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教科书就该笑着读(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3日10:48 潇湘晨报
教科书就该笑着读(组图)
教育就该让孩子面带微笑

  如果你是一名家长,可能正眼看着孩子的成绩一天天下滑却苦于缺少时间与老师沟通。

  如果你是一名学生,可能正面对枯燥无味的教科书而难以体会学习的乐趣。

  如果你是一名教师,可能正因为校长的治校无方而难以施展拳脚。

  面对教育的疑难杂症,3名美国人正试图把创新的技术和理念引入校园,期待以此激发学生、家长和教师三方的新活力。

  乔伊·哈基姆

  让孩子微笑着读历史

  你知道么,毕达哥拉斯不但是古希腊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和哲学家,他在“时尚”方面也是一名“开路先锋”。在旁人身着长袍时,毕达哥拉斯特立独行地改穿长裤。相信,很少有教科书能收录进这样的历史趣闻,但乔伊·哈基姆就在新教科书《科学的故事:亚里士多德领路》中做到了。

  “古老而新鲜”

  “我上学的时候讨厌学历史。”现年73岁的哈基姆坦言,她把厌学的原因归咎于枯燥无味的“坏教科书”。哈基姆认为,历史教科书的内容应该“古老而新鲜”。在她的历史书中,一些正史鲜有提及的有趣内容让不少孩子学会了微笑着读历史。比如,哈基姆告诉孩子们,亚里士多德不满意老师柏拉图死后没把学院让他继承;高喊着“我发现了”的阿基米德除了发现浮力定理之外还发明了不少别出心裁的武器;柏拉图不但学识渊博,还有个“宽肩膀的男孩”的外号。对此,孩子们回报以由衷的喜爱,不少看过这种教科书的大人也点头称赞。据统计,哈基姆所著教科书迄今已大卖400万册。其中,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十册的《美国历史》正在全美各州数以千计的课堂上使用。

  孩子们给书稿打分

  事实上,哈基姆既非科学家也不是历史学家。她的灵感源于明尼苏达州大学的一份教育研究。这项研究结果显示,孩子们从文字报道中获取的信息量比从书本上获得的多出40%以上。哈基姆当过教师,也曾在《弗吉尼亚向导报》担任编辑,这份双重经历让她把目光投向了教科书领域。与以往教科书不同之处在于,哈基姆的作品不单纯罗列事实、数据,而是以人物、故事为主线。为了真正写出“孩子们的教科书”,哈基姆在书稿还未付梓前先去征求读者的意见。她雇请当地的孩子们仔细阅读教科书的草稿,按照个人感受给不同章节“打分”:等级B代表枯燥(boring),等级G代表很好(good),等级NC代表不清楚(notclear)。在第一手资料上,哈基姆重新修改定稿,自然能够迎合孩子们的口味,让更多孩子能对教科书爱不释手。

  也有质疑之声

  当然,孩子们说好的同时,哈基姆也听到了来自评论界和教育界的质疑之声。一些评论家认为,书中的一些内容有欠准确。佛罗里达州一所学校就不得不于2002年把哈基姆所著的《美国历史》“请”出了课堂,原因是一名家长抱怨书中关于越南战争的观点“过于自由”。对此,哈基姆应对说,“我已经努力做到客观公正,并觉得有责任不把个人偏好写进书中。”但她认为,写给中学生们的教科书理应包含对立的观点和复杂的内容。

  “他们的头脑可比成年人灵活多了。”哈基姆说,绝对不能低估孩子们的认知能力。哈基姆目前正在丹佛市的家中忙着编写科学系列的第三本教科书。她要在书中向孩子们展示爱因斯坦和量子论“有趣”的一面。

  布拉迪·基斯

  让“家长会”

  随时随地

  “硅谷不该对城市中心视而不见。”这是布拉迪·基斯的宣言。为此,他也的确把新技术带到了城市的校园里。基斯坚信,为家长与学校创造良好的沟通环境将推动教育的进步。但是,并不是每个学生的家长都有能力与教师保持畅通交流,对那些奔波于两三份兼工的家长们而言就更不现实。因此,基斯于2001年联合EPOS教育软件公司开发了一项名为“帮助家长参与进来”的计划,旨在通过电话和因特网为家长与教师架起一座沟通桥梁。

  迄今为止,这项计划已吸引了纽约城内29个学校的3.4万名学生和家长“参与进来”。通过这个沟通网络,家长可以从中获悉孩子们的家庭作业、课程的安排以及表现的优劣。这个网络还会及时通报家长们,自己的孩子是否逃学,以及学习成绩怎样。即使家中没有电脑,家长们照样能够参与其中,系统软件会帮助家长把计算机内的信息“翻译”为人声,再把声音信息收录进计算机。“您所需要的就是一刻钟的时间和一部付费电话。”基斯说。

  “帮助家长参与进来”计划带来的改变是显而易见的。

  基斯计划,“帮助家长参与进来”计划下一步将致力于帮助学生沟通更为顺畅。“我希望有电话的人和有电脑的人能互相交流。”基斯说。在他眼中,这项连接家长、学生、教师三方的网络俨然就是一个“交谈启动器”:高效沟通,由此开始。

  乔纳森·施努尔

  “为新学校培养新校长”
教科书就该笑着读(组图)
乔伊·哈基姆三十多年前,乔纳森·施努尔可不是个校长办公室的“常客”。当淘气的同学屡屡被叫去校长室时,三年级的施努尔已经利用业余时间去幼儿园做“小看护”。如今,38岁的施努尔对教育依然热情不减。不过,“校长室”却变成了他最爱去的地方。早在2000年,曾担任克林顿政府教育顾问的施努尔与4个同伴携手创办了“为新学校培养新校长”。四年来,这所非营利性机构已成为全美最大的城市学校校长招募和培训机构。施努尔的目标是,在未来10年内向美国中小学提供2000名优异的校长,以此帮助美国教育界度过即将到来的“校长荒”。

  无可否认,校长是一项颇具挑战性的工作。据施努尔调查,美国今后5年内将有40%学校的校长退休,寻找并留住优秀的校长已经成为美国城市不少社区学校的燃眉之急。然而,施努尔要的并不是单纯补缺那么简单。在他眼中,美国大批普通家庭甚至贫困家庭的孩子值得拥有“最出色、最睿智的领袖”。“我们认为最重要之处在于,要坚信任何背景的孩子有朝一日都能达到高水平。”因此,他和同伴们开始了繁重的“寻找”和培训。他们从2600名具有两年从教经验的申请人中遴选出150名最具“优秀校长潜能”的候选人。这150名精英还需要悉心学习大量课程,从管理到财政必须无一不通。此外,他们还必须到学校亲身实践一年,接受“实战”辅导后才能最终“出炉”。

  迄今为止,纽约、芝加哥和孟菲斯市已接收了一批施努尔“校长学校”的毕业生。更令人振奋的是,这些三分之二属于有色人种和女性的精英校长上任以来,所在学校学生的平均成绩均告上升。

  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