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海啸过后普吉岛透出生机(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8日15:47 新民晚报
海啸过后普吉岛透出生机(组图)
海啸过后普吉岛透出生机(组图)
  夜深了,几家歌舞厅里已经开始传出卖力的演唱——海啸过后普吉岛透出生机

  本报特派记者任湘怡卫蔚文本报特派记者雍和摄

  泰国人阿利坐着车在街道上缓缓而行。街道的一侧,没有一家店铺开张。推土机铲起带有衣物鞋袜的花花绿绿垃圾,几位工人正在整修一间亭子……傍晚的阳光洒在街道上,偶尔有几位金发的行人对着这些拍照。

  如果在电视上看到这些场景,也许会有人认为这里是一个正在兴建的、无名的小镇。

  可这里却是一个几乎无人不晓的度假胜地——普吉岛,阿利的家乡。

  当地人不愿看海啸碟片

  灾难发生的时候,阿利在离开沙滩很远的地方。那毁灭的20分钟,他是后来才听说的。如今普吉的市面上开始出售一种碟片,记录的是海啸冲上沙滩的过程。阿利没有买,他不想重温这一刻。海啸之后,他曾开车到受灾更严重的攀牙府,在那里,他拍了照片,画面中满目疮痍。

  不过,如今的普吉岛,如果不是海滩边混浊的沙子,如果不是地面上残留的几摊污水,如果不是路边挤成一团的电线,普吉岛巴东海滩这一带,已经看不出它曾被吞到大海肚子里的惨状。“当地人重建家园的速度,让我敬佩。”中国卫生救援队成员、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实验室副主任陈悦说,他和队友们见证了灾后普吉岛的更新速度。

  穿短裤逃生的分文不收

  卫生救援队下榻在普吉岛一座叫“假日皇冠”的酒店中。酒店海拔45米,是当地地理位置最高的酒店。中国驻泰国大使馆为卫生救援队选住所的时候,担心海底余震,特意选了个安全的酒店。

  酒店董事主席陈志强,老家福建,是在南洋的第三代华人。父亲年轻时到马来西亚发展,而他30岁来泰国,从此定居在普吉岛。

  他这家酒店,海啸后3天内接待了1000名需要帮助的人。他交代员工,房间和大堂,让给受伤需要休息的;其他客人,分散安排到停车场、酒店后山,就在露天住宿。“那些只穿一条短裤就跑来的人,我是不收分文,钱这个词提都不会提,想也不去想。”陈志强说,不过很多人离开酒店后,陆续把钱汇过来。

  陈志强今年69岁,肤色淡棕,只有五官的轮廓,流露出淡淡的中国血统。

  前几天当地政府发起一项清理沙滩的活动。上千名当地居民、外来游客卷起袖子参加。陈志强也去了,在大太阳下劳动了半天。那天,他生病,喉咙完全说不出话,因为疲劳。

  中国卫生救援队的上海医生,“聘”了一位义务导游兼翻译林大智。这位林先生,在普吉岛开着珠宝店,有200多辆车,平时出租给游客。灾难发生后,这些车,都用来供当地政府紧急救援用。

  华人拿“财产”让人分享

  普吉岛有10万华人。华人企业进行的商贸往来,是当地主要的经济力量。华人开办着酒店、旅行社、珠宝店、纪念品店。而“工业总会”的入会企业,80%以上也是华人企业。陈志强自己,就同时拥有着“普吉省工业总会副主席”、“泰南酒店工会副主席”等头衔。

  海啸发生,华人财产受到了一定的损失。“可是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自保,而是如何让别人来分享自己的资源。”上海医生朱仁义说。

  陈志强明天白天的行程是,参加普吉省工业总会与泰国财政部官员的会谈,商量捐献物资的事情,比如华人免费向灾民提供水泥、建材。

  中国卫生救援队的医生走访居民点时,陈志强一有空就会陪着去。医生们感动之余不免有些好奇。

  “我这么做,是因为感动。”陈志强解释,“这次海啸,华人受到的伤害并不轻。中国政府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派出医疗人员,来帮助其他国家的人,我身为华人,非常自豪。”

  100多年前,来自江西、福建等地的中国人来到泰国普吉打工,成为当地第一代华人。如今,会说一口泰语的陈志强心中认定,普吉岛是华人帮助开发、建设的。

  早年的华人,在这里从事的是锡矿开采业,后来锡的矿藏量少了,价格也低了,人们才转行开始开发旅游业。陈志强的酒店建造于1990年,当时普吉岛只有100多家酒店。

  如今,全岛400多家,80%以上是华人开的。

  “海啸之后,中国卫生救援队到达附近的库拉布里,又是最早的国际救援队伍。普吉岛的发展,我们华人作出了很大的贡献。”陈志强说。

  机场大厅难觅游客身影

  从位于半山的假日皇冠酒店看下去,远近的灯光在陈志强身后的黑夜中闪烁如天上繁星。“这里已经萧条了。”他有点惋惜地说。

  和海滩平行的第二条大街上,夜市灯火通明,皮肤黝黑的居民摆摊卖各种当地食物。每一个街边酒吧都只有几个客人。23时左右,一家挨一家开得密密麻麻的外币兑换点就已经都打烊了。当地人说,以前这些兑换点不到凌晨不休息。那时的大街上,摩肩接踵的全是游人。全普吉岛30万常住人口,而游客数量400万。

  这“萧条”的情景,从普吉岛机场就开始露出征兆了。机场大厅没有一个游客的身影。“以前每小时都有飞机过来,现在一天只有三四班航班。”机场工作人员拉萨姆亥说她很担心。

  美国人罗伯特·博汉姆站在街头等人。这是一位以东方为家的西方人:真正的家在香港,普吉是他的第二个家。可是,这第二个家前不久被毁了。在那场灾难中,他的一个朋友也永远地离开了。罗伯特指着夜幕中一幢20多层的大楼说,那是他去年下半年买下的,打算投资开酒店。可是海啸一来,旅游业跌到谷底。罗伯特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收回成本。

  “旅游会恢复的。”小个子阿利倒是信心十足。他也是华人第三代,因为流着中国的血脉,用泰文当拼音学会了说中文。他做导游时,接中国的团,发挥中文的优势。阿利说,有的游客海啸后第二天就去潜水了,还有的欧洲客人,为了表示对普吉岛人的同情,已经组织了旅游团过来。“我们需要时间。”阿利说。

  深夜的普吉,几家歌舞厅卖力地放着音乐。震耳欲聋的音乐,充满了希望。

  (本报普吉岛上午专电)

  被海啸破坏的普吉岛街道,在短短的10天后又开始亮起来了。马路上川流的汽车让灾后的普吉又有了生气

  新西兰游客对普吉岛的迅速恢复深表赞叹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