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僧英勇平倭寇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12日09:36 南方都市报 | ||||||||
讲武论剑 洪振快专栏 倭寇使用的倭刀光耀射目,令人寒心,刀法则左右跳跃,奇诈诡秘,人莫能测。明军不是对手,于是少林武僧应征出战,手持铁棍,作为明军前锋,以精妙的棍法对付诡谲的倭
清末有个叫席书锦的人去嵩山旅游,在少林寺的院子里看到一口巨大的铁锅(“巨镬”),感到很奇怪,便特地在他的《嵩岳游记》里记下了这件事。这口巨锅直径168厘米,内深28厘米,壁厚2厘米,周长5米,重量则达到1300斤,大概可以称得上是“神州第一大锅”或“少林一奇”了。它至今仍然静静地躺在少林寺的庭院里,恭候人们的惊讶和诧异,等待人们的关注和问询。 到底这口巨锅是干什么用的呢?这口巨锅铸造于明万历四年(1576),据说是当时寺僧炒菜用的。用这么大的一口锅来炒菜,吃饭的人之众多就不难想像了。因此,它是少林寺的一段鼎盛和辉煌岁月的历史见证。 明嘉靖年间(1522—1566)著名武术家俞大猷拜访少林寺,与少林僧人切磋棍术,僧人中自负精于棍术的有千余人;晚明的一位诗人游览少林寺,清晨看到少林寺武僧练武,场面宏大,武艺高强,所以他在诗中留下了“比丘千余尽英妙”的诗句。这些都说明16世纪的时候少林寺的确拥有规模巨大的僧兵组织,甚至需要一口重量超过千斤的巨锅来炒菜。武侠小说和民间武术观念中常常认为少林寺在隋唐之时便已有规模巨大的僧兵组织,武功也已驰名天下,但实际上并无多少历史依据。从唐初到明代中叶以前的800余年间,少林寺的武功实际上是晦暗不明的,关于武功的可信史料非常稀少,只是从明中叶开始少林寺僧人的练武规模和功夫水平才得以显山露水,现其真容。 也就是说,少林武功的威名主要是在16世纪树立起来的。少林武功为时人所瞩目,与当时少林僧人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深度介入及其不凡表现有关。少林寺塔林中有一座塔,上题“天下对手,教会武僧”,乃嘉靖二十七年(1548)为武僧“三奇周友”所立。所谓“三奇”,指立下三次“奇功”。明代永乐以后,军功分为奇功、首功、次功三等。周友获得奇功三次,可见其英勇善战,武艺高超。周友多次受朝廷的派遣参战,立下许多功勋,得享如此殊荣。 16世纪中国的大事,是倭寇的侵扰和平倭战争。倭寇使用的倭刀光耀射目,令人寒心,刀法则左右跳跃,奇诈诡秘,人莫能测。明军不是对手,于是少林武僧应征出战,手持铁棍,作为明军前锋,以精妙的棍法对付诡谲的倭刀刀法,屡战屡捷。当然,僧人阵亡的也很多,据说少林寺曾有一本《征战簿》,记录阵亡武僧的姓名和功绩,在一定的时间进行拜祭悼念。 随着少林武僧的神奇功夫和壮烈故事在民间的流传,明末清初以来的各种笔记小说写武功便经常提及少林武僧,以后武侠小说写武林、江湖常常描写少林寺和武僧也就不足为奇了。洪振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