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布什将任命赖斯为新的国务卿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7日05:42 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在美国国务卿鲍威尔递交辞呈后数小时,白宫以公布鲍卿辞职信的方式表明,总统布什已经接受了鲍卿的辞职请求。布什政府高级官员15日透露,布什将在16日任命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为新的国务卿。消息一出,美国媒体的第一个反应是美国的外交政策将面临变局,缺少了温和派代表人物鲍威尔,布什政府在第二个任期的外交政策将变得更加强
硬。

  组阁思路挑信任的人

  美国媒体早已预料,赖斯将从幕后策划的“智囊”成为走上外交前台的“主角”。媒体认为,布什选中赖斯,完全体现了布什在第二个任期的组阁思路:只选择自己信任的人。

  早在布什担任得州州长期间,赖斯就是他的对外问题顾问。自从布什入主白宫后,其制定的外交政策几乎全部由身为国家安全助理的赖斯一手主导。媒体认为,赖斯事实上是布什在外交事务方面的老师,布什的外交政策从头至尾都深深地打上了赖斯个人风格的印记。

  身为布什家族的“两代元老”,赖斯工作忠心耿耿、兢兢业业,“没有结婚的她在白宫西翼的办公室里一天24小时随时听候总统召唤”。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私人关系,使得赖斯深受布什信任,而布什也几乎对赖斯言听计从。

  赖斯若上任矛盾不会消

  鲍威尔出任国务卿期间,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的矛盾空前尖锐激烈,部分分析人士认为,这种矛盾并不会随着赖斯的上任而烟消云散,尽管双方之间在理念上的差距和冲突可能会大大减少。

  “这并不是鲍威尔、拉姆斯菲尔德或者赖斯的问题,”和白宫高层关系密切的分析人士普莱特卡说,“国务院和国防部的矛盾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何况现在处于一个混乱的时期,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

  事实上,赖斯和拉姆斯菲尔德之间一直存在着许多矛盾,但并不如鲍卿和拉氏之间的关系那么紧张。部分分析人士认为,当赖斯从幕后高参成为国务院一号人物后,她和拉氏的矛盾就会再次浮现出来,依靠布什对她的绝对信任,这次占上风的将会是赖斯。

  谁来接班副手哈德利?

  在赖斯出任国务卿后,总统国家安全助理这一重要职务就出现了空缺。美国朝野普遍认为,赖斯的副手斯蒂芬·哈德利很可能出任这一要职。

  《纽约时报》的分析认为,由自己信任的哈德利出任国家安全顾问将使赖斯在布什身边埋下一个对自己今后工作非常有利的棋子,在白宫的决策圈中,又会多出一个为赖斯说话的人,一旦赖斯和拉氏或者切尼发生冲突,她将获得强大的“后援”。

  赖斯接任国务卿外交政策更强硬

  在赖斯接任国务卿后,美国媒体和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是美国的外交政策是否会因此出现变化。而《华盛顿邮报》分析认为,赖斯出任国务卿后,美国的外交政策将更加趋于强硬。媒体曾点评道,在外交舞台上,鲍威尔多以笑脸示人,而赖斯的表情一贯是眉头紧锁,这或许显示出两人不同的世界观。

  赖斯和鲍威尔都极力主张推动中东和平进程,所不同的是鲍威尔的政策更加平衡,向以色列施加了更大的压力,而赖斯上台后,压力的天平可能会转移到巴勒斯坦一方。

  在朝鲜半岛核问题上,赖斯同样支持通过六方会谈机制来解决这一问题,所不同的是,她更倾向在谈判的同时积极进行武力准备。

  此外,赖斯比鲍威尔更加相信实力外交。一名欧洲外交官也担心地表示,当他们无法从白宫的正门进入时,他们可以从鲍威尔这扇“侧门”进入,现在鲍卿的这扇“侧门”也关上了。

  国际社会大赞鲍卿

  鲍威尔辞职的消息传出后,世界各国政要纷纷对鲍威尔任职期间在国际事务上做出的积极努力表示赞赏。

  日本首相小泉鲍威尔先生展示出了对我们国家的理解,为增进友谊做出了很多努力。我衷心地对他的努力和成就表示尊敬。

  英国外交大臣斯特劳鲍威尔在世界形势最为艰难和动荡的时期成功实现了从伟大的战士到伟大的政治家和外交家的转变。

  法国外长巴尼耶鲍威尔从不骄傲自大,是真正的外交事务专家。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鲍威尔是一位好朋友。

  德国外长菲舍尔德国与鲍威尔曾经在最困难的问题上紧密合作,建立了十分令人满意的友好关系。

  巴勒斯坦首席谈判代表埃雷卡特鲍威尔赢得了我们的尊敬,他是一位很棒的人,是一位好人。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维他小子
营养健康维他小子
张惠妹
激情火爆性感阿妹
星座炫图
属于你的星座诠释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