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中国医疗队在博茨瓦纳直面艾滋病魔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6日10:18 新华网

  直面艾滋病魔——记博茨瓦纳中国援外医疗队 (记者 任海军 陈瑶)

  非洲的博茨瓦纳是全球艾滋病感染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弗朗西斯敦则是全国艾滋病发病率最高的城市,而仰加奎医院又是这座城市艾滋病人最密集的地方,该院90%以上的病人都是艾滋病患者或病毒携带者。然而,来自中国福建的援外医疗队员,在这个堪称世界上艾滋病最猖獗的高危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以惊人的勇气、精湛的医术,展示了特殊环境下
中国“白衣天使”的独特风采。

  无所畏惧

  仰加奎医院是博茨瓦纳第二大医院,主要负责博北部地区疑难重症患者的治疗工作。这里目前共有19名中国医务工作者,他们是福建省1981年以来向博派出的第十批援外医疗队的一部分。医疗队另外23名队员在首都哈博罗内玛丽娜公主医院工作。

  与我国其他援外医疗队员不同的是,援博医疗队员们不仅为语言和工作上的压力所困扰,而且还要面对另一种更大的压力,那就是随时可能感染艾滋病。

  众所周知,血液传播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作为医护人员,他们更清楚,通过医疗器械接触感染艾滋病毒的概率为千分之三。而两年多来,在仰加奎医院工作的19名队员中,绝大多数都曾被医疗器械刺伤过,有的甚至被刺伤多次。这在队员们心理上投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由于艾滋病使人体免疫力急剧下降,患者常患上结核病等并发症。在仰加奎医院,结核病人十分常见,这对医护人员的健康形成了新的威胁。在该院工作的两名古巴医务人员就因此感染了结核病,其中一名男护士因患脑结核而不幸变成了痴呆。

  队长蒋忠实说:“在这里,结核病还是次要的,艾滋病毒猛于虎。队员们的心理压力非常大,天天担心感染艾滋病。”

  令人敬佩的是,队员们承受住了这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坚守岗位,救死扶伤,没有一人在艾滋病魔前退缩过。蒋忠实说:“援外医疗队员的使命、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不允许我们退缩。”

  信守承诺

  2002年12月26日,医疗队部分队员外出途中遭遇车祸,两名队员不幸遇难,六人重伤,其中最严重的是当时的医疗队队长徐法松。他身体多部位严重创伤,内脏大出血,生命垂危,急需输血,而事发地离最近的城市有几百公里。我驻博茨瓦纳大使林迪夫果断决定向博方租用急救飞机,及时将血浆送到现场,才挽回了他的生命。他后来被送回国内,经过一年多的治疗,才得以逐渐康复。

  徐法松是厦门市中山医院眼科主任。在博茨瓦纳,他每天要与艾滋病患者或病毒携带者近距离接触。车祸受伤后,他完全有理由提出留在国内,远离艾滋病,但他今年毅然返回了博茨瓦纳。他说:“一个人应该信守对国家的承诺。我应该再来,把这件事情做完、做好。这也是对自己的磨练。”

  返回博茨瓦纳不久,在车祸中与死神擦肩而过的徐法松再次面临严峻考验。8月3日,他在为一名艾滋病毒携带者做角膜异物剔除手术时,不慎被接触过该患者的针头扎破手指。他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但他异常冷静,迅速用力挤压创口,尽量使可能存在的艾滋病毒随血液排出体外,并用酒精消毒,然后,若无其事地继续给病人做手术。

  徐法松已服用了一个疗程的抗艾滋病药物,即将接受复查。结果只有两种可能:阴性或阳性。“我准备面对任何结果。”他平静地说。

  声名远播

  来自福州市第七医院的方越秀是队员中唯一的中医医生,其针灸技术在弗朗西斯敦声名远播,就连所在医院的医护人员也慕名而来,排着队等候她的诊治。

  当地医院手术室护士长患有周期性偏头痛,在内科治疗了几年,一直未见好转,痛苦不堪。后来,她试着让方越秀用针灸治疗。没想到,方医生只给她扎了四次针,就治愈了她的顽疾。她对中国针灸大加赞扬,经她传播,方医生的名声更大了,求医者接踵而至。有的要求用针灸减肥,还有人要用针灸戒烟,在他们眼中,这位外表柔弱的中国女医生简直无所不能。

  艾滋病引起的末梢神经痛等神经系统疼痛是当地常见的疑难病。对这些病痛,方越秀的银针也有奇特疗效。当地一对患有艾滋病的夫妇,一边服用政府免费提供的抗艾滋病药物,一边接受她的针灸治疗。经过几次针灸,疼痛明显缓解。

  一位在当地行医的英国医生得知后,主动上门,要求跟方医生合作,探讨中医在治疗艾滋病方面的作用。

  快人快语的方医生说:“虽然这里环境艰苦,但能为非洲人民解除病痛,同时又能传播祖国的传统医学,作为一名中医,我真的感到自豪。”

  一个顶仨

  博茨瓦纳医护人员严重短缺,仰加奎医院也不例外。在这里,中国医生成了许多科的栋梁,像方越秀这样一个中国医生撑起一个科的现象并非个别。

  来自厦门市中山医院的杨芳裕就是仰加奎医院神经外科唯一的医生。他一人至少承担了三个人的工作量。就在记者采访他的当天下午,他就收到了医院的25个传呼,或要求接诊病人,或要求解答病人的问题,忙得他焦头烂额。

  更引人注目的是,中国医生的到来,使仰加奎医院神经外科医疗水平显著提高。以往,神经外科的大病一律要转往南非治疗,现在这种状况已得到根本改变。不仅如此,杨芳裕大夫还成功地完成了脑膜瘤全切除手术、脑室内肿瘤全切除手术等多项高难度手术,受到院方的称道。

  来自福州市第二医院的张碧清是医疗队副队长,负责驻仰加奎医院医疗点的工作,更是仰加奎医院不可或缺的人物。这里的B超、CT和普通放射科3个科室总共只有他一个医生。他一年365天都上班,下班后也随叫随到,忙的时候,每天要在技术人员协助下处理普通放射及各种造影100多份,不停地在几个科室之间穿梭。今年上半年,他回国休假期间,这3个科室均无法正常运转。

  仰加奎医院院长马占尼把张碧清当作该院医生的典范。每当有人抱怨值班过多、工作辛苦时,他就让抱怨者去跟张碧清比一比。

  苦中有甜

  艾滋病的威胁、超负荷的工作、清苦的生活、远离亲人的孤寂,这一切并不是医疗队员们异域人生的全部内容。相反,苦中亦有甜。他们时时体验着承担重要使命的神圣感、创造工作业绩的成就感和提高业务水平的充实感。

  仰加奎医院的中国医疗队员们大多是40岁以下的年轻人,在国内时都是各自单位的业务骨干,来到博茨瓦纳后,人人独当一面,实践机会增多,操作能力明显提高。今年38岁的杨芳裕不久前为一位73岁的女患者做了大脑凸面脑膜瘤手术,不仅干净利落地摘除了肿瘤,而且病人的蛛网膜无丝毫破损。而一般情况下,此类手术或多或少都会损伤蛛网膜。他说,这次手术成功主要是因为自己在这里多次主刀,经验越来越丰富。 当地还有许多国内少见的病例,是医学研究的难得素材。队员们个个都是有心人,工作之余,收集素材,刻苦钻研,屡有收获。此外,队员们还承担了教学任务,经常为当地医生举办讲座。

  仰加奎医院院长马占尼对中国医生们的高超医术和敬业精神赞不绝口。他说:“中国医生都是专家。我们这里很容易招到医生,但不容易聘请到像这些中国医生一样既高明又敬业的专家。(完)(来源:参考消息特刊)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故宫等景点门票拟涨价
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自己建房开发商靠边站
图集:中外豪宅大比拼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