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专访:边缘作家的“多元化思考”――记荷兰华人作家林湄和她的新作《天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4日10:29 新华网

  新华网布鲁塞尔1月3日电专访:边缘作家的“多元化思考”――记荷兰华人作家林湄和她的新作《天望》

  新华社记者田帆

  新年将至的荷兰鹿特丹,在当地颇有名气的海洋乐园,林湄终于坐在了记者的面前。
桌上,是一壶清茶。窗外,是冬日欧洲少见的阳光。

  林湄的个头并不高,人过中年后的她身材保持得相当不错,一丝不苛的短发更透出几分明快和干练。不过,林湄并没有想象中历经沧桑后的沉静与恬淡,言行间洋溢着性情中人的热情与执着。或许,正是这种个性,使得她在走过了人生的几次曲折后,依然能够在文学的道路上不懈追求。

  林湄生于福建福清的一个华侨世家。时代的大潮曾将豆蔻年华的她推向了浪尖。由于带头到农村插队锻炼,她被树为了“红标兵”,并在各地巡回做报告。但是,“文革”的冲击很快埋葬了她的大学梦,并让她初尝人生的苦涩。

  1973年,不甘受命运摆布的林湄由上海移居香港。但婚姻的不幸,谋生的艰难,让林媚对人生有了刻骨铭心的感受。不知是天意,还是偶然,林湄进入了香港的新闻圈,让她可以重拾年少时对文学的爱好,其间更以一部遍访中国学者名家结集而成的《文坛点将录》跻身于名记者之列。

  1989年夏,试图寻找新天地的林湄来到了欧洲,并最终移居荷兰。在海外进行中文创作,实在需要有耐住寂寞的勇气。但是,林湄并没有放弃。短短几年间,林湄先后创作并出版了多部中长篇小说和3本散文集。在采访中,林湄特意向我展示了她的手心,两道浅浅的伤痕清楚地写着笔耕的艰辛:那是多年握笔写作造成肌肉粘连的结果。

  不过,林湄是开朗而乐观的。“我自愿选择孤独,选择寂寞。”“文学本身便是孤独的。因为,人只有在孤独与寂寞中才会去思考。”由长江文艺出版社10月份推出的50万字长篇小说《天望》,可能便是林湄对东西方文化、对人类命运思考的一个结果吧。

  所谓天望,意即天人相望。这部小说以荷兰庄园主弗来得的传道生涯及其与妻子微云悲欢离合的情感发展为主线,交织出一幅世纪之交的欧洲社会生活图画。在这幅历史画卷中,作者将视线主要放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了在欧洲的中国移民的真实生活,另一方面展现了欧洲现代化社会的病态景象。

  谈起这本10年磨一剑的新作,林湄的自信便一览无余。她说,要写好这本书是不容易的,需要作家有跨越东西方的丰富的人生经历。我在中国受过完整的教育,又在西方社会生活了十余年,这种独特的经历对拓展我的视野,有很大的帮助。换句话说,只有所谓的“边缘作家”,才能写出这本书来。

  林湄是这样解释边缘作家这个概念的:“我既不完全属于东方,也未完全融入西方,可以说是生活在东西方的边缘。”人在边缘,就有了距离,而有了距离,才容易去观察,去思考。在接受采访时,林湄一再强调了思考的重要性,她说,这本书融入了她对多元文化的思考,对世界的思考、对人类未来的思考。她甚至宣称,“要读懂这本书,必须边读边思考”。

  林湄说,《天望》这本书,既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自传体小说,也不同于一般的移民小说。她在关注东西方文化冲突、碰撞、相互接纳和融合的同时,更注重人的精神归属问题,也就是要寻找“灵魂”的家园。《天望》所表达的,是一种对人类整体命运的终极关怀,体现的是一种对人的生命价值和生存意义的探讨。

  采访结束后,林湄执意邀请记者到她家小坐。那是一座3层的小楼,位于鹿特丹港区一处环境优美的小区里。实际上,林湄本人便与她的荷兰爱人组成了一个东西方融合的家庭。正如林湄所言,家庭的和谐需要“爱与宽容”,而人类不同文化的相处,人与自然万物的相处,又何尝不需要“爱与宽容”呢?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电影《天下无贼》公映
杨振宁登记结婚
健力宝事件资本谜局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经济适用房该怎么买
精彩家装图片选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