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中国记者赴巴勒斯坦报道大选:前线日记(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8日10:09 新华网
  2005年1月9日,巴勒斯坦将举行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选举,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国际观察》栏目派新闻观察员张郇、栏目主编陈耀文赴巴报道此次大选。

  1月4日,两人从北京出发。5日,他们发回了《前线日记》。

  2005年1月5日15:25于拉马拉 《国际观察》主编 陈耀文

  来自前线的第一篇日记先由我来开写吧!我们的观察员张郇还在睡梦里。为了今后几天的工作,我就不谦让了。这一天实在是太累了。房间很冷,风的呼啸声把我唤醒。没有桌子,也没有椅子,电源插口的位置也不合适。为了赶时间,就着膝盖,先开写吧。很渴,房间没有水。为了不惊动张郇,忍着吧。
中国记者赴巴勒斯坦报道大选:前线日记(组图)
图001

  (图001)这是我在前线拍摄的第一张照片。

  北京时间2005年1月4日13:30,我和张郇从北京起飞。执行国航CA931航班的波音747飞得不错,十多个小时后,我们在明媚的阳光里降落在德国的法兰克福机场。这里与北京的时差是7个小时,当地的时钟显示是下午四点多。

  从这里我们要乘坐德国汉莎航空公司的飞机飞到以色列的特拉维夫,起飞的时间是六个小时以后。为了节省体力,我们想在机场里面找一个可以睡觉的旅馆,问了半天,服务人员把我们支到一个地方,进去一看是个类似于VIP休息室的地方,三个小时每人收费13欧元,也就是相当于130块钱人民币。惨的是,这里并没有床铺,也就是几个单人沙发。我俩一致觉得不值。于是回到一个咖啡厅,这里可以抽烟,我俩都是老烟鬼。张郇有些感冒,为了工作,不敢马虎,他吃了比平常剂量大得多的药。

  好容易熬到时间,我们俩上了飞机就赶紧睡觉。刚睡着,机上服务又把我们吵醒了。这段航程飞了三个多小时。当地时间1月5日的3:30左右,特拉维夫到了。

  可能有细心的人在算我们的时间?解释一下,这里的时间和北京是6个小时的时差。这个时间,我们没有惊动当地已经联系过的同行,而是在机场喝咖啡等着。5:40我俩上了出租车,开始往耶路撒冷赶。其实还有更便宜一些的巴士,但我们没有选择,为的只是个安全。这里的情况很复杂,有经验的人告诉我们,那里人多哪里就有危险。

  拍摄上面的这张照片,是我俩到了新华社驻耶路撒冷记者明大军租住的公寓以后。一放下行李,我就惊呼“真美”。照片是从明大军的房间隔着玻璃拍的,当时风很大,我试着开了一下窗户,太冷。照片拍的是耶路撒冷西区的一个角度,拍摄时间是2005年1月5日早晨6:30。需要特别说得是,在明大军这里,我们吃到了茴香馅儿的饺子。尽管很困、很累,味道还是好极了。

  (图002)吃了饺子,和北京联系过,我们原本的计划是睡一会儿。张郇都已经躺下了,我和明大军正聊天,电话响了,新华社的摄影记者高学余和他的妻子在电话里说他们马上要赶到拉马拉去。本来,我们计划在耶路撒冷办理完以色列方面的记者证件后再赶往拉马拉,听说有顺车,我马上叫醒睡了不到十分钟的张郇。这时,国内传真的介绍信也到了,于是我们马上又出发了。在车上,高记者和他的妻子耐心地给我们介绍窗外的景物,由于车开得快,加上我是第一次来,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只好胡乱拍了几张。这张片子是拍的耶路撒冷老城的一角,从光线看那面该是东方。
中国记者赴巴勒斯坦报道大选:前线日记(组图)
(图003)

  (图003)车上,高学余记者给我们讲了一些安全常识。比如:开车的时候不要距刚离站的公共汽车太近;在大街上即使看见装满钱的包也不要动,警察来了也不会动,而是引爆它。听着这些话,我心里怪怪的,转头看张郇,一脸的坦然。张郇在2001年的时候,和水均益等人来过一次这里,经验显然是有一些的。这张照片拍的是耶路撒冷老城的新城门NewGate。
中国记者赴巴勒斯坦报道大选:前线日记(组图)
(图004)

  (图004)汽车驶进约旦河西岸,我们看见了大片新建的犹太人定居点。这些定居点都建在乱石岗上,周围也没有什么绿化,由于离得太远看不清楚里面是否住有居民。这时,我们前面行使着一辆白底黑字牌照的轿车,高记者顺便给我们介绍了这里汽车牌照的知识:白底黑字,以CD字母打头的是外国使馆的车,CC打头则是外国领馆的车;黑底白字,是以色列军方的车;黄底黑字,是以色列老百姓的车;白底绿字,是巴勒斯坦的车。为了安全起见,新闻媒体在这里都在车前车后和两边贴上了大大的TV字样,为的是减少被袭击的概率。
中国记者赴巴勒斯坦报道大选:前线日记(组图)
(图005)

  (图005)画面里是一段正在修建的隔离墙,我们的车是在巴勒斯坦一方行使。这一路看过来,为修隔离墙,以色列确实是投入了巨大的财力和精力。在连绵起伏的山岗上,修建隔离墙的工程也绵延着,基础的开挖有些像我们大家都见过的山区公路工程,但是,隔离真的是一劳永逸的解决矛盾的办法吗?
中国记者赴巴勒斯坦报道大选:前线日记(组图)
(图006)

  (图006)进入拉马拉有两个以军设立的检查站,照片上是其中一个。这也是供比较高级别车辆通过的检查站,车辆和人员相对比较少。检查站的规定很严格,那边的军人不招手示意,再高的级别也要等着,否则,后果很难说。画面里那辆联合国机构的车,不是也在乖乖地等着吗?这个距离有50米左右,就这50米,有时候可能要等好几个小时。新华社的高学余记者说,最长的一次他等过4个小时。不全是因为车多,以军士兵的心情也是很重要的。一般情况下,这里不允许拍照。
中国记者赴巴勒斯坦报道大选:前线日记(组图)
(图007)

  (图007)靠近以军士兵之前,高记着提醒我,一会儿我和他们聊天的时候你抢着拍照片吧。还能聊天?原来,新年前我们中国的唐家璇外长访问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时候,通过的就是这个检查站,那天,因为级别高,士兵破例允许高记者拍摄了一个以军士兵的照片。今天,高记者是来给他们送照片的。果然,高记着递上照片以后,尽管照片上的人不是他俩,这两个士兵还是很开心,和高记者聊了好半天。这两个士兵,一个是俄罗斯的犹太移民,一个是土生土长的犹太人。从长相上,我没有分清哪个是哪个。
中国记者赴巴勒斯坦报道大选:前线日记(组图)
(图008)

  (图008)一路走来,还算顺利。托老天的福。一路上在下着霏霏细雨,气温只有5--6摄氏度的样子。已经进入了我们未来几天的主战场,我们尽管很困很乏,心里确实极度兴奋的。新华社的同行们已经为我们预订好了一家不大的小旅馆,Retnohotel,这个旅馆距巴勒斯坦总统府,也就是现在的阿拉法特墓地步行也就十分钟的路程。其实,拉马拉本身就没多大,没有明确的界限,主要的建筑群占地面积方圆还不到两公里。旅馆虽小,床位十几张,条件和国内的小招待所差不多,收费确和北京的三星级不相上下。没办法,谁叫这里是拉马拉呢?
中国记者赴巴勒斯坦报道大选:前线日记(组图)
(图009)

  (图009)这就是张郇观察员和记者陈耀文。细雨中,寒风里,俺俩将在这里并肩作战。

中国记者赴巴勒斯坦报道大选:前线日记(组图)
(图201)

  (图201)1月5日的下午匆匆写完日记,连看一遍的时间都没有,就赶去网吧回传。一出门,我和张郇傻了:大风大雨,还有大雾。时间不等人,况且还有很多事情要办,我俩只好冲进雨中。从旅馆借来的两把伞一出门就被大风吹“散”了一把,走了没几分钟我们两个就全被雨水浇透了。按照旅馆老板说的地址,没有找到网吧。雨太大,街上飞驰的汽车不时把污泥浊水溅向我们,除此之外,没有人搭理我们。情急之下,钻进一家看起来比较豪华的宾馆,装着打听房价,请人家替我们叫了辆TAXI。这张照片就是在出租车里拍的。阿巴斯的照片在拉马拉的大街上随处都能看到,尺寸比小巴尔古提的都要大。
中国记者赴巴勒斯坦报道大选:前线日记(组图)
(图202)

  (图202)这就是阿拉法特的总统官邸。由于雨太大,为了设备的安全,我在车里随手拍下了官邸的大门。在无数的电视画面里我见过这里,今天走到跟前,我无法判断这是官邸的那一边。就在这里,我们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记者贺金哲会合,抛弃奔驰出租,上了贺记者的宝马。顺便说一句:奔驰和宝马,在拉马拉是很普通的车。
中国记者赴巴勒斯坦报道大选:前线日记(组图)
(图203)

  (图203)国际台的贺记者刚到耶路撒冷几个月,在北京也是刚拿到驾照。她在车上一直对我们道歉,说自己对拉马拉的路不熟。我们的下一个目标还是网吧。七拐八拐,网吧没找到,却发现了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的新闻部。在拉马拉采访,没有新闻部核发的记者证是寸步难行,我们将错就错,先去办证吧。
中国记者赴巴勒斯坦报道大选:前线日记(组图)
(图204)

  (图204)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新闻部的办证官员是个漂亮的女士,听说我们是中国中央电视台的记者,一脸微笑,一片热情。看见我的相机对着她,立即摆了一个pose配合我。进入巴勒斯坦采访的外国记者都必须到这里报到,不知这位madam的美丽打动过多少Reporter。
中国记者赴巴勒斯坦报道大选:前线日记(组图)
(图205)

  (图205)在巴勒斯坦采访,首先要有下面的蓝色记者证,这个证件的有效期是一年,一般的场合都可以出入,而采访这次的民族权力机构主席的选举,还要增加一个证件,就是照片上面黄色的那个,这个证件可以出入投票站,也能参加自治政府的新闻发布会。
中国记者赴巴勒斯坦报道大选:前线日记(组图)
(图206)

  (图206)阿拉法特去世以后,巴勒斯坦的民族权力机构主席的选举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们在新闻部看到的连续几天的报纸上,选举的新闻都占到很大篇幅。从报道的数量来看,阿巴斯的消息比较多。在新闻部的办公室里,张郇抓拍到了这个瞬间。
中国记者赴巴勒斯坦报道大选:前线日记(组图)
(图207)

  (图207)办完证件,天已经黑了。国际台的贺记者婉言拒绝了我们请吃晚饭的邀请,因为担心不安全,把我们送到新华社驻拉马拉记者王浩的驻地后,冒着大雨赶回耶路撒冷了。尽管只有十几公里的路程,因为这里是巴以地区,因为路上有荷枪实弹的以军士兵,我们虽然相识不到两个小时,我和张郇还是有一些担心,但这担心我们又无法说出口。我们自己知道,记者,是一个没有办法同情的职业。

  原以为利用新华社的宽带网线发邮件该是件很简单的事情,没想到我们自己带来的手提电脑因为杀毒软件忘了升级,接上去便被著名的“冲击波”病毒给攻击了。一身冷汗,在还没有捂干的衣衫下嘶嘶直冒,最大的担心是,我们招来的病毒把新华社拉马拉记者站的局域网也给攻击了。新闻大战即将打响,作为中国最大的通讯社,新华社如果不能从这里发出消息,我们的罪过可就大了。

  9张照片,我和张郇折腾了两个多小时,尝试了我们掌握的各种办法,在我们俩被饥饿折磨得没有了斗志后,我们言败了。1月6日,在央视国际和新浪网上刊登的,最终只有4张照片,那是我和张郇的过错。

  当地时间1月5日21时,在国内的亲人们梦乡温绵的时候,踩着泥水,我们俩坐在了拉马拉此时还营业的一家餐厅。不用说,是阿拉伯风味的。吞下第一口蘸着霍姆斯酱的大饼的时候,我俩相视而笑。算一下,我俩已经14个小时没有吃东西了。把照相机架在对面的桌子上,我俩又记录下一个并肩的影子。

  其实,这又有什么呢?记者,就是这么干的,也都是这么干的。 (央视国际)

  (来源:央视国际)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