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兰卡海啸灾区赈灾物资中出现伟哥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13日01:12 现代快报 | ||||||||
斯里兰卡城市加勒的一座巨大仓库内,装有救灾物资的纸箱和衣箱堆积如山。 在这个平日只需穿拖鞋或凉鞋的热带国家,一些箱子装来了旧鞋子,包括足球鞋、长统靴和带有10厘米后跟的银色皮鞋。 这是去年12月26日海啸袭击后涌入斯里兰卡的部分物资,数量空前,体现了捐助者的
这些东西在这里没法用 不适用物资的来源,多数是个人、国外小型慈善机构或私人公司,或许缺乏经验,不了解受灾国情况。另外,部分斯里兰卡城里人似乎借机清理了自己的储物柜,清空了自己不再需要的物品。 一些箱子上标有“援助海啸灾民”字样,内容却是冬季服装、紧身皮裤、过期三文鱼罐头、过冬帐篷、甚至“万艾可”(即“伟哥”)药丸。 鉴于当地平均气温为28摄氏度,一名仓库管理员告诉美联社记者谢马利·森纳那亚克,“这些东西在这里没法用。” 我们不是乞丐 在灾情严重的加勒,受灾人口为12万。 然而,那名仓库管理员说,“到处都是旧衣服,没有人会要。” 一座灾民营地内,女救灾工作人员科尔希·德索伊萨眼见一辆卡车卸下7个纸箱,喊道:“千万不要!又是那么多旧衣服……我们不是乞丐,我们不要这些施舍。” 另一名女工作人员希玛里·费尔南多举例说,旧衣服中的贴身短裤和露胸晚礼服就无法发放给灾民,冬衣或许更适合送给山区茶园工人。 最不应该出现在灾区的物资,是6箱“万艾可”,来源是澳大利亚。 没人知道如何处置 与旧衣服相比,另一些物资因为其他原因而不适用。 譬如,因为缺少冷藏设施,中东国家和奥地利送来的牛奶不得不退还捐赠者;因为灾民营地内缺乏消毒条件,总共18箱、每箱100只婴儿奶瓶也无法发放。 海啸至今已经7个星期,不适用物资堆积在政府大楼、援助机构办公室和灾民营地,没有人知道应该如何处置。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工作人员查尔斯·布莱克说,“我们不接受灾民不需要的任何物品。”布莱克举的两个例子,分别是他所属机构发放的急救包和睡垫,恰是灾民急需之物。 即使是受灾初期需要的瓶装饮用水,随着水源恢复和水源净化系统启用,现在也不再需要。所以,斯里兰卡政府官员、援助机构和灾民们向捐助者恳求:不要再送来衣服和瓶装水。晓安(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相关专题:印度洋地震海啸造成重大伤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