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市骂小说“刺伤”南京女作家自己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4日02:34 人民网-江南时报

  本报记者 王永钢

  去年10月份,发表在《小小说月刊》上的一篇题为《南京呆×》的小小说,让南京女作家雅兰深陷争议的旋涡中。争议波及之广,影响之深,在社会以及文坛均产生了震撼性的效应,以至于不久前《北京文学》在对中国文坛进行盘点时,将其评为2004年中国文坛十大现象之一。

  作为一家颇具权威的纯文学杂志,《北京文学》的这个“盘点”引起了人们较大的关注,它再次将雅兰以及她的《南京呆×》推到了公众的面前。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雅兰认为自己不应该再保持沉默。昨天,雅兰以几分疲惫和伤感,对本报记者进行了一次出人意料的“心灵剖白”。

  盛名之痛

  被人对号入座跟踪漫骂

  “我就像经历了一场印尼海啸……”谈起自己经历小说风波后的心路历程,雅兰用了这样一个比喻。

  昨天,雅兰坐在了记者面前,一丝疲惫和伤感尽显在她的脸上。她戴着一顶鲜红的贝雷帽,身穿一件黄色的羽绒衫———色彩浓艳的着装,和其脸上的神情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和对比。

  在经历了创作的小说《南京呆×》所掀起的巨大风波后,雅兰的知名度急剧飙升。但盛名之下的雅兰并没有感到成功的喜悦,相反,伴之而来的却是无尽的痛苦和烦恼。

  据雅兰介绍,《南京呆×》成稿于去年上半年,由于种种原因,直到去年的10月份小说才得以发表。“在创作这篇小说的时候,我就有过预感,觉得它发表后可能会引起争议。”雅兰说。当时,雅兰只是认为标题可能会引起争议,但是她认为标题非常契合她所要表达的主题,所以还是坚持用了“南京呆B”这四个极具刺激性的字眼。

  但是,争议很快就以震撼性的方式出现了。去年11月初,南京数家媒体对这篇小说作了报道,犹如一枚炸弹在南京市民中炸开了锅。接着,又有几家媒体跟进,对雅兰作了追踪采访,使得对这篇小说的争议进一步扩大。之后,风波由南京波及到了全国,北京等地的多家媒体也参与到了报道的洪流中。一时间,普通读者、网友等通过不同的方式,对《南京呆×》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评判。

  雅兰说,她的小说被报道后,她经历了喜和悲的两极体验:很多读者对她的作品给予很高的评价,但同时,更多的漫骂甚至人身攻击,如潮水般包围了她,甚至还有人写匿名信给有关部门要求封杀她的作品。这一切,让她陷入了困惑甚至害怕之中。

  据雅兰介绍,小说被媒体报道后的一天傍晚,一个原来相识的女士,来到她工作的地方。雅兰很热情地接待了她,并邀请她一起吃晚饭,但是那位女士拒绝了雅兰,说:“雅兰,有人跟我说,你在小说中写的那个女的是我!”

  “我当时跟她解释,请她不要对号入座,如果她觉得小说中的确有影射她的地方,可以寻求法律途径解决问题!”雅兰说。但是,那位女士依然不依不饶,在雅兰去吃饭的途中,一直骑车跟着她。

  雅兰告诉记者,像这样对号入座的事情,发生了好多起。同时,漫骂的电话,几乎打爆了她的手机,不得已之下,她只好将手机停掉了。

  雅兰自己以及熟悉她的人士向记者介绍,现在雅兰几乎所有的电话都不敢接,一是担心媒体过度的炒作,二是担心有人对号入座,三是怕被误导的读者恶意漫骂,还有就是担心一些人问一些与小说没有关系的问题。一位熟悉雅兰的人士说,在这场小说风波中,雅兰几乎生活在自我封闭的状态中,情绪受到很大影响,甚至都有了跳大桥的想法。这一说法,得到了雅兰的证实。她说,有一个时段,她甚至悲观的决定不再进行写作。

  据雅兰透露,假如没有这场风波,她在《小小说月刊》的专栏本来应该在今年初如期顺利推出。同时,该刊为她所出的文集也将很快问世。但是,风波过后,她的文集已经胎死腹中;她的专栏也推迟到了《小小说月刊》今年第三期才面市。

  记者从有关渠道获悉,造成雅兰文集流产以及专栏推迟面市的原因,是有人给《小小说月刊》的主管部门河北省新闻出版局写了匿名信,给该刊造成了压力。记者就此向《小小说月刊》有关人士进行了求证。该刊一位同志告诉记者,他们当时的确有压力,也的确准备给雅兰出文集,但是现在由于种种原因,文集的事情已经没有着落。

  对话雅兰

  南京市骂让我感到羞耻

  在采访中,记者还听到不少关于雅兰的传言,有的说她创作动机不纯,是想以出位的方式来达到出名的目的;围绕小说风波的种种,雅兰是在炒作和作秀等等。但是,雅兰否认了这些说法。

  记者:南京呆B是南京诸多市骂中最难听的一句,你怎样理解这句最具南京特色的市骂?

  雅兰: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南京人,对这个城市有着深厚的感情。我讨厌这句市骂,每一个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都能深刻地体会到它的广泛性,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无所不在。我们很多人在说这句市骂时,已经习惯成自然。我到过全国很多地方,我了解到外地有很多人都知道这句南京市骂。作为一个南京人,我感到羞耻。

  记者:我看了你的这篇小说,觉得很精彩。其中“这个城市阳痿了”这句话,我感觉特震撼,你为什么这么说?

  雅兰:南京是个文化气息很浓的城市,但是它没有很跳跃的精神气息,我觉得一个城市少了点精神气息,就好像男人患了阳痿,到了需要赶紧治疗时候了,而南京市骂就反映了南京人精神气息中的负面的东西,成了南京人身上的顽疾,应该引起南京人重视。

  记者:有人说你是在以一种出位或者偏激的方式,来炒作自己,是这样吗?

  雅兰:我只是看不惯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所以就用这句市骂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在南京可能还没有一家媒体讨论过南京市骂,南京市骂曾经被评为十大不文明行为之首,让一个外地人用南京方言反骂南京人,无疑更有一种警醒的力量。我不是一个知名度很高的作家,况且,我的作品又不是发表在南京的媒体上,因此我没有必要用一篇文章来炒作自己。

  记者:不可否认的是,围绕这篇小说的风波过后,你的知名度的确是飙升了。

  雅兰:这是我始料不及的。我渴望成功,但不是以这样方式,因为为此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文坛评价

  创作必须顾及受众心理

  在采访雅兰之前,记者将所能找到的关于《南京呆×》的以及评论进行了浏览。之后,记者就此采访了南京颇具知名度的作家、文艺理论家孙建春先生。他告诉记者,《南京呆×》风波掀起后,他注意到,对这篇小说的评价大多停留在道德层面上,而鲜有对其主题内涵的剖析,在如潮的争议中,甚至还有不少人身攻击的文字。

  “雅兰的确为她的创作付出了代价,或者说这是一个沉重的教训”,孙建春说,《南京呆×》所引发的风波,告诉文艺创作者一个道理,就是任何创作必须顾及到社会公众的文化承受心理,过犹不及就会产生负面效应,相信每一个创作者都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局面。

  孙建春认为,虽然文艺创作不能突破社会现存的道德框架,但是绝不能简单地将道德评判代替艺术价值的评判。现在是一个开放的、多元的时代,而开放、多元的重要内涵之一就是宽容,对像《南京呆×》这样的小说,我们一方面要持以宽容,一方面更要持以自醒的姿态。

  雅兰个人档案

  南京本土女作家,现为南京某小学教师。原先从事诗歌创作,较为有名的作品有《夜的天堂》、《九九年的风花雪月》等。后来改写小说,在《小说族》、《小小说月刊》、《海鸥》等杂志上发表小说数百篇。

  《南京呆×》梗概

  《南京呆×》故事梗概:60岁的男主人公方得是南京文化圈中一个德高望重的权威人士,因此一些年轻的文艺女青年便经常主动投怀送抱,以求出人头地。方得偶尔在扬州碰到了一个“非常纯净”的女人柳基花,方得按照自己的经验,以为如此美女一定逃不过自己的掌心,竟然未果。恰逢南京某报举办诗歌大奖赛,方得便以此打电话给柳基花暗示:“我认识一个省作协的朋友,你给这个大奖赛投稿吧。”柳委婉地拒绝了。但是,方得仍不死心,“你还是投稿试试吧”。柳基花心里一阵冷笑,心里用刚学会的南京方言骂了一句:“呆×!写诗是我自己戏弄自己,我只是想跟生命开个玩笑罢了!”

  《江南时报》 (2005年02月24日 第二十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