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在拉姆安拉目击阿翁葬礼:一场葬礼 一份厚礼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5日13:52 新华网

  阿拉法特

  “在拉姆安拉采访的半个多月里,无数次看到有人黯然神伤、潸然泪下,听到有人放声高喊、号啕大哭,亲身感受了阿拉法特的病情是如何牵动着巴勒斯坦人。阿拉法特,这个为了巴勒斯坦解放事业奋斗一生的战士,用一生的时间换来了人民对他的爱戴!

  阿拉法特下葬后的第二天,一位巴勒斯坦诗人曾这样写道:这样一场葬礼是巴勒斯坦人民给予这个75岁老人的一份独特的厚礼,一种至高的荣誉!也许,这才是这场葬礼的最好解释。”———新华社驻耶路撒冷记者 魏建华

  低沉的哀乐、白色的挽联、默哀的人群、整齐的仪仗队……11月12日下午驱车前往约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阿拉法特官邸的路上,记者脑海里浮现的是这样的景象。当然,记者也在思忖:作为深受巴勒斯坦人爱戴的领袖,阿拉法特的葬礼到底会是什么样子呢?

  接下来目睹的一切却大大出乎我所料!那此起彼伏的枪声、高声嘶喊的人群、四处弥漫的浓烟,还有人潮中不断挥舞的国旗和阿拉法特画像……一切都彰显着这位领袖人物葬礼的独特。

  【等待】 “阿拉法特回来了”

  站在阿拉法特官邸大门正对的土坡上,放眼望去,3000平方米的官邸大院早已是人山人海。老人们拄着拐杖,妇女们抱着孩子,小伙子们头戴与阿拉法特相似的黑白相间方格头巾,或手中挥舞巴勒斯坦黑白红绿四色国旗,或高举阿拉法特画像,将整个官邸连同官邸前一条200米左右的通道挤得水泄不通。

  下午2点30分,伴随着空中传来的阵阵轰鸣,两架直升机渐渐出现在人们视野中。当飞机从一座3层楼房上空飞过时,早已占据房顶的人们都站了起来,朝着飞机伸出手臂,对他们领袖的“回归”表示欢迎。其中,有一人双手举着一面宽大鲜艳的巴勒斯坦国旗,来回挥舞,与刚刚飞过的直升机构成了一幅完美的画面。

  这时,远处枪声大作,时断时续,时疏时密,似在宣泄心中的悲痛,又似在通知所有人:阿拉法特回来了!伴随着枪声,官邸四周升起了焚烧轮胎的黑色烟雾,空气中很快就弥漫着浓重的橡胶味。看到载有阿拉法特灵柩的飞机慢慢降落,地面上的人群沸腾了。“阿布·阿玛尔(阿拉法特的别名)!阿布·阿玛尔!”呼喊声此起彼伏。激动的人们纷纷向着直升机降落的地方涌去,一度将事先用黄色和白色油漆标明的直升机降落地点占据。

  此时此刻,浓烟、枪声、呼喊声以及不断涌入的人流似乎将整个官邸的气氛推进到了极点,濒临一触即发的边缘。

  【送别】 “让我替你去死”

  飞机降落,阿拉法特的灵柩被抬出舱门。看到心爱领袖的灵柩,人群终于爆发了:“阿布·阿玛尔回来了!”呼喊声一浪高过一浪。

  情绪失控的人潮波涛汹涌般向灵柩涌去,整个官邸地动山摇。人潮中,几面巴勒斯坦旗和几幅阿拉法特画像犹如海面上的船帆,随波起伏,卫兵们最后不得不开枪警告。正在这时,官邸东北面的一处围墙在外面人群的挤压下轰然倒地,泛起一阵灰尘,随之而来的是更多人的涌入,如洪水泄闸一般。

  灵柩每到一处,都会有无数只手臂伸过来,希望摸一下阿拉法特的灵柩,向他们心目中的民族之魂作最后告别。灵柩每前进一步,都显得万般艰难。灵柩过处,哽咽声、号啕声、呼喊声汇成一片。

  “阿布·阿玛尔,让我替你去死!”人群中,一位50多岁的老人控制不住自己悲伤的情绪,泪如雨下,痛哭声撕心裂肺;一位全身素裹的妇女挤出人群,疾步冲到不远处的矮墙边,面墙而泣,身子因哽咽而剧烈地颤抖;一位30多岁的中年男子因伤心过度,突然晕倒在地,旁边几个人立刻把他抬出人群,推上了早已停在官邸附近的救护车。

  专程赶来为阿拉法特作下葬前祈祷的耶路撒冷穆夫提(伊斯兰教领袖)带来了取自耶路撒冷阿克萨清真寺的泥土,并将之轻轻撒在了阿拉法特灵柩上。随后,士兵们一边痛哭流涕,一边将早已装进塑料袋的泥土洒在墓穴中。墓穴由洁白的“耶路撒冷石”砌成,面朝圣地麦加。10年前,当阿拉法特结束长年流亡生活回到巴勒斯坦时,曾热泪盈眶,伏地亲吻巴勒斯坦大地,表示永不离开。而今,就在墓地不远处的官邸围墙上,赫然写着:阿拉法特回来了,再也不会离开!

  【怀念】 “谁能带巴难民回家”

  第二天凌晨1时多,再次来到官邸,发现这里依然灯火通明,不时有人进出。官邸内阿拉法特简陋的墓地前堆满了花圈,墓穴上的花圈和鲜花已堆起了1米多高。很多人就近席地而坐,点起了蜡烛,为他们心目中的英雄守灵。

  在墓地前,记者碰到了前来为阿拉法特守灵的哈桑一家三口。哈桑34岁,现在巴内政部工作。“没有人会忘记,阿拉法特矢志不渝,为巴勒斯坦解放事业奋斗了半个多世纪;他流亡多年,躲过了不计其数的明枪暗箭;他妻离子散,被困于断壁残垣近3年却壮志不移……”说起阿拉法特的生平,哈桑如数家珍。说话间,他双眼直盯着记者,仿佛要把这些话都刻到记者脑子里去。

  哈桑还说这么多人自发前来参加阿拉法特的葬礼本身就说明了很多问题。“阿布·阿玛尔深受人民的爱戴,他的地位没有人能代替!”

  事实的确如此。没有人组织,可阿拉法特的葬礼却聚集了至少5万人之多;没有人讲演,但此起彼伏的呼喊声却撼人心弦,催人泪下;没有人强迫,可记者采访过的巴勒斯坦人个个口中总是亲切地称阿拉法特为“阿布·阿玛尔”。

  两天后,记者离开拉姆安拉前顺便到一家巴勒斯坦人家里去采访,这家的主人是20世纪60年代被以色列从海滨城市海法赶到拉姆安拉的一位60岁老人。谈到阿拉法特的病逝,老人长叹一声说:“除了阿拉法特,谁还能带领那些流亡他乡的巴勒斯坦难民回家?”老人说,他的两个哥哥和一个妹妹至今生活在黎巴嫩的难民营里。1948年,当以色列建国时,阿拉法特曾向巴勒斯坦人许诺,一定会带他们重返家园。

  目前,在中东地区居住着大约350万巴勒斯坦难民。对他们来说,没有工作机会,没有国籍,生活异常艰难。但巴勒斯坦难民们没有放弃回家的希望,他们要返回父辈和祖辈们出生的地方,尽管那些村庄可能已不复存在,或是住满了陌生的以色列人。(魏建华)

  记者手记

  14天“守候”

  新华社驻巴黎记者 陈俊侠

  阿拉法特10月29日飞抵巴黎治病,11月11日病逝。短短14天,巴勒斯坦少了一位可敬的领袖,中东局势亦为之大变。记者常驻巴黎,有幸见证了一段历史,也为阿拉法特的人格魅力深深打动,许多人的眼泪将成为永不磨灭的记忆。

  14天中,许多人不远万里来到医院为阿翁祈福,其行感人至深,其情催人泪下。14天的守候,记者并未亲眼见到阿翁,却已被他的人格魅力打动,并逐渐理解这位老人对巴勒斯坦解放事业的意义。多日采访,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们来这里不是要给他(阿拉法特)力量,我们需要他给我们力量。”这些来自中东、北非、欧盟各国甚至美洲国家的普通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心声:中东和平需要阿拉法特。

  采访期间,诸多镜头令记者久久不能忘怀———

  镜头1:11月4日晚,上百名群众前往医院为阿拉法特祈福。一名5、6岁大的小女孩带着祭祀神灵一般严肃的表情,专心致志而又小心翼翼地点亮蜡烛并将它们摆放在阿拉法特像前。

  镜头2:还是11月4日,阿翁病情恶化。当晚,几百名阿拉伯民众赶到医院,以点蜡烛、贴画像、摆鲜花、打横幅、挂国旗、写祝福语等方式祝愿阿拉法特“挺过难关”。这一夜,人们在默默流泪。哭过之后,他们重拾信心,一边鼓掌,一边高喊“阿拉法特活下去,巴勒斯坦会胜利!”———声音响彻云霄。问其用意,他们说,昏迷中的人其实能听见周围的声音,外界多一分鼓励,阿翁就多一分希望。

  镜头3:一天,法共总书记玛丽—乔治·比费亲到医院门口对阿拉法特表示支持,记者们蜂拥而上采访。此时,一个严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请尊重这个地方,你们把鲜花都踩坏了!”———一位中年男子为维护阿翁像前的鲜花不惜直斥多名记者。这位名叫马希德的阿尔及利亚人事后激动地说:“就算法国总统来,他也不能踩坏大家给阿拉法特敬献的鲜花。”

  镜头4:守候在医院门外,遇到三位来自奥地利和美国的犹太人,他们不讲法语,英语也讲不好,但语言障碍没有阻挡他们表达心意———中东和平需要阿拉法特,犹太民族需要与阿拉伯民族和平共处。

  

  阿拉法特向以色列伸出橄榄枝 呼吁结束流血冲突

  巴方称重启巴以和谈的大门已经打开 [组图](来源:新闻晨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