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专访银联万建华:何时“一卡在手,走遍全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2日10:06 中国日报网站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3年前的2002年1月,“银联”标识卡面世。那时,公众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是:“银联”卡,何时能“一卡在手,走遍神州”?

  这个问题已经有了答案。到2003年底,“银联”卡可以在国内地市级以上城市和300多个县级市使用。

  3年后的今天,当“银联”人民币卡先后在我国香港、澳门和新加坡、韩国、泰国开通了联网业务时,公众最关心的问题也许是:“银联”卡,何时能“一卡在手,走遍全球”?

  就这个问题,记者独家专访了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万建华。

  目前我国银行卡发卡量已占全球的1/5。“银联”卡国际化符合中国几亿持卡人的利益

  记者:银联卡为什么要开拓境外联网业务,实现“中国人走到哪里,‘银联’卡用到哪里”?

  万建华:中国银联成立的初衷是按照市场化方式推进银行卡联网通用。目前,公众在日益认同“银联”卡的同时,又对“银联”卡的境外使用提出了新的要求。拓展境外市场,为持卡人提供全球交易服务,实现“中国人走到哪里,‘银联’卡用到哪里”,就成为我们新的目标和工作重点。

  我们认为,中国作为全球最具潜力的银行卡市场,拓展境外联网业务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口基数大,持卡人众多,目前我国的银行卡发卡量已占全球发卡量的1/5。二是我国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出国人数逐年递增,广大群众的境外用卡需求也越来越多。而携带现金出境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也抑制了境外消费活动。三是通过改革发展,我国各商业银行的个人电子支付系统已经基本与国际银行业发展同步,有条件为持卡人提供境外用卡服务。

  从国际角度看,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一个支付品牌必然是国际性的品牌,其立足和发展的关键是要全球通用、好用,并且能提供优质、全面的服务。因此,拓展“银联”卡境外联网业务,建立广泛、稳定、高效的受理网络,为广大持卡人提供便捷、安全、实惠的电子支付方式,就成为创建民族银行卡品牌的关键环节。同时,实现“银联”卡国际化,既符合中国几亿持卡人的利益,也可以为各商业银行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为其业务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已有77家内地银行发行的“银联”卡可在港澳使用。港澳的银行已发行“银联”人民币卡7万张

  记者:“银联”卡境外联网业务的发展情况如何?

  万建华:在中国人民银行的组织领导下,在各银行的大力支持下,中国银联于去年1月18日首先开通了内地“银联”人民币卡在香港的POS消费业务、自动取款机(ATM)的查询和取现业务。去年9月8日,“银联”人民币卡澳门联网业务正式开通。

  2004年,“银联”卡在港澳共实现交易235万笔,交易金额39.2亿元人民币。今年春节黄金周,交易高达9.7万笔,金额超过3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十一”黄金周翻了一番。目前,已经有77家内地银行开通了港澳受理业务,港澳地区有15家银行加入银联。两地可受理“银联”人民币卡的商户有1.23万家,POS终端有1.67万台,受理“银联”卡的ATM终端2000多台。港澳发卡业务也已启动,中银香港、恒生银行等9家机构已发行“银联”人民币卡7万张。

  今年1月10日,“银联”人民币卡在新加坡、韩国和泰国的受理业务正式开通,“银联”卡首次真正意义上走出了国门。

  将用五年左右的时间,把银联品牌建设成为国际主要银行卡品牌。今年力争开通亚洲及欧美一些国家的“银联”卡受理业务

  记者:“银联”卡境外受理业务的发展前景如何?何时能实现“一卡在手,走遍全球”?

  万建华:现在,我国银行卡产业正处于超常规发展时期,也是银联品牌建设的战略机遇期。目前只有少数国家拥有国际化的银行卡支付品牌,而我国作为人口和经济大国,持卡人众多,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对外交往、商务、旅游日益增多,我们有条件、有能力创建中国的民族银行卡品牌。为此,我们将与各发卡行精诚合作,用五年左右的时间,把银联品牌建设成为国际主要银行卡品牌。今年,我们将力争再开通亚洲及欧美一些国家的“银联”卡受理业务,实现“银联”卡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受理。(来源:人民日报/田俊荣)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