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特使眼中的中东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0日09:39 解放日报

  王世杰,1936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镇海。1954年考入当时的中国人民大学外交系(今外交学院),后被国家选派到国外学习阿拉伯语。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当过参赞。1990年开始,先后任中国驻巴林、约旦和伊朗的大使。2002年,被任命为我国首位中东问题特使。

  与阿拉法特先后4次会面,两年时间里5次出使中东……王世杰,这位我国任命的首位
中东特使,风雨几十年,与遥远的中东结下了不解之缘。昨天,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主办的“当前中东局势及其发展趋势”研讨会间隙,这位老者向本报记者娓娓道出他眼中的中东。

  “阿拉法特是个顽强的人”

  不久前,王特使赴中东亲历阿拉法特葬礼,目睹了巴勒斯坦人的悲恸。其实,送了阿拉法特最后一程的王特使,与阿拉法特有着长久的友谊。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在叙利亚,王世杰与阿拉法特开始了较深较长期的接触。在他眼里,阿拉法特不但是巴勒斯坦解放事业的领袖、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还是个意志和生命力都非常顽强的人。

  王特使告诉我们,他几次见到阿拉法特,都在其位于拉姆安拉的官邸。“官邸周围都是废墟,进门就看见垒着高高的沙包,一副临战的样子,因为随时有受到以色列军队袭击的危险”。一生都在为巴勒斯坦事业东奔西跑的阿拉法特,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就被限制在这么个狭小的空间里。三年失去自由的生活是其身体急剧恶化的重要原因,但显然并没有摧毁他的意志,因为在与其最后几面中,王世杰仍能听到老人一如既往的爽朗笑声。

  “各方支持让我感动”

  执行特使使命,有困难、有感悟,更有感动。

  几赴中东,王世杰看到了巴勒斯坦人民的悲惨处境——没有国家,无家可归,也感到了执行使命的艰巨,因为巴以之间矛盾太尖锐,在很多问题上互不相让。

  在老外交官眼里,解决问题的方式似乎与中国人所说的“和为贵”相通,“只有在联合国有关决议和‘土地换和平’原则基础上,阿以各方以和平而不是武力、合作而不是对抗、兼容而不是排斥的精神,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弥补多年冲突带来的创伤。”

  虽然促和有难度,但作为一名中国的特使,在各国受到的礼遇和支持也是让他最感动的地方,“由于中国的外交官工作的原则是主持正义,我们在所有的国家都受到热情隆重的接待,非常有幸能代表国家执行这个使命,也的确看出我们国家的影响在日益增强。”

  解决问题要知难而上

  王世杰认为,阿拉法特离去可能会带来某些转机,但解决问题难度仍相当大。

  王大使认为,巴以和谈成功与否,取决于双方的妥协,而对于和谈的关键两方巴以,都很难再作出实质性的大让步。对以色列而言,由于在力量上具有绝对优势,在谈判中肯定会维护其利益的最大化;在巴勒斯坦方面,后阿拉法特时代将是集体领导,但阿拉法特都没有作出过的让步,新一代巴勒斯坦领导人又岂敢轻易越雷池一步?

  虽然前路曲折,但作为一位情系中东的老外交官,王世杰还是衷心希望,在巴以双方、阿拉伯人民和以色列人民的努力下,在国际社会的支持下,多年的冲突能有一个公正合理的解决。本报记者杨立群成珞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驻伊美军围攻费卢杰
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世界杯预赛国足VS香港
歌手江涛涉嫌携带毒品
车市“小鬼”当家?
今冬采暖季节实用攻略
新北京规划为宜居城市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