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布什国情咨文:社保改革背后的政治考量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6日09:34 南方都市报

  袁征专栏

  布什希望有所作为,为自己在美国历史上写下重重的一笔……其次,布什班子意在通过社会保障机制的变革,进一步巩固共和党人的优势地位,压缩民主党人的政治空间,从而达到共和党长期把持美国政治的目的。

  ——袁征

  华盛顿当地时间2月2日晚,美国总统布什发表了一年一度的“国情咨文”。在新一任内,布什有意将社会保障变革作为其国内政策的主攻方向。

  美国现行社会保障机制的推行实际上是资本主义制度自我调节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社保机制孕育自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之中,由当时的罗斯福政府推动而建立起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目前由政府主导的社保机制在调解社会各阶层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和稳定美国社会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现有社保机制的弊病也开始显现出来。近年来医疗费用的快速上涨加重了社保资金的财源困难,而美国社会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发展所带来的入不敷出的局面正不断恶化。随着上个世纪“婴儿潮”中出生的大量人员逐渐加入退休的行列,一方面使得社保资金的缴纳额减少;另一方面则是社会福利支出大幅上升。这种收支的巨大差额最终会造成社会保障中老年退休金的支付危机,甚至造成社保机制的整个崩盘。

  依照布什班子的思路,将社保人员所缴纳的部分保税建立个人账户,投资于证券市场,提升个人的自主与独立,逐步减少政府的负担,通过市场的力量来扭转未来社保可能出现的危机。在去年的大选中,布什成功连任,获得了更多的政治资本;而内阁成员的调整使得更多的亲信进入到政府核心中,所有这些都有益于改革的贯彻执行。

  不过,要对每年高达5000亿美元的社保项目进行根本性的变革,还存在不小的风险和阻力。首先是很多选民还没有意识到社会保障机制的潜在危机。反对者认为布什社保改革的实质,就是削减社会福利,这对弱势群体极为不利。其次,社保机制的转型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据估计,要实现社保机制的转型,美国政府需要投入的资金高达2万亿美元,这势必会进一步恶化联邦政府的财政状况。第三,要推行这项改革,短期而言受益者收益可能下降,中长期来看还带有未知的风险。就短期而言,在目前政府财政赤字巨大、而布什又不可能增税的情况下,设立私人账户,允许将一部分资金投入到市场,则意味着现有社保的资金入账出现缺口。为避免入不敷出的状况,现在受益者在收益方面就可能会下降。就中长期而言,投资于市场也存在风险。一旦投资失败,则意味着很多人的社保无从着落。最后,对于布什的社保改革计划,民主党人将会阻拦,相应的利益集团也将加入其中的争夺。长期以来,社会保障一直是民主党人占优的领域,也是他们引以自豪的资本,现在布什意图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政府干预的模式,而更多地依靠个人和市场的力量来引导社会保障体制的转型,自然不会为民主党人所认可,势必会引发两党之间的激烈争夺。

  正是由于社保机制改革带有很大的风险,就连共和党中的温和派也对改革持有保留态度。他们担心,一旦社保改革出现问题,就有可能直接影响到2006年的国会中期选举,使得共和党人为此付出政治代价。

  风险和阻力显而易见,但布什班子依旧试图有所突破,以期实现两个方面的政治目的。首先是布什希望有所作为,为自己在美国历史上写下重重的一笔。在第二任内,布什已没有连任的压力,考虑更多的将是如何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痕迹。其次,布什班子意在通过社会保障机制的变革,进一步巩固共和党人的优势地位,压缩民主党人的政治空间,从而达到共和党长期把持美国政治的目的。当年罗斯福新政的变革在过去60多年的时间里面影响着美国社会的发展,某种程度上还左右了选民对于民主党的看法。一旦布什班子的这项变革成功,不仅可以巩固共和党固有的选民阵营,扭转选民心目中共和党弱于国内问题上的形象,扩展共和党的选民基础,从而为共和党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压倒民主党打下根基。

  可以说,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固然有其必要性,但其中潜在的巨大风险和成功后的政治收益使得这场变革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作是布什及其共和党人的一场政治赌博。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美国所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我国局部发生流脑疫情
田亮被国家队除名
2005年春运 票务论坛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详图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