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媒体精选:西方媒体热评中国经济发展让人惊叹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4日09:53 金羊网-新快报

  连续多年高速、平稳增长的中国经济,这些年来几乎已成了西方媒体涉华报道的永恒主题。尽管其中不乏在肯定中国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也掺杂着惊叹……但就总体而言,西方媒体有关中国经济发展对全球经济影响的评价是客观的。岁末年初,美英德等西方国家媒体有关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展望和评价,读来尤为让人回味。

  一条苏醒的巨龙震动世界

  《金融时报》拿破仑关于中国“潜力”的说法是正确的。他建议大家让中国沉睡,“因为一旦她醒来,将震动整个世界”。然而,他一定无法想象中国将以怎样的方式来改变世界。如今,结果一目了然:自从实行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已经征服了世界,不过用的并非军队而是工厂。中国的年度经济增长率连续多年超过9%,逐渐崛起为一个贸易大国。无论怎样评说它给制造商们带来的震撼和惊愕都不算过分。2004年,人们开始感受到这种力量的全貌。数以亿计的低收入工人和每周1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促使贸易飞速发展,对全球石油、矿产、货币和股票市场产生了影响。中国令亚洲小虎黯然失色,同时压低了制造业产品的价格———沃尔玛超市里售价29美元的DVD播放机就是这一进程的缩影。由于中国人口极为庞大,因此中国的快速崛起不像上世纪70年代的韩国或是上世纪80年代的新加坡那样只是令人赞赏(人们对中国的飞速崛起抱有复杂的感情)。对于正在尽力适应目前这种形势的中国的竞争对手来说,代表着规模和速度结合的中国的飞速发展几乎只有用“恐怖”二字来形容。一些分析人士怀疑中国这种如脱缰野马一般的经济增长是否会使发达国家的保护主义抬头,而且是否会对世界贸易体系构成威胁。幸运的是,中国对于其贸易伙伴来说既是威胁也是机遇。与东亚国家以前的“经济奇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正在开放其国内市场,而且没有凭借保护性贸易壁垒来打造一个超级出口大国。尽管与美国之间有庞大的贸易顺差,但由于中国大量的原材料进口和从亚洲国家大量进口这些国家所制造的元件和机械,因此从总体上看,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处于平衡状态。而且,由于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有一半以上是外资厂家生产的。

  缅因州感受中国经济影响力

  《今日缅因报》现在,很难看到哪个公司敢嘲笑中国工业或扬言这个亚洲国家在它眼中不值一提。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经济的磁场。中国去年一直在吸纳原材料———木材、石油、钢铁、水泥和金属———以满足其白热化经济增长的需要。它还为大量寻找低成本生产基地的美国公司提供了选择余地。向中国出口是一种非常诱人的想法。中国有世界最庞大的消费群———13亿人口。一些分析家预计,中国经济将在几十年内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中国作为一个经济超级大国的崛起已经开始。

  阿拉斯加从中国经济受益

  《阿拉斯加商业杂志》毋庸讳言,中国的经济和政治进步给亚洲邻国乃至全世界带来了重大影响。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突飞猛进,1993年至2003年间平均每年增长9%。中国经济的增长和现代化转变为阿拉斯加带来了广阔的出口机遇。阿拉斯加过去10年的对华出口额徘徊在1亿至1.5亿美元之间,去年大幅度上升,头九个月同比增长了60%。据估计,整个2004年的对华出口额将达到2.5亿美元。中国将取代加拿大首次成为这个州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应当指出的是,阿拉斯加与中国的经贸联系并不局限于商品出口。阿拉斯加的公司还向中国输出技术知识、参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及服务部门的其它活动。随着美中两国间的贸易、旅游等交往日益扩大,阿拉斯加的地位势必也会提高。阿拉斯加应当大力拓展与中国的贸易联系。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新兴市场,与之加强贸易和投资联系的机遇不容忽视。

  中国带动去年全世界经济的景气

  《德国金融时报》2004年第二个增长的动力来自中国。中国的繁荣带动2004年全世界经济的景气。在中国的投资持续旺盛。原先担心的生产过剩的现象并没有出现。尽管如此,政府积极限制贷款,以防止企业过度迅速的增长。中国的活力几乎影响了全世界。对日本而言,2003年底来自中国的需求是如此旺盛,使得日本在历经10年的经济不景气之后,经济增长首度快过美国。甚至是欧盟国家也在2004年上半年得以增长。德国的外销在2004年有9%的成长。对中国的外销甚至达两位数。在历经三年的经济萧条之后,德国2004年全年的经济成长和去年比较增长1.7%。(晓健/编制)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电影《天下无贼》公映
杨振宁登记结婚
健力宝事件资本谜局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经济适用房该怎么买
精彩家装图片选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