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生活周刊:印度洋海啸-4小时的生死时速(2)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6日17:32 三联生活周刊 | ||||||||
科学视野中的海洋、地球和灾难 地中海-中亚地震带在西部由亚速尔群岛向西与大西洋海岭相连,东部经地中海、土耳其、伊朗、巴基斯坦、中国西南部、缅甸,向南至印尼,并与环太平洋地震带会合。
环太平洋地震带在东部北起阿留申群岛,经阿拉斯加、北美西海岸、直到南美的智利;西部由阿留申群岛向西,经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日本列岛,此后分成两支,一支南下经马里亚纳群岛、加罗林群岛到伊里安岛,另一支向西经琉球群岛、台湾岛、菲律宾、印尼,在伊里安岛与前一支会合后,继续南下,经所罗门群岛、斐济、汤加直至新西兰。 日 本〉〉 世界上绝大部分地震发生的地方,滕吉文院士认为,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区域。据1700多年的资料统计表明,全球有记载的破坏性较大的地震海啸约发生260次,平均六七年发生一次,其中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的地震海啸约占80%,发生在地中海区的约占8%,而在日本列岛及其邻近海域发生的地震则占太平洋地震海啸的60%。 日本是世界上遭受海啸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 1498年9月20日,日本北海道曾出现最大波高20米的地震海啸,并侵入内陆2公里,造成2万人丧生; 1792年5月21日,日本有明海附近的山崩引起的海啸,最大波高达50米以上,死亡15000人; 1883年8月27日,印尼冀巽他海峡因火山喷发引起海啸,最大波高35米,死亡36000多人; 1933年3月3日,日本三陆外海地震海啸,最大波高24米,死亡3000人,海啸横越太平洋直到南美的智利均受到影响。 安克雷奇〉〉 1964年3月28日,美国阿拉斯加最大的城市安克雷奇发生地震,震中位于城东130公里左右的海湾,震动持续了4分钟。阿拉斯加南岸的悬崖也滑入海中,地震引发的海啸随之而来,巨浪的高度达到了70米。100多人在这场灾难中丧生,地震和海啸给安克雷奇乃至整个阿拉斯加造成的经济损失惨重。 太平洋中脊〉〉 “再经过2亿年的漫长地质运动,中国东部将与美国西部联合在一起,太平洋将会消失”,马宗晋院士描述了未来世界版图的一种可能,他的依据是,现在的欧亚板块以每年1个厘米的速度相对向东运动,美洲板块向西运动,澳洲板块以每年10~12个厘米的速度从南往北运动,北极板块和阿拉斯加板块则向南运动。虽然现在太平洋板块仍在以每年10个厘米的速度相对向西北运动,但已经不是向西冲击的运动,而是后退式的俯冲,海底正在逐渐缩小。 智 利〉〉 1960年5月23日,智利沿海地区发生一次接连不断的大地震,最大震级里氏8.4级,引起海啸最大波高为25米,造成900多人丧生,损失5.5亿美元。这次海啸产生的能量波及整个太平洋,美国夏威夷61人死亡,伤282人,损失近亿美元。在地震22小时以后,海啸波传至日本依旧造成巨大灾害。 洋 脊〉〉 这条绵延的中央海岭体系,比其两侧的海洋盆地一般要高出1000~3000米,总面积约占海洋面积的1/3,达1亿多平方公里。由北冰洋开始,呈S型穿过大西洋中部,绕过非洲的“好望角”与呈Y字型的印度洋中脊的西支相接。北上的印度洋中脊,进入亚丁湾和红海后,又与“东非大裂谷带”相连。印度洋中脊的东南一支,向东延长,又与太平洋的海隆(海底隆起部分)相接。东太平洋的海隆穿过加利福尼亚湾,直插北美西部,而北冰洋中脊,经过南折,最后没于西伯利亚之下,远达贝加尔湖。 洋 脊〉〉 1956年,美国的尤因和希曾两位海洋学家提出,在世界大洋洋底贯穿着一条64000公里的中央海岭体系,比赤道还要长出近24000公里。它位居海洋中间部分,如同大洋地壳的“脊梁”,故被称为“大洋中脊”。按照赫斯的海底扩张说来解释,大洋中脊是地幔对流上升的地方,地下两股相背而行的地幔对流体上升相遇后,使地壳拉裂,地幔物质上涌,形成岩石圈板块。在中央海岭的轴部,火山、地震频繁,使地幔上部物质不断上涌,冷却固结成新的大洋地壳,以后涌出的热流又把先前形成的大洋壳向外推移,自中脊向两旁每年以0.5~5厘米的速度扩展,不断为大洋壳增添新的条带。 印 尼〉〉 中科院马宗晋院士分析,此次印尼地震海啸的深层原因,是由于菲律宾板块与印度板块之间发生挤压,前者相对向西运动,后者相对向北运动,两个板块之间的作用不是一个水平方向上的作用力,能量的释放方式将更为复杂。滕吉文院士描述,挤压之后会产生强大的扭转力量形成漩涡状的岛弧,相对而言,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的挤压形成的是相对平直的岛屿链。从美国地理测量局公报的资料看,地震区域的断层,主体走向为南北向,间或有西北-东南向小断层,显示出该区域存在侧向扭曲的力量。 [上一页]  [1]  [2] 相关专题:印度洋地震海啸造成重大伤亡 声明:本稿件为《三联生活周刊》独家提供新浪网,如需转载请与《三联生活周刊》或新浪网联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