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内格罗蓬特这个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9日13:56 世界知识

  童锋

  华盛顿时间2月17日上午,美国总统布什正式提名驻伊拉克大使约翰·内格罗蓬特为国家情报主任(DNI,DirectorofNationalIntelligence) 。一旦参议院予以确认,内氏就要在美国情报界编年史上占据篇幅可观的一席之地。

  消息既出,媒体的相关评论接踵而至,其中对内氏前程持“利空”倾向的分析认为:1、他是间谍情报的门外汉,在 这个专业性很强的行当里有所作为不容易。2、他一开始并不在主要候选人之列,有“以次充好”之嫌。3、他作为职业外交 官当个“救火队长”还行,要想把“政治魔方”玩转难说。

  据官方公布的个人资料,内氏1960年投身美国外交界,在这一行当浸洇40余年,是位资深外交官。历任:驻香 港总领馆副领事、驻南越大使馆政务秘书、驻希腊萨洛尼卡领事馆总领事、卡特政府负责海洋和渔业事务的副助理国务卿(大 使衔)、负责东亚及太平洋事务的副助理国务卿、驻洪都拉斯大使、里根政府环境及科学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总统国家安全事 务副助理、驻墨西哥大使、驻菲律宾大使等。内氏1997年从公务员系列退休后进入企业界,任麦格劳—希尔出版公司负责 全球市场部的副总裁。2001年9月内氏被小布什政府提名为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2004年4月又被提名为驻伊拉克大 使。

  当然,仅仅这么一连串“履历”不会给人留下太深印象,其背后的有些名堂还是需要点破的。

  天地人和 “关系”第一

  内格罗蓬特从最初的非种子选手到最后脱颖而出,是因为他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美国一向自诩为“民族大熔炉”,但在独立后相当长的岁月里,广义上的主流文化是以接受东部名牌大学高等 教育的WASP(W指白人,AS指盎格鲁—萨克逊裔,P指新教徒,即信奉新教的盎格鲁—萨克逊白人)为核心和标尺的。 WASP的概念因海外移民越来越多而扩大到“信奉基督教的欧洲白人”的范畴。时至今日,这段历史尽管淡化了许多,但作 为文化的心理积淀依然强烈地产生着效应,特别在美国情报界很有讲究。仅以中央情报局历任局长为例,其祖先清一色地来自 欧洲大陆,除了行武出身上军校之外,在哈佛、耶鲁、普林斯顿、乔治敦等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就有杜勒斯、施 莱辛格、科尔比、老布什、韦伯斯特、盖茨、伍尔西、多伊奇、特尼特和戈斯。内氏1939年7月21日出生在英国伦敦, 其父是希腊裔美国公民,经营一家大型海运公司,家境殷实。内氏从小就读于美国新英格兰地区一流的私立学校,本科毕业于 布什父子念过书的耶鲁大学,中情局现任局长戈斯是其同班同学。从家庭背景和学历教育两方面看,内氏进入华盛顿政治精英 阶层的这张入场券无可挑剔。

  地利。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相互作用,诸如恐怖主义猖獗、核生化武器扩散、跨国毒 品交易、知识产权盗版、金融洗钱、网络黑客攻击、疾病流行、非法移民、军火走私、生态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弱化等非传 统威胁日渐泛滥成灾,这些昔日被视为“低端政治”的安全问题令美国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威胁,而威胁者不明确本身就是最大 的威胁。中情局高官据此断言,当前摆在美国面前的选择“不是战争与和平,而是战争与无终极的战争”。大敌当前,间谍情 报必须依据现实斗争形势的变化加以改革完善,进而形成“大情报”的工作布局与协调机制,“确保各个情报机构像一个单独 的、统一的企业那样运作”。任重道远,谁来牵头?内氏凭借周游五洲四海的外交生涯,处理过五花八门的国际事务,见多识 广的阅历,就“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而言已先胜人一筹,布什就曾赞曰,“内氏因为拥有长期的外交工作经验,所以了 解美国的全球情报需求”。

  人和。从情报工作流程的完整性角度看,情报最终是供用户 “消费”的,一旦用户对之敬谢不敏或处置失当,再好 的情报也白搭。换句话说,恰到好处地“消费”情报绝不是件简单的事情,惟有“懂”间谍情报之玄机,方才可能“扬”间谍 情报之特长。内氏多年来在全球热点地区奔波不已,“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哪里烽火连天,哪里就必定谍影憧憧,其 中不难寻觅到内氏的踪迹。据外电报道,曾任中情局副局长的麦克加芬说:“这个立场强硬的家伙(指内氏)了解整个情报工 作、反间谍工作以及隐蔽行动。”事实上,除了在越南和伊拉克两场重大战争中跟美国情报界携手并肩之外,内氏还伙同中情 局在中美洲大搞隐蔽行动,其业绩有:以洪都拉斯为前哨基地,阻止萨尔瓦多左派游击队夺权;帮助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颠覆 桑地诺政权。另外,内氏在菲律宾当大使时也曾辅佐马尼拉当局镇压反政府武装“新人民军”。

  从古到今,任何政体的官场文化都自有一套万变不离其宗的潜规则:关系是必要条件,才能是充分条件,机遇是附加 条件。据美国报刊披露,内氏跟布什家族关系非同一般,几度领衔要职(驻洪都拉斯大使、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和驻墨西 哥大使)皆与老布什的举荐相干。内氏在洪都拉斯的表现已经提及,在出使墨西哥期间则成功地缓和了两国缺乏信任的紧张关 系,为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早日诞生立下头功。小布什入主白宫后,内氏再度感受到“春风得意马蹄疾”之快感,先在联合国代 表美国政府发号施令,后在巴格达统领世界规模第一的大使馆(正式固定职员和当地临时雇员多达3000余人)。附带一句 ,按照美国人的说法“他是右派”,尽管在共和党内如同布什父子那般被视作“温和的右派”。

  情报改革焉知其味

  放眼今日世界,美国情报界的综合实力遥遥领先——在编人员10万、执行机构15家、允许公开的年度预算400 亿美元,令各国同行望尘莫及。更重要的是,这个庞然大物在战后60年全球事务的方方面面都书写了不可或缺的一页,为构 建并维护“美国治下的国际秩序”立下汗马功劳。当然也不乏败笔之处,未能阻止9.11事件的发生便为佐证。

  据此背景,国内朝野上下要求改革情报界的呼声再度高涨,有的强调大步整合,有的力主小步微调,见仁见智,莫衷 一是。“美国受恐怖主义袭击事件全国调查委员会”(9.11委员会)的终审报告最后定调。该件长篇大论,就情报改革提 出40多条建议,第一焦点在于设置“DNI”的职位。顺带说明一下,美国务院国际信息局把DNI的中文名称译成“国家 情报主任”。

  或许是创新意识和忧患意识天生浓烈的缘故,美国人自1947年以来先后设立至少19个班子(或委员会或小组) 来审议情报界的改革,但大都束之高阁而不了了之。设置国家情报主任的创意早在1971年3月问世的“施莱辛格报告”里 就已经论证过。1970年12月,尼克松总统指示时任行政管理与预算局副局长的詹姆斯·施莱辛格(后任中情局第七任局 长)筹组一个班子,专门研究如何“在无需国会立法的情况下”通过组织结构调整来进一步提高情报界的工作效率和效能。自 那时起设置国家情报主任的议题一直在酝酿之中,先后得到中情局第九任局长特纳(1985年)和加州民主党参议员范恩斯 坦(2002年)两个审议班子的认同。

  为什么事情一拖再拖,直至30多年过去才落实到位?这里牵涉的大小问题实在太多。简而言之,其中一根主线是情 报界内部的各方利益摆不平,谁都不愿意把已经行使的权力(人事调配权、经费掌控权、间谍派遣权、隐蔽行动实施权等等) 移交给他人。

  值得一提的是,新近出台的《情报改革法》就国家情报主任的定位与功能远未达到9.11委员会报告所期待的程度 。按照布什的说法,内氏将来履新后担任总统的首席情报顾问,有权决定各情报机构的预算以及下令他们搜集和分享情报。由 此可见,这个情报主任并没有实质性的人事任用权,再加上不是内阁成员也不在白宫上班,这对所谓的“情报沙皇”来讲似乎 有点过于苛刻了。难怪内氏在决心“改革情报机构以适应21世纪情报的需要”的同时,特意指出这份新差事是他40多年公 职中“最严峻的挑战”。此话意味深长,也许好戏在后头。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