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并购风潮再起 出手尚需思量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3日08:59 解放日报

  2004年末2005年初,世界大型企业并购趋热。随着中国联想集团并购美国商业机器有限公司(IBM)个人电脑业务、甲骨文公司(Oracle)并购仁科公司(Peoplesoft)、宝洁公司并购吉列公司和美国西南贝尔通讯公司(SBC)并购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等一系列交易锤锤定音,这股热潮几乎达到了顶峰。虽然这股并购潮流的“热度”与20世纪90年代末的并购狂潮相比相去尚远,但由此带来的大量资金运作和可能引发的高风险,足以引起全世界的高度关注。

  原因:闲置资金要找出路

  据法新社1月30日报道,美国汤普森金融咨询公司的并购专家称,2004年,仅美国公司达成的并购协议价值就约达8330亿美元。今年1月,这一价值已超过1000亿美元。而从单笔交易金额看,许多并购的胃口也十分惊人。如宝洁并购吉列,整个交易金额预计高达570亿美元;SBC以160亿美元收购AT&T;甲骨文收购仁科交易总额价值达103亿美元……

  此外,其他有关著名大型企业或金融机构可能合并的消息亦在经济金融界广为流传,如法国电信业巨头阿尔卡特公司可能试图收购美国朗讯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法兰克福的德国证交所可能有意收购伦敦证交所等。这些尚未被证实的并购意向一旦变成现实,将对世界经济金融产生一定的震动。

  近来风头渐劲的并购潮,让人回想起网络泡沫破灭前全世界的并购狂热。据统计,2000年,美国企业并购交易价值达到1.7万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网络泡沫时代结束后,并购热潮随即迅速降温。虽然近期活跃的并购交易在狂热程度上远不及4年前的并购大潮,但却反映了当时和目前世界经济的一个共同特点———大量闲置资金投资无门。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华民教授认为,世界经济目前普遍面临严重的资金闲置问题,大量的过剩资金要寻找出路但缺乏投资机会,由此激发了企业的并购热情,并使这种投资热潮显现出一定的周期性。目前,世界经济基本已走出了网络泡沫的阴影,经济增长重新向好,此时,资金积累较为雄厚、新进崛起的企业,在无法通过商品市场竞争来打败老牌对手时,通常就会选择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收购对方,通过曲折迂回的道路扩大市场份额,如SBC收购AT&T。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正在茁壮成长的企业要进入发达国家的工业用品市场或者新兴科技市场,需要“借船出海”,通过收购一些国际品牌公司,获取一定的市场份额,如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也具有一定规律性。

  结果:1+1未必大于2

  一般而言,大型并购交易双方都会对并购后的公司前景充满信心。宝洁并购吉列的目标十分明确———进军男士日用品市场和电池市场,每年节约100多亿美元经营成本。SBC并购AT&T,其用意也一目了然———使实力上已经位列美国第二大电信运行商、但在很多人看来还只是一家地方性电话公司的SBC,真正走向全国,成为美国电信老大。

  但是,动辄上百亿美元的并购成本究竟能否成为收购方公司的增长动力呢?答案并不让人乐观。综观世界大型并购交易可能产生的后果,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资源的整合和重新排列,给竞争对手造成压力;而另一种可能是在整合的过程中,双方不同经营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难以融合,并可能造成客户流失,这些问题都会对新公司的未来产生不良影响。收购方经常发现,自己对收购对象情况的掌握远不如自己预料的那样理想。两个企业合并一起,常常会耗费管理人员的大量时间,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日常经营。此外,两家公司的信息技术系统也可能不兼容。如果并购是两家公司的平等合并,那么哪家的经营管理模式占主导,经常难以定夺。

  甲骨文公司总裁埃利森素以强硬管理风格著称。在旷日持久的并购战中,众多仁科雇员对这位“准老板”心怀抵触,有人甚至将反埃利森的口号印在了T恤衫上。两家企业的文化冲突是否会破坏并购后新公司的融合,让人堪忧。不仅如此,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甲骨文竭力并购仁科的初衷是实现强强联合,通过整合仁科公司近1.3万家客户以及出色的研发力量,在高端市场同位于德国的主要竞争对手SAP公司展开较量。不过,甲骨文似乎还没来得及尝到“强娶”仁科的甜头,就已受到来自对手的有力挑战。离甲骨文宣布并购仁科不到2个月,SAP就于2月1日骄傲地声称,受益于甲骨文与仁科之间长时间的收购战,该公司2004年在海外市场的业绩超过了预期。SAP全球运营部门总裁利奥·阿普赛克表示,甲骨文同仁科之间马拉松式的并购战给很多用户带来了不确定性,这是促进SAP业绩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看来,两家公司合并后,不一定会产生1+1>2的结果。事实上,2000年网络公司过度兼并,导致企业规模扩大过快,现金流和新产品开发跟不上,从而制造了大量泡沫,这已给世人留下了深刻教训。华民认为,与通过企业内部创新增长相比,并购耗费的成本更高,难度也更大。因此,两个大型企业与其选择并购,不如建立战略联盟成功性更大,双方可在技术开发互补、市场营销配套等方面进行合作。

  本报记者孙佳华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