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赖斯接任美国国务卿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7日07:59 重庆商报

  有关美国国务卿科林·鲍威尔是否会走人的传言15日终于尘埃落定。白宫以公布鲍卿辞职信的方式表明,总统布什接受了鲍卿的辞职请求。根据美联社等多家媒体的最新消息,布什已决定让自己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康多莉扎·赖斯接替鲍威尔。另据最新消息,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里奇也将辞职。

  赖斯接班更趋保守

  据布什政府高级官员透露,布什将于16日任命赖斯为国务卿,同时还将任命赖斯的副手、负责国家安全事务的副顾问斯蒂芬·哈德利接替赖斯,担任新一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

  此间分析人士认为,赖斯是接替鲍威尔的理想人选,因为赖斯不但已经在布什政府内任职4年,积累了丰富的外交经验,更重要的是她一直是布什的得力助手,与布什保持着密切关系。有关人士认为,赖斯就任美国国务卿后将继续推行布什政府趋于保守的外交政策。鲍威尔写给布什的辞职信仅一页,信上标注的日期是12日。

  白宫发言人斯科特·麦克莱伦表示,现在公布鲍威尔和其余3人的辞职决定并不意味着他们马上就要卸任。按照原先计划,鲍威尔下周还有不少出访任务。鲍威尔说:“我期望在离开前充分履行国务卿的职责。我会一直辛勤工作到最后。”

  鸽派鹰派早有隔阂

  鲍威尔的辞职决定虽然来得突然,但却并不意外。有关他不会陪布什干满第二任的传言在华盛顿官场上流传已久。

  作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军人出身的鲍威尔却是本届政府中稀有的“鸽派”,因此与副总统切尼和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等“鹰派”人物早有隔阂。

  在一系列国际问题上,鲍威尔都主张通过谈判和接触解决,只有在至关重要的国家利益面临危险时,美国才应该通过武力来解决,一旦动武,就应该以压倒性的力量实现明确的目标。这已被媒体标注为“鲍威尔主义”。但在“鹰派”云集的布什政府,所谓的“鲍威尔主义”并不吃香。尽管如此,军人的天性却让鲍威尔始终不折不扣地执行布什总统发出的指令。

  美高层少了温和派

  虽然在国内高层属于少数派,但鲍威尔的受欢迎程度却不低。

  在阿拉法特2002年3月被以军困在位于拉姆安拉的官邸后,鲍威尔是为数不多的几位探视阿拉法特的外国外交官之一。在阿拉法特去世后,布什发出信号有意推动中东和平,鲍威尔作为执行者本可以有所成就。一些分析人士担心,鲍卿的离去会让美政府温和派的声音更小。

  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长穆萨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时形容鲍威尔是布什政府中“以我们大家尊重的方式工作的”温和派。穆萨的助手胡萨姆·扎基说:“我们希望新任国务卿能够是一个同样了解中东地区的人。”据新华社

  新闻分析

  前景

  《纽约时报》指出,赖斯的诚信度在参议院的听证会上肯定会受到不少质疑。议员们几乎肯定会抓住她在伊拉克战争前起的作用对她进行“拷问”。舆论认为,赖斯在战前既没有提醒布什他们所获得的情报可能有问题,也没有像鲍威尔一样去努力核实情报的准确性。

  优势

  现年50岁的赖斯是布什最信任的助手之一,她能够讲流利的俄语。在外交政策方面,赖斯显然要比鲍威尔更加强硬。此外,赖斯对总统的外交政策思维了如指掌,能够管理在一些保守人士看来总是与总统政策相悖的美国国务院。而鲍威尔明显不属于这样的范畴,因此只能出局。

  挑战

  对于赖斯来说,她的挑战将来自于内外两个方面。一个是布什政府内部的切尼和拉姆斯菲尔德。一旦掌管了国务院,她就不得不正面对待国务院和国防部之间的紧张关系。另一方面,如果担任美国的“头号外交官”,她将如何运用自己的权力,处理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与其他国家以及联合国的复杂关系?据中国日报网

  新闻链接

  中情局内讧两高官辞职

  新华社电美国中央情报局主管国外行动的高级官员卡佩斯和副手苏里克15日提交辞呈,起因是与新领导层发生冲突。

  中情局新任局长戈斯15日发表声明说,卡佩斯和苏里克向他递交了辞呈,一名高级秘密情报官员将接替卡佩斯,负责中情局招募外国间谍和在海外开展秘密行动的工作。戈斯今年9月出任中情局局长后,对中情局工作进行了改革。但有人指出,戈斯授予其带进中情局的亲信过多权力,引起下属不满。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成员哈曼15日批评中情局在戈斯领导下“走向内讧”。(来源:重庆商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维他小子
营养健康维他小子
张惠妹
激情火爆性感阿妹
星座炫图
属于你的星座诠释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