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综述:德国欲借纪念爱因斯坦激发创新精神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3日15:47 新华网

  新华网柏林1月23日电综述:德国欲借纪念爱因斯坦激发创新精神

  记者郑汉根

  今年是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以及他提出狭义相对论100周年。德国政府和科学界把今年定为“爱因斯坦年”,希望借纪念爱因斯坦的机会,激发民众尤其是年轻人的创新热情。

  在爱因斯坦长期生活过的柏林、波茨坦以及慕尼黑等城市,全年将举办总共100多场纪念活动,包括展览、讲座、研讨会以及歌剧演出等。这些活动由德国联邦政府以及德国科学界、经济界和文化界共同举办。联邦政府为纪念活动拨款1.3亿欧元,预计来自民间赞助单位和个人的资金也将达到同样数目。

  引人注目的大型活动有:3月份,柏林将举行约6000名欧洲物理学家参加的欧洲物理学大会;5月份,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组织的“爱因斯坦——宇宙工程师”大型展览开幕;6月份,世界3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将会聚柏林参加纪念活动;9月份,世界著名艺术家们将用各自的艺术展示爱因斯坦在德国的生活足迹。

  为使青少年更多了解爱因斯坦并学习他的探索精神,组织者们将专门安排针对青少年的纪念活动。今年暑假期间,柏林将举行为期两周的“科学之夏”活动,活动形式有游览爱因斯坦故居、讨论会、看电影等。为了贴近青少年,各种展览都力图使用生动浅显的表现形式。

  德国总理施罗德19日在“爱因斯坦年”活动启动仪式上说,希望借“爱因斯坦年”的活动,在德国创造“新的科学文化”。他说,科学应该在德国成为“更平常的事”。

  德国教育部门的领导者们也在呼唤创新思维。教育和科研部长布尔曼说,“好奇心和思考的快乐对德国太重要了”。德国高校校长会议主席彼得·盖特根斯说,高校应该创造“最大可能的自由创造和横向思维的空间”。德国洪堡大学校长于尔根·米勒内克则认为,“我们需要更多的除了实用性考虑之外的自由思考”。

  德国历史上哲学家和诺贝尔奖得主辈出,德国人也一直以本国作为“思想家的国度”而自豪。德国人普遍相信,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德国能够富裕,主要依靠的就是科研和创新。但是如今,面对强烈的国际竞争,德国政府和科学界有了一种危机感。

  在强烈的国际人才争夺中,由于晋升体制问题以及较低的薪酬等因素,不少德国科研人员离开德国,去科研条件更好的国家工作,其中主要是美国。据统计,每年有约1万名高级科研人员流向国外。

  德国洪堡大学宏观经济学教授米夏埃尔·布尔达对记者说,德国工业界的创新氛围与其他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相比,也显得有些落后。比如美国会出现“微软”这种全新的品牌和产品形式,在德国则很少。他认为,德国某些制度不利于创新,比如,由于缺乏国家资助,一些企业因害怕创新的风险而不敢尝试;向企业征收高额税款阻碍了企业在科研上的投资等等。

  在意识到问题后,德国政府和科学界近些年来付出了很多努力,期望重新激发国民的创新热情。去年,在德国政府牵头下,创立了政界、经济界以及科学界共同参与的创新协作机制,以推进各界合作并使科研成果能迅速用于生产。从2000年开始,德国每年都举行以某个科学领域为主题的“科学年”,吸引民众尤其是青少年关注和参与创新。

  尽管财政一直出现赤字,德国科研经费近年来却在不断提升。2005年,德国政府拨出100亿欧元作为科研经费,这个数目创造了新的纪录。德国政府还表示,到2010年,要把科研经费提高到其国内生产总值的3%。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