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布什就职典礼专题 > 正文

布什面临新任期外交挑战 推动民主成其核心原则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18日12:33 瞭望东方周刊

  如果把布什第一任期“先发制人”的反恐宣言称作“布什主义”,其最新讲话中的寻求和支持民主运动的宣言,可以称作“新布什主义”

  北京时间2月3日上午10时许,美国国会山出现了人们通常只能在好莱坞大片中看到的场景。

  在布什总统的注视下,被请到最高国家权力机构的诺伍德夫妇起身接受这个国家最有权力的人们的鼓掌。诺伍德夫人感动得依偎在丈夫胸前哭泣,久久不能自已。

  这是美国总统布什开始第二个任期后首次向国会发表国情咨文,全面阐述其今后4年的内政外交大计的庄严场合。诺伍德夫妇之所以能出现在国会山,是因为他们的儿子去年在费卢杰被伊拉克抵抗者打死。此后,诺伍德给布什写信表示,“家人以他在前线参加反恐战争为骄傲。”

  布什安排的另外一位现场嘉宾,是据称11年前遭萨达姆杀害的一位伊拉克民主人士的女儿。布什在演说中说,萨达姆政权的残暴让外人很难想像,但3天前,这位伊拉克姑娘终于有机会通过投票选择自己国家的领导人。

  在一个多小时的演讲中,布什渲染的最多的就是伊拉克问题。这与一年前他在同样的场合发表的演说形成了有趣的对比。当时,人们对布什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发动伊拉克战争充满质疑,但布什在那篇演讲中却刻意回避着伊拉克这个敏感的单词。

  第二任期的外交机遇和挑战

  结合布什今年1月的就职演说,“推动自由民主”将是布什第二个任期内美国外交的一个核心原则。从这点来看,伊拉克及整个中东既是布什第二任期所面临的最大外交挑战之一,也是他的机遇之一。事实上,布什国情咨文外交部分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围绕这一地区展开。

  关于伊拉克,布什说:“我们不会为离开伊拉克制定一个人为的时间表,因为这会让恐怖分子肆无忌惮,并让他们认为他们可以等到我们离开。”关于以巴问题,布什说:“两个民主国家──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和平共处这个目标是能够实现的,而美国将帮助它们实现这一目标。”

  关于美国在中东的盟国,布什说:“沙特阿拉伯政府可以通过让其人民在决定自己的未来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来证明它在该地区的领导才能。伟大而自豪的国家埃及曾指明了中东通往和平的道路,现在它可以指明中东通往民主的道路。”

  关于叙利亚,布什说:“我们希望叙利亚政府结束对恐怖活动的支持,并敞开通往自由的大门。”

  关于伊朗,布什说:“至于伊朗人民,我今晚要说:如果你们捍卫自己的自由,美国会站在你们一边。”

  布什在第一个任期内曾推出备受争议的“大中东计划”,试图在中东地区“推广民主”。在这次国情咨文中,布什再次表示希望沙特和埃及这两个中东大国能成为地区民主进程的“表率”,同时呼吁摩洛哥、巴林和约旦等国也进行“民主政治改革”。

  值得注意的是,布什在演讲中除承诺向巴勒斯坦新政府提供3.5亿美元的资金外,还不惜笔墨对1月31日举行的伊拉克过渡国民议会选举大加赞扬。事实上在这次演说之前,布什就把这次相对还比较顺利的大选,看作是自己的一大政治成就。

  对美国来说,伊拉克大选只要举行就是成功,就足以减少国内外批评的声音,使美国扶持的伊拉克政府“真正合法化”,使全世界名正言顺地接纳“新伊拉克”,同时也有利于修补美国与其他世界大国因攻打伊拉克而受损的关系。

  但是,一些冷静的观察家更愿意把这些“成就”看作是布什在第二任期的挑战:伊拉克大选的胜利只具备象征意义,伊拉克乱局的根源仍然存在;同时,有关国家对美国“民主输入”的警惕、冷漠和抵制,也很有可能使布什雄心勃勃的计划看起来更像一个遥远的神话。

  自布什2003年5月正式宣布伊拉克主要战事已经结束以来,已有将近1400名美国大兵在伊拉克战场上死亡。华盛顿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发表的《伊拉克指标》研究报告指出,“美军增兵的速度永远无法赶上武装分子增加的速度。”但布什在此次国情咨文中却拒绝承认这一现实,并拒绝给出明确的撤军时间表。

  布什在国情咨文中语气最为强硬的话题是叙利亚和伊朗。显然,布什仍然把这两个国家作为新任期的头号对手。

  布什在讲述朝鲜问题时口气比以前的所有讲话都相对缓和。尽管朝鲜半岛核问题仍将是布什在第二个任期内的一个外交重点,但布什在演讲中只是表示将“继续和亚洲国家合作,促使朝鲜放弃核计划”。这一方面反映了布什对重新启动六方会谈寄予希望,也反映了布什在这一问题上的无奈情绪。

  第一任期到第二任期的执政核心转移

  从布什的国情咨文观察,“民主输出”将是布什政府第二任期的核心执政理念之一。如果把布什第一任期“先发制人”的反恐宣言称作“布什主义”,布什在最新讲话中宣称的将寻求和支持世界各个角落、各种文化土壤之上民主运动和制度的生长的“结束暴政”宣言,可以被称作为“新布什主义”,这也将是布什第二任内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理念。

  人们注意到,2001年“9·11”后布什大谈特谈的是国际反恐,2002年他关注的重点是所谓觊觎获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极权国家,而2003年他强调要“排干”恐怖分子栖息的“沼泽地”;2004年他大讲“自由和解放”,到了2005年他宣布将扩大自由空间直至根除“世界暴政”。

  布什在就职后宣称:只要“反动制度”在世界上存在一天,美国的安全就没有保障。

  一些人认为,“新布什主义”实际上也是对“人权大于主权”理论的发展。虽然对布什演说的解释多种多样,但“结束暴政”的呼吁显然是一种在外交政策上把人权理想凌驾于国家关系之上的外交哲学。值得注意的是,布什把民主输出与国内稳定联系在一起,称其为“我们国家安全的迫切需要”。

  布什上月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采访时曾提到以色列政治家、前苏联持不同政见者纳坦·夏兰斯基的一本书《民主的理由:战胜暴政和恐怖的自由力量》。显然,布什对这本书提出的“建立在道德基础上的外交政策”是认同的。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专家赵华胜对《瞭望东方周刊》说,当今世界国家主权的涵义已经开始发生变化,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不再把国家主权看作是绝对不可侵犯的。

  在这种理论下,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布什把世界按照美国标准划分为“民主国家”和“非自由国家”两种,并且让两者之间存在一个灰色地带,那里的国家将等待美国进行民主认证或者听任美国的民主演变。

  新上任的美国国务卿赖斯还宣布了美国新的“黑名单”,包括伊朗、朝鲜、古巴、缅甸、白俄罗斯、津巴布韦和叙利亚等。美国对这些国家采取行动的原因,不只是因为这些国家的当局企图获得核武器或者帮助恐怖分子,而是因为这些国家的政治制度性质与美国不一样。

  “新布什主义”2月3日在美国国会山赢得了共和党人的热烈掌声,但也遭到了不少质疑。美国外交学会副会长詹姆斯·林赛评论说,很多人倾其一生都在研究为什么民主在某些地方可以萌芽、生根,但是在另一些地方却不行──这里没有简单的“菜谱”或是根本没有现成的菜谱可以依照来“烹制”民主。

  美国政治专栏作家戴维·桑兹在《华盛顿邮报》上评论说,布什大谈民主输出,但美国式的民主也并非人类的杰出典范,“布什的上台本身在一定程度上是靠人为地重新划分选区以便有利于共和党而造成的。金钱在美国政治中的作用与日俱增。美国陈旧的‘赢者通吃’的选举制度已经为其他许多民主国家所抛弃,取而代之的是包容性更强的各种比例代表制……”

  长期保持大国地位必须搞好国内经济

  一位德国评论家说,美国文化的吸引力“甚至超过其经济和军事优势”。这表明了美国软实力的力量。实际上,实行“新布什主义”正是美国强化其软实力的步骤之一。但是,光有软实力是不够的。

  内政实际上是布什本次国情咨文的重点。布什在内政演讲中着重谈到两大主题,一是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二是继续实施减税政策并削减财政赤字促进经济增长。当然布什也谈到教育、中小企业创业、医疗、能源、科技和移民等诸多领域,但总的来看经济增长是其未来4年的关注重点。

  美国无疑是当今地球上最为强大的国家。问题是,这个地球上曾经有很多强大的日不落帝国,但是这些帝国的太阳都相继陨落了。美国能避免这一历史的宿命吗?为了成为一名“真正伟大的总统”,布什在他第二任期里显然要为美国的长远发展未雨绸缪。

  美国的“硬实力”早已不容置疑。美国国防开支尽管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稍多一点,但是仍然超过国防开支紧随其后的12个国家的总和;美国人口和土地均占世界的6%,但是其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所吸引的外来直接投资均占世界的1/3。

  但是,这样一个强大的美国同样也面临着几个世纪以来困扰过诸多强国的同样问题。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说:“如果不在国防、消费和投资这些互相矛盾的需求中找到一种大致的平衡,一个大国就不太可能长期保持其大国地位。”

  英帝国由于在一战和二战期间军费开支巨大而崩溃。对苏联而言,事实证明最后拖垮它的,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经济。

  今天,美国也需要在安全、消费和投资这些互相矛盾的需求中作出抉择。在国外,伊拉克和阿富汗每个月要吃掉美国纳税人至少50亿美元的财富,而美国又要时刻准备在伊朗等地动武。在国内,仅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就有可能要耗资两万亿美元。同时,国际上对美国劳动力所构成的威胁与日俱增,而其他国家与美国在商业利益方面的竞争之势也愈演愈烈。

  一个大国最可怕的敌人往往是忽视自己的经济。肯尼迪教授说,一般大国在受到衰落的威胁时往往倾向于增加安全方面的开支,结果穷于无钱对其经济进行急需的投资。这样的短期战略终不能持久,衰落便可能忽然降临。

  作为布什第二任政策变化的晴雨表,布什在演讲中对内政尤其是经济问题不惜笔墨,虽然并没有留下什么警句或者惊人之语,但是其中的深意却令人咀嚼。《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旺东/华盛顿、北京报道

  相关专题:布什就职典礼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