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美专家称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拦截成功率不超过20%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8日09:09 解放军报

  “9·11”事件以后,美国政府推动开发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步伐明显加快,曾明确提出要在2004年底启动陆基导弹防御系统,使其具备初步作战能力。时至今日,美国已分别在阿拉斯加州的格里利堡和加利福尼亚州的范登堡空军基地部署了8枚陆基拦截导弹。

  2月14日,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进行的一次拦截试验因拦截导弹未能按计划从发射井中起飞而失败。这是近两个月内该系统拦截试验第二次失败。两次拦截试验均告失败,这
不仅使五角大楼规划的启用陆基导弹防御系统的计划化为泡影,而且围绕导弹防御系统的匆忙部署,在美国内部又引起了一场激烈争论。

  按照开发计划,陆基导弹拦截系统需要进行20次试验,1999年至今已经进行了10次,5次成功,5次失败。对于一个耗资巨大、而且已经开始进行实战部署的武器系统来说,这样的试验记录显然不能令人满意。

  一些武器评估专家反对现在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其理由不仅仅是批评拦截试验的成绩不佳,更主要的是批评政府和主管导弹防御系统开发的部门,为了提早部署竟采取自欺欺人的做法,在拦截试验条件上做文章。比如,所有的拦截试验都是选择中午的一个合适时间进行;每次拦截弹接近目标时的速度和角度基本相同;试验之前将一些数据预先提供给拦截一方等等。提供这样理想的试验条件,成功率也只有50%。最近进行的两次拦截试验,据称试验条件与已经部署的拦截系统最为接近,但两次均告失败。

  尽管五角大楼官员解释说,导致试验失败的原因不是源于导弹关键技术,而在操作系统。然而,常识告诉人们,进行武器试验的操作人员是一支专家队伍,如果在他们手中依然屡出问题,让实际使用者来操作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可靠性更要大打折扣。难怪有美国武器专家指出,美国现在部署的导弹防御系统,拦截的成功率不会超过20%。

  人们也许会问,面对试验屡屡失败和不断的批评声浪,五角大楼为何执意要加快部署?

  其实,这与美国所追求的国家安全目标和国内的政治气氛有直接关系。众所周知,“9·11”事件不仅改变了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也使美国民众的安全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9·11”事件以后,在美国国内政治生活中,安全成为压倒一切的议题。在恐怖袭击的阴影笼罩之下,政府承诺将不惜代价,运用一切手段避免“灾难性破坏”的情况发生。因此,无论导弹防御这一武器系统的效能如何,按照政府官员的话说“总比没有要强”。在这样一种气氛之下,任何反对部署的声音,无论出于何种动机都被淹没掉了。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开发部署与其国内政治因素紧密联系,这已经不是秘密。有评论认为,这一武器系统遇到现在的困境,原因之一就是开发研制和部署被政治化了。长期以来,围绕导弹防御系统的争论,从预算拨款、研制开发,直到每次试验时机的选择,都与美国国内的政治形势有关。最近进行的两次试验,美国军方准备长达两年,先后多次推迟试验日期,除了技术原因之外,更重要的考虑是政治需要。

  当然,美国决策者极力推动加快部署导弹防御系统,有其更深层的战略考虑。为研制陆基导弹防御系统,美国至今已经投入了310亿美元。未来5年,每年将投入90亿到100亿美元用于该系统的发展,全部完成陆基中段导弹拦截系统至少需要640亿美元,最后要建成多层次拦截系统将耗资2000亿美元。按照预定计划,到2010年将基本建成由陆基、海基和机载系统组成的导弹防御体系。到那时,美国将是世界上惟一具备战略攻防手段的国家。积极支持尽快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强硬派认为,导弹防御系统不同于一般的武器系统,它涉及21世纪美国的整体安全战略,关系到美国能否巩固和扩大战略优势。打造出导弹防御系统这样一个“天网”,不仅可以影响到对手的战略竞争能力,也将影响到美国的联盟与外交战略。

  然而,从美国导弹拦截试验和部署目前所遇到的麻烦,人们不仅看到了建造这一复杂武器系统所存在的技术难题,也看到了美国追求绝对军事优势与安全环境的战略目标与其能力之间的差距。 王宝付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