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浪人物专题 > 正文

美国著名文艺评论家苏珊-桑塔格逝世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1日11:29 国际先驱导报

  “文化,严肃文化,是人类尊严的一种表达。”——苏珊·桑塔格

  让旁观者替她去死

  桑塔格锋芒犀利的文化与社会批评,以及对良知与正义的不懈追求,使她成为美国乃至全世界知识分子的楷模

  【作者】刘禹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在印度洋发生地震海啸的间隙中,传来了苏珊·桑塔格在纽约逝世的消息,为将尽的2004年又增添了一抹阴郁的色彩。桑塔格长期为血癌纠缠,但疾病并未将她拖入消沉与被动的生存挣扎中。相反,仿佛有种更为清醒的意识使她看到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迫切使命。

  中国读者的静默

  对桑塔格来说,这种自我确认的使命,由她如此谦虚、坚定、真实地履行着,因而似乎成了她与生俱来的品质。自从40年前,31岁的桑塔格发表了自己的第一本批评文集《关于“坎普”的札记》(举世闻名的《反对释义》即在其中),无论在书斋里,还是奔波在世界各地的穷街陋巷或战争废墟上,她都不知疲倦又实实在在地维护着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价值观:信仰普遍正义,承担对弱者的责任,支持多元文化,追求国际团结。

  作为一个文艺批评家,苏珊·桑塔格的名字十几年前便为中国知识分子熟知。但当时能看到的汉译文章也仅止于西方文论选中的《反对释义》节译本而已。因其碰巧投合了时代思潮,苏珊·桑塔格成了人们口头上和文章中一个重要人物,虽然这个名字只被简化为一个“反对释义”的代名词。

  直到1999年,这种情况才略有好转,在一些文化理想主义者编译的实验艺术丛书中,出现一本苏珊·桑塔格的《论摄影》。此前,桑塔格在中国学界基本是缺席的。2004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一套三本的批评文集,但被《中国青年报》评为2004年“十大被忽略图书”。这些简单的静默,便是桑塔格在中国的命运。也许,从前想看她书的那群读者如今有了其他要务;或者,作为时髦的诱惑,她已经过时了。

  她的批评始终“在场”

  作为“时代的在场者”,桑塔格总是讨论时政。对刚发生的事件或刚出版的图书,她确实有着令人感兴趣的时髦一面,但她更本质的特征可能是过时的,甚至是古老的。那就是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和良心。这使她在世界面前采取了一种绝不旁观的态度,这也仿佛给了她一种超人的能量。即使在她最为缺席和被忽略的时期,我们仍能不时通过媒体看到她的名字和活动。

  前些年,中国学术界讨论过一次“批评的缺席”。所谓“批评的缺席”指批评界对文坛上出现的丑恶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或有些文化名人为了蝇头小利,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影响,胡吹乱捧某些一目了然的糟粕。

  这一现象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即使其地位已是国际级的,其在真实世界里能起的作用仍是有限和不可预知的。于是,“一切都是许可的”——虚无主义价值观乘虚而入。但桑塔格并不因此放弃批评的义务,相反,她尽量让自己置身局内,使“批评在场”。也许,截取一些她的生活片断最能说明这些问题。

  行动中的一生

  1973年,作为安东尼奥尼的电影《中国》剧组成员,在上海一家医院的手术室,桑塔格是变换焦距、拍摄特写和报道快照的人。这件事被她记录在自己的《论摄影》中《影像的世界》一章里,并对中国当时影像中的意识形态特征进行了独特的解析。同一年,曾拍摄电影《意志的胜利》和《奥林匹亚》的德国导演里芬斯塔尔出版了自己在非洲某地的摄影集《最后的努巴人》,桑塔格针对其中透露的可疑信息和周遭的普遍默认,撰文《“迷人”的法西斯》表达自己鲜明的态度和立场。

  1983年,在伍迪·艾伦的《泽里格》中,桑塔格客串演出她自己,在这部反思犹太民族的自省之作中亮出了自己的观点。

  1993年,在科索沃战争期间,桑塔格多次出入萨拉热窝,在战火中率领当地剧团演出贝克特的名剧《等待戈多》,她的这种行为被某些人认为是表演。其实,如果去除这个词后天获得的、某种人们共知的道德贬义,这一说法没有错误。这种表演不但可取,而且令人肃然起敬。事后她对此次演出的追忆性评述,使我们看到这次活动包含的普遍意义。

  1998年,好莱坞时尚的女权主义摄影师莱伯维茨在策划自己的摄影集《女人们》时,桑塔格为之撰写前言,借此揭露了女人影像作为消费品的历史和现实根源。

  2004年夏天,人们不时地在各种媒体上看到美军虐囚丑闻。我们又看到她对此的批评,这距她逝世只有几个月时间了,而她仍然思路清晰,表达严谨,立场鲜明,认识深刻,其中许多论断未被大众传媒充分认识到。

  “文学批评的帕格尼尼”

  苏珊·桑塔格一生的行为可谓五花八门:除了写书、演讲,她还做过摄影师,拍过电影,在别人的电影客串角色,排话剧。凭着一个充分成熟的知识分子的责任和良心,面对险恶棘手的情况,她不但观点鲜明,还会让自己置身事件中心。

  桑塔格放弃“旁观者清”的优越视角,在事件进展中,一旦认准了,她就会置身局内、奋不顾身地利用自己的名声和地位影响事件的结果,在当时当地产生实效。而之后她在自己的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批评性回顾,亦绝非一般的经验之谈。她尽量挖掘晦暗深处的真相,因其思维技巧的精确和深刻,有人把她喻为“文学批评的帕格尼尼”。

  其实,无论桑塔格奥妙的理论还是她大胆的实践,一直有个统一的宗旨:维护她的信仰——“文化,严肃文化,是人类尊严的一种表达。”值此浅薄之风畅行之际,苏珊·桑塔格的言行无疑让我们看到了高尚价值的存在。

  【链接】苏珊·桑塔格部分作品

  桑塔格1933年生于纽约,毕业于芝加哥大学,80年代任国际笔会主席,是当代西方重要的文学家和批评家,曾被誉为“美国最智能的女人”。主要作品有理论著作《反对释义》《论坎普》《论摄影》和《激进意志的形式》等,以及长篇小说《恩人》《火山情人》等。

  使桑塔格蜚声文坛的不是小说,而是行文优雅缜密、精神自由不羁的文论。她被看作与西蒙·波娃和汉娜·阿伦特齐名的西方当代“新知识分子”。尤其在美国反恐战争打响之后,71岁的桑塔格更频频现身,以一贯的直率尖锐展开时事评述直至病危,其中以《论对他人的折磨》最为著名。(沈绿)

  [1]  [2]  [下一页]

  相关专题:新浪人物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