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普尔提高中国银行业评级,改革有助与国际接轨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8日17:27 中国日报网站 | ||||||||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国际金融评级机构标准普尔提高了中国银行的评级,指出中国政府直接或间接的注入资金以及为降低银行坏帐比率而实行的改革措施使中国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有所加强。分析人士指出,中国银行系统的局部改革措施有助于增强风险承受能力,但是要根本解决坏帐问题还需要更深层次的体制改革。 标准普尔星期三发表的2005年亚太地区银行业展望报告把中国银行业信誉评级由“非
标准普尔金融服务评级部门主任汤普森对媒体表示,中国大陆银行的坏帐率从去年的45%下降到目前的30%。今年以来,中国银行系统在进一步降低银行金融风险方面又采取了新的措施,其中包括10月份引进的鼓励海外资本购买国内银行坏帐的新政策。这项措施使四大国有银行中位居第二和第三的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的坏帐风险大为减轻。汤普森预计,今后两年中国银行系统的坏帐率会缓慢但稳步下降,有可能达到20%。 中国银行系统的大量呆帐和坏帐是过去国有经营模式遗留下来的产物。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商学院副院长章家恩教授说:“中国银行系统坏帐的根源很类似其它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状况,银行系统对风险的评级没有一个有效的、客观的标准。” 经有关部门批准,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准备通过在海外上市和向外国投资者出售股份来筹集资本,提高资金注入,冲销银行内的呆帐坏帐。业内人士估计,如果进展顺利,这两家银行将分别筹集数十亿美元,跻身于全球资本市场最大的融资交易行列。政府希望通过此举,把银行改造成风险驱动型银行,而不是国有企业寻求廉价资本的被动来源。 美国利哈伊大学经济学教授弗兰克·甘特尔在谈到中国金融改革措施时表示,中国银行业走向国际市场的举动令人鼓舞,但是这项措施能否实现中国官方的目的还有待观察。他说:“把中国银行推到国际交易市场或把外国资本引入中国银行系统将会增加银行贷款决策和帐户的透明度,是一个好消息。” 中国银行已经开始对近25万名员工进行重组,要求几乎所有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重新申请职位。据报导,这次人员重组将在2005年第三季度之前完成,其主要目的就是为海外上市和向外国投资者出售股份扫清道路。 卡尔加里大学商学院副院长章家恩教授非常钦佩中国银行系统的改革力度,认为中国银行的全面人员整合表明银行系统决心提高人员和管理素质,为中国银行系统与世界金融体制全面接轨做准备。这也是中国决心从人员管理方面从严审批贷款、提高风险承受能力的一个举措。 但是美国利哈伊大学经济学教授甘特尔却更看重中国银行体制方面的改革。他表示,中国清理银行的呆帐坏帐,提高人员和管理方面的素质,这些改革在短期内可能会起作用,但是要使银行真正走向商业化的道路,还需要更深层次的改革。他说:“银行必须具有不把资金贷给陷于经营困境企业的强烈动力。如果不从体制上根本解决这个问题,国有银行还会出现各种政策性或国家倾向性的贷款。除非中国改变政治文化,改变银行管理体制,否则同样的问题将会在几年之内重新出现。”(梅辛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