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俄罗斯社会心态扫描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7日11:32 新华网

  俄罗斯《侧面》周刊11月15日一期发表文章,谈俄罗斯社会十年来的心态变化。说与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全盘否定相比,人们对苏联和苏共的认识更趋理性化,怀旧思潮进一步蔓延。多数人青睐平等社会,仅有25%的人愿意生活在自由社会中。这篇文章如下:

  苏联解体、休克疗法、普京新政……俄罗斯的改革之路历经了十多个春秋。近日,俄科学院社会研究所与艾伯特基金会联合推出了名为《今日俄罗斯公民:自我意识及社会理想
》的报告。该报告以1994—2004年间进行的数次大型民调为基础,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权威性。

  价值观念两极分化

  最奇特的变化是,俄罗斯人的价值观正在朝着截然不同的两极发生分化。

  约41%的被调查者认为,家长制更适合于俄罗斯,他们支持社会平等。对政权,他们怀有宗教般的崇敬;对领袖,他们有着很高的期望值,认为他应该严明治国,主持公道,关心民生。这些人被称为“传统派”。

  另有约26%的受访者信奉个人至上原则,具有强烈的个人责任感,希望社会尊重个人自由及发展。此类人被视为“现代派”。

  余下的近三分之一民众属于过渡阶层,但“其中大多数人的想法跟传统派更为接近”。

  苏联情结难以割舍

  民众在接受民调时体现出的浓厚苏联情结令人大吃一惊。与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全盘否定相比,人们对苏联和苏共的认识更趋理性化。

  认为经历苏联解体是“人生悲剧”的俄罗斯人的数量明显增多。不仅老人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众多年富力强的中年人也持同样的想法。他们感到失落的原因是社会经济变革造成了原有“理想支柱的轰然崩塌”。所以,他们中的很多人虽然因私有化改革而受益,但却觉得压力重重。

  如果说在1998年的民调中,怀旧思潮开始初露端倪,那么,目前这种情绪得到了进一步的蔓延。仅有20%的受访者同意以下说法:“在苏联存在的70年间,很少有令俄罗斯人感到自豪的东西。”对十月革命进行褒扬和贬损者的人数旗鼓相当,约为31:26。而对于“苏联共产党欺骗了所有人”的说法,肯定者、否定者和难于判断者的人数之比约为1:1:1。同时,有半数以上的受访者认为,苏联是俄罗斯漫长历史中最辉煌的一页,因为它实现了真正的平等,让普通人过上了殷实的生活。即使是颇受争议的斯大林时期,令人们联想到的也不单是专制和恐惧,还有秩序、爱国主义、国家威信和民族自豪感。

  对于“你最希望生活在哪个历史时期”这一问题,只有16—25岁、26—35岁年龄层的人回答希望生活在目前的俄罗斯。其他年龄层的人的答案五花八门,选择经济严重停滞的勃列日涅夫时期的也大有人在。

  青睐“国家资本主义”

  仅有25%的俄罗斯人愿意生活在自由社会中,而54%的人选择了平等社会。

  主张社会平等的大多数是“传统派”。他们对法制国家的概念相对模糊。三分之二的人认为,优秀的领导人比完备的法律更重要。他们坚信国家会捍卫民众利益,期望通过强权来保障人身安全,而不是获得民主。不少人是共产主义信念的拥护者,或是希望俄罗斯走自由发展之路。“传统派”中,仅有25%的人对市场经济持肯定态度,38.4%的人拥护私人财产不可侵犯,不足50%的人认为企业家是推动俄罗斯发展的新兴力量。

  在众多俄罗斯人心中,理想的经济模式是“国家资本主义”。这无异于是新经济政策的翻版。列宁时期的新经济政策之所以成效显著,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顺应了社会心理。非常有趣的是,无论年龄、世界观、居住地、职业和教育水平的差异有多大,多数俄罗斯人还是习惯于国有制占主体的所有制模式。

  令市场经济倡导者感到绝望的是,近6年来,认为国家主要任务是“成为21世纪世界强国”的人多了一倍,而认为是“建立完备市场经济体系”的人则减少了25%。

  报国意识趋于淡漠

  在怀念昔日大国荣耀的同时,祖国在俄罗斯人心目中的神圣地位却日益动摇。一方面,俄罗斯人固守传统;另一方面,他们对国家的认识更趋理性。大部分受访者都表示,应当居住在自己喜欢的地方,哪怕是异国他乡。这一观点在当代俄罗斯得到了广泛的认同。而认为人只能有一个祖国,应当以国家为重的观念正在悄然弱化。82%的年轻人将个人发展置于为国效力之上。

  社会学家为上述结论感到担忧。他们认为,俄罗斯的经济社会转型并没有完成;新思维需要全方位渗透,而居民的教育水平也有待提高;而这一转型是否能够成功还是个谜。(完)(来源:参编)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维他小子
营养健康维他小子
张惠妹
激情火爆性感阿妹
星座炫图
属于你的星座诠释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