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分析:解读巴以停火协议三大悬念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10日02:14 北京娱乐信报 | ||||||||
沙龙和阿巴斯8日在埃及达成停火“口头协议”后,这一突破性进展赢得世界舆论一片好评。但仍有分析人士保持疑虑,停火协议能否顺利实施?是否推倒了中东和平进程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这些悬念还需要时间去破解。 悬念之一:
停火协议能否顺利实施? 以色列总理沙龙坦言这次的停火协议是“非常脆弱的机会”,随时可能被破坏。对沙龙和阿巴斯来说,真正的挑战是协议能否顺利实施。 2003年,时任巴自治政府总理的阿巴斯在约旦红海港口城市亚喀巴与沙龙达成临时停火协议。然而协议墨迹未干,两个月后,巴武装组织的自杀式袭击招致以军的报复,双方再次陷入大规模冲突,阿巴斯也辞去了总理职务。 悬念之二: 是否会带来连锁反应? 在沙姆沙伊赫会谈结束之后,埃及和约旦也宣布将重新向以色列派遣大使。作为东道主的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说,他希望叙利亚和黎巴嫩也能和以色列进行谈判,并最终达成和平协议,以实现中东地区的全面和平。 然而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叙以和谈前景并不乐观。 悬念之三: 距离以巴和平还有多远? 为推动和平进程,美国对阿巴斯不仅提供巨额经济援助,还派遣“安全协调员”负责监督巴武装力量改革。美国介入过深可能会加剧阿巴斯与武装派别之间的紧张关系。 此外,在巴勒斯坦建国的问题上,以巴之间的分歧更大。在领土争端、难民回归权等问题上,双方恐怕很难在短期内顺利达成协议。 所以,沙姆沙伊赫会谈并不是实现以巴和平的“快车道”,而是为中东和平建立了良好的对话机制。尽管以巴局势可能反复,但是只要有对话,就有化解仇恨和解决问题的希望。冯俊扬(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