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联合早报》评当代中国电影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9日09:58 中国日报网站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新加坡《联合早报》近日刊登文章《透视电影里的当代中国》,对中国当代电影进行了评价。2004年12月28日是电影的109岁生日;而中国电影则将在2005年度过她的第100个寒暑。百年的风雨飘摇,及对开化民智的殷切需要,使中国电影无可避免地一再与政治、时局挂钩。从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左翼及抗战电影,至解放后到文革前的中共政治宣传片,不难勾勒出大陆电影从对“旧秩序”的反叛精神,过渡到一元化(即艺术服膺于革命)的发展路径。

  开创新格局上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促使北京政府逐渐对文化艺术松绑,也为中国电影开创新格局、步向百花齐放而铺路。从此,电影与老百姓思维的个人化、环球化并肩前进,让商业电影人不再避忌对市场收益的追逐;而主旋律电影也“变脸”以更内敛、更贴近民生的形式出现。在改革之初,先有第三、四代导演执导文革伤痕电影。除了直书文革悲剧的影片之外,也出现了一批背景设在后文革电影,描写受文革所害的两代人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经济边缘的挣扎。例如,《人到中年》(1982)里的夫妇,就是典型的被文革革掉“花开堪折”的青春,待到改革开放时却只能“无花空折枝”的知识分子。改革开放在80年代逐渐改变了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不过,在当时,城市尚未高度市场经济化,而农村似乎仍有追上经改步伐的潜能。《野山》(1985)叙说一个精明的农村妇女走在知足于温饱的丈夫前头,开拓自己的事业。这种颠倒男尊女卑的隐喻性描写,预示了整个中国社会正走向以财富论英雄的道路。可在9年后,题材类似的《二嫫》却提供了一个内省的空间。农妇为了购买一台电视机,拼死拼活地挣钱。《二嫫》象征着老百姓在生活品质上从禁欲到纵欲的转折。农民尚且如此,在物质上“近水楼台”的城里人就更不用说了。

  都市喜剧无休止的追逐物质享受,却益发突显了人心的洪荒。王朔式的都市喜剧应运而生,道出中国人心底对平衡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渴望。从米家山的《顽主》(1988)开始,历经冯小刚以《甲方乙方》(1997)、《不见不散》(1998)、《没完没了》(1999)、《大腕》(2001)将之发扬光大,并塑造出由葛优饰演的一系列爱钱却又良心不泯的小人物形象。冯小刚的票房成就说明,这类电影打进了中国观众的心坎,并带动了中国贺岁片的市场,以及包括张艺谋在内的众多跟风者。相对于王朔式都市喜剧的荒谬讽刺,以政治讽刺剧《黑炮事件》(1986)起家的导演黄健新,拍出了较写实的小市民喜剧三部曲《站直了!别趴下》(1993)、《背靠背,脸对脸》(1994)及《红灯停,绿灯行》(1996),在描绘社会乱象之外,不乏对政界官僚朋党、裙带风的含蓄针砭。

  城乡差距的确,进入上世纪90年代,“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的策略奏效,却导致城乡及沿海、内陆贫富差距的扩大。一些导演便从农村教育的角度出发,拍出诸如《凤凰琴》(1993)、《背起爸爸上学》(1998)、《一个都不能少》(1999)、《美丽的大脚》(2002)等片,见微知著地揭露在物资匮乏、亟需人手耕作的农村办教育的艰难。如果连基础教育都办不好,又怎能奢望农村追赶城市?电影人对这个议题的思考,几年来以更内敛的形式出现。故事背景不是完全设在城市、就是乡下,却又能够点出城乡对比。《扁担·姑娘》(1998)、《太想爱你》(2003)、《我的美丽乡愁》(2002)从不同角度切入乡民进城打拼的困难。可影片并没有以倦鸟回乡作结,反而安排他们在弱肉强食的钢筋森林中存活了下来,把乡愁留给回忆,把未来托付都会。而霍建起的《暖》(2003)全片虽然没有一个城市的镜头,却也含蓄地扣住同一个题旨———农村小情侣的海誓山盟,随着男方进城念书并经受百般诱惑,而渐渐消磨。再回头,他们已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人。

  激情退去看来,从《野山》透出的草民对改革开放之初的激情,已被跟不上改革步伐和人情日渐淡薄的挫折心态所取代。以城里人为主角的《本命年》(1990)、《北京杂种》(1993)、《冬春的日子》(1993)、《小武》(1997)、《看车人的七月》(2004)等片,便充满着悲观与虚无。于是,便出现了有人为了生活铤而走险的《盲井》(2003)、盗猎羚羊的《可可西里》(2004);而执法的警察在面对高度密集的人口及复杂的人际关系时,心有余而力不足(《民警故事》《睡不着》《寻枪》)。犹记得香港导演张婉婷在《北京的乐与路》(2001)里妄自菲薄,安排港人吴彦祖在北京被富起来的当地人讥为“港农、怪土的”;可东南一隅的福建却有《二弟》(2003)屡败屡战,一再尝试偷渡出国。法治精神的缺乏、执法单位的鞭长莫及,导致另类的“无恒产”状况,如老头子被人巧取的家传古董《椅子》(1996),少年苦干赚来却被豪夺的《十七岁的单车》(2001),甚至有个小康之家为了凑5000元买一张养狗证以保住宠物《卡拉是条狗》(2003)而搞得焦头烂额。

  诱惑冲击在这样的大环境里,个人与社会的格格不入,导致性格巨变,殃及他们与家人的关系,终致家庭结构的崩溃。这有由真人真事改编、并由当事人亲自演绎的《儿子》(1995)和《昨天》(2001),有深切的刻画。而不论是《荷香》(2003)里的农家,还是《美丽上海》(2004)里的没落大户,都面临着家人因为家产分配所引起的猜忌———他们不见得是贪财,但都因为怀疑吃别人的暗亏而撕破脸。《过年》(1991)里回乡下老家吃团圆饭却我行我素、各怀鬼胎的第二代城里人,也揭示了物质生活对家庭伦常的分化。除了家庭,爱情和婚姻也得面对生活压力与诱惑的冲击。中国近年来出现的一批具有法国爱情心理剧风格的作品,如《赵先生》(1998)、《一声叹息》(2000)、《开往春天的地铁》(2002)、《女孩别哭》(2002)、《我爱你》(2003)等,都把爱情神话的破灭归咎于经济飞速发展的“副作用”。其实,这似乎是高度都市化社会中的常态,因而这些故事搬到外国城市,一样入情入理。可我们也无需对这“电影显微镜”底下的中国感到悲观。冯小刚和葛优共同塑造的几个银幕形象之所以如此受欢迎,原因在于他们彰显了一些中国人生机蓬勃、适应及应变能力强的优点,以及在紧要关头激发出来的恻隐之心。《父亲·爸爸》(2001)、《阳光天井》(2004)、《天下无贼》(2004)等片,都道出老百姓众里寻他的人间温情,让观众在电影的世界里得到慰藉,并重拾对人际关系的信心。

  贴近民意所以,在传统意义的主旋律电影逐渐流失观众的当儿,这类影片却由个别片厂改头换面,以更贴近民心所向的角度呈现给大家。《离开雷锋的日子》(1997)描绘当年间接导致雷锋意外身亡的乔安山,30年来舍己为人以作补偿、终于感动了年轻一辈追随雷锋精神。名义上不是政策片,却响应政府建立法治国家政策的《秋菊打官司》(1992)、《被告山杠爷》(1995)、《押解的故事》(2001)都迫使观众面对法治与人情的两难,可最终都不无唏嘘地选择了前者。以反贪污为主题的卖座片《生死抉择》(2000)不难引起深受其害的观众共鸣。片中描写的是地方性的官商勾结,而唯一负隅顽抗的清官最终在中央的支持下完成肃贪,中央政府维护了自己的神圣不可侵犯。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成就,使中国人的民族自尊空前高涨。因而,不只是历史片《我的1919》(2000)、《横空出世》(2000),连商业取向的《冲出亚马逊》(2002)都利用这种心理大做文章,成了另类政治片。电影银幕里的中国,就如同晨雾笼罩下的远山,是一片迷茫,也是一抹代表希望的晴翠。贾樟柯的《站台》(2000),以侯孝贤式的写实风格,总结了20年来神州大地政、经、文、社会、生活的变迁,也是电影人对挚爱的祖国和同胞的深切观照。(来源:参编)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