕特里克和外甥威廉·肯尼迪·史密斯到棕榈滩的夜总会去。他们在那里喝了酒,随后便离开了夜总会。不久,夜总会的一个名叫派翠西亚·褒曼的年轻女子控告威廉在夜总会玩乐的那天晚上强奸了她。警方随后逮捕了肯尼迪·史密斯,同时搜集了相关证据。事发后不久,肯尼迪家族立即斥巨资聘请了两位著名律师出庭辩护,并邀请著名华裔刑事鉴定专家李昌钰加入辩护团。经过李昌钰的论证,陪审团最终一致裁定肯尼迪·史密斯的强奸罪名不成立。尽管最后法庭宣布威廉无罪,但是,媒体的炒作令肯尼迪家族再次处境尴尬。

  2001年威廉曾宣布竞选州议员,但随后他又表示放弃,人们猜测很可能是因为他担心10年的丑闻仍然会影响他的声誉,何况他年轻时还沾染了酗酒、吸食大麻太多的毛病。但热爱肯尼迪家族的人们宁愿相信是威廉认为时机还不成熟,他在等待最好的出击机会。

  2004年,公寓强奸女助手

  可是这个肯尼迪家族的新生代3年后再次辜负了人们对他的期望,2004年威廉又爆出了一则强奸丑闻。威廉被他的一位前女助手奥德拉·朱利亚斯以强奸罪名告上了法庭。

  在提交给伊利诺斯州库克地方法庭的起诉书中,朱利亚斯详细地叙述了一桩发生在5年前的往事。朱利亚斯在诉状中称,在1997年10月到1999年6月间,她一直担任肯尼迪·史密斯的私人助理。1999年1月15日是她23岁的生日,当晚她和3个朋友一起吃晚饭,为自己庆祝生日,其间,并未得到邀请的肯尼迪·史密斯也不期而至。他在席间一直劝她们几个人多喝酒,还爽快地支付了酒水费用。餐后,朱利亚斯和朋友们打算摆脱掉肯尼迪·史密斯,继续到酒吧玩一会儿,没想到,后者又跟着她们来到酒吧。在酒吧里,肯尼迪·史密斯故伎重演,继续为朱利亚斯几人买来大量酒水。当晚11点30分左右,朱利亚斯的几位朋友告辞回家,而朱利亚斯在肯尼迪·史密斯的坚持下,仍然留在酒吧,一直到第二天凌晨两点酒吧打烊。

  据朱利亚斯说,出了酒吧大门,被夜风一吹,她感到有些醉了。这时,肯尼迪·史密斯建议送她回家,她推托不过,二人就上了同一辆出租车。上车后,肯尼迪·史密斯让司机将车开到了他在芝加哥的公寓。这时的朱利亚斯神志还算清醒,她告诉了司机自己家的地址,就在司机准备调转车头时,肯尼迪·史密斯一把将朱利亚斯拉下了车,坚称她喝得太多不能回家。接着,肯尼迪·史密斯连拉带拽地把她带进了公寓卧室。朱利亚斯已经清醒了,她努力反抗,但终于还是被肯尼迪·史密斯强奸了。清晨七八点钟时,朱利亚斯趁肯尼迪·史密斯熟睡时逃出了公寓。

  女助手称沉默是迫于压力

  为了证明自己的遭遇,朱利亚斯在起诉书中还提到了另外两个自称曾经受到肯尼迪·史密斯性骚扰的女同事,其中一个就是当晚为朱利亚斯庆祝生日的朋友中的一位。据称,肯尼迪·史密斯任职的国际康复中心曾经对两人的申诉进行过内部调查,但最终申诉均以失败告终。

  朱利亚斯的诉状递交给法院后,作为被告的肯尼迪·史密斯立刻发表声明予以反驳。他在声明中称:“不幸的是,我的家族和个人历史都让我很容易受到此类指控。”史密斯的一位女助手称,肯尼迪·史密斯当时正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就国际康复中心的工作进行汇报,因此无法接受采访。她同时透露,朱利亚斯曾经向肯尼迪·史密斯索要300万美元未果。但这种说法遭到了朱利亚斯律师奥雷利的驳斥。奥雷利辩解说,虽然他的当事人后来和肯尼迪·史密斯的确又发生过几次自愿的性关系,但第一次事发时,朱利亚斯还只是个23岁的“清纯女孩”,在此之前甚至还没有过男朋友。而且朱利亚斯提出的5万美元赔偿请求也仅够支付律师费和诉讼费。奥雷利说:“这不是为了钱,而是要阻止肯尼迪·史密斯再次做出同样的事。”朱利亚斯本人也在就此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1999年1月16日,我的贞洁被一个我信赖和尊重的人强行夺走,即使我死了也不会忘记。今天,我将威廉·肯尼迪·史密斯告上法庭,只是为了将来不会再有女性受到同样的伤害。”朱利亚斯称,是肯尼迪家族的权势让她一直保持了5年的沉默。目前案情还没有作最终定论。

  本版编译 小西 尘尘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第六届孙子兵法研讨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2004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加息后如何买房还贷
楼虫帮您买楼支招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