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汉城改名的文化根源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4日07:44 齐鲁晚报

  重磅评论

  从某种意义上说,韩国首都的中文名字由“汉城”改称“首尔”是韩国民族主义在新形势下的延续和发展的表现。韩国官方为这次改名所作的解释,是以国际惯例和便于国际交往

  来掩盖更加深层的心理情结,是努力摆脱汉字文化对韩国深厚影响的一种尝试。

  1月19日,韩国汉城市市长李明博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把汉城市的中文名称改为“首尔”,“汉城”一词不再使用。李明博解释说,绝大多数国家都将“Seoul”按照与英文标记相似的发音来称呼,随着韩中两国的往来与交流日益频繁,“汉城”名称造成的混乱越来越多。

  汉城市经过一年多的意见征求,确定用新的中文名称“首尔”取代“汉城”。

  韩国为何改变本国首都“汉城”的中文名字?韩国汉城市市长李明博等韩国官方人员的解释比较牵强。因为即使改换了“汉城”的名称为“首尔”,也存在着翻译上及使用习惯上的混乱问题。况且,汉语中的外国地名也不都是以发音为根据翻译的,如英国的牛津、剑桥等并非完全是音译,美国的盐湖城(SaltLakeCity)、阿肯色州的小石城(LittleRock)等完全是意译。

  “汉城”的称呼则沿用了韩国古代历史王朝的用法。1394年,李成桂将都城从开京迁移到了汉阳,正式命名为汉城(Hansung)。这一名称在汉语中至今已经使用了六百多年。二战结束以后,韩国将汉城称为韩国语的“首都”(Sieur),英文音译为Seoul,但是韩国的书面汉字仍然写作汉城。因此,可以说,韩国这次改换首都的汉语名称绝非像表面上解释的那样简单,而是包含深刻的原因和其他方面复杂的考虑。

  随着19世纪末民族主义的崛起,韩国国内就出现了不能正确认识本民族文化和客观评价中国文化对韩国民族文化影响的问题,而摆脱汉语文化影响的思潮开始泛滥。韩国在二战以后,民族主义思潮进一步发展,曾以法律规定,以韩国的表音字为专用文字。从1970年起,韩国小学、中学教科书中的汉字被取消,完全使用表音文字。

  随着韩国经济的崛起,这种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进一步发展,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开幕之前,韩国政府曾经下令取消所有牌匾上的汉字标记,以强调韩国的民族文化。

  只是到了1999年2月,金大中总统才下令部分解除对汉字使用的限制。但对于这种解禁措施,韩国国内也存在着激烈的反对势力,他们担心这种措施将导致汉字的泛滥与韩国文字的消亡。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韩国改换“汉城”的中文名字是本国民族主义在新形势下的延续和发展的表现。

  另外,“汉城”是中国人几百年前至今一直习惯称谓的名字。虽然它由韩国古代的先人所起,但现代的韩国人总觉得不是本国的名称,容易让人联想到中国的汉朝。对于汉朝,一些韩国人又缺乏正确的历史观,认为汉武帝在朝鲜设立的四个郡是对朝鲜半岛的侵略。

  因此,一些韩国人对这一名称有不良的心理情结,有意更改译名。

  所以,从这种意义上来说,韩国官方为这次改名所作的解释,仅仅是表面的,这是以国际惯例和便于国际交往来掩盖更加深层的心理情结,是努力摆脱汉字文化对韩国深厚影响的一种尝试。

  对此,我们应该持一种比较平和与理解的态度。朝鲜民族在历史上深受日本侵略者的奴役之苦,大力弘扬朝鲜本民族的文化,加强自身民族文化的优势地位,努力摆脱外来文化影响的措施,有可以理解的一面,不应该随意扣上狭隘民族主义的帽子。

  但是,另一方面,韩国自身在保持和发扬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对外来文化,特别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也应该采取扬弃的态度,不应该不分好坏一概拒绝。其实,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对朝鲜民族文化的产生、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贡献作用。

  在具体对待这次改名的问题上,韩国有权利更改本国首都的汉语译名,但是中国以及其他使用汉语文字的国家也有权接受或不接受这个新译名。接受与不接受,这也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应有的权利,韩国应当予以尊重。因为对中国和这些国家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译法上的问题,而且涉及历史习惯、经济费用等多方面的问题。(周永生)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