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问题研究专著推荐:《非洲民族主义研究》 (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1日13:51 中国日报网站 | ||||||||||
非洲民族主义的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摆脱外国的政治控制和争取民族独立:全面提高本民族国家的综合实力并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非洲民族主义的命运并非一帆风顺,它在赢得政权以后陷入了困境。推翻殖民主义统治,建立独立的国家政权可以说是实现了非洲民族主义的基本政治目标。然而,独立后的一些非洲国家,由于政权的作用被滥用,或未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国家的综合国力未能得到明显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未得到根本改善,从而导致了各种消极因素的产生。 本书采取的是理论探讨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按时序和内容分为上、下两篇。第一章就非洲民族主义的理论和运动进行了阐述,分析了非洲民族主义思想的四个特点,并对非洲民族主义发展的四个阶段进行了概述。 第二章探讨了非洲民族主义与民族知识分子的关系,并以曼德拉的民族主义思想演变作为个案。 第三章研究了作为非洲民族主义重要组成部分的宗教运动、并以苏丹的新马赫迪运动为个案,考察伊斯兰教领袖如何与现代知识分子相结合,使新马赫迪主义成为苏丹现代民族主义运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章分析了农民的社会反抗在民族主义运动中的作用。 第五章分析了非洲国家独立后民族主义遭遇的各种困难,着重探讨非洲民族主义的两重性以及独立后出现的军事政变、跨界民族和地方民族主义的三个实质问题。 第六章对“部落”、“部落主义”和国内一些学者常用的“部族主义”等概念进行了分析,主张我国学术界应该放弃“部落”而改用“**人”或“**族”,放弃使用“部族主义”的提法而改用“地方民族主义”这一提法。 第七章研究了地方民族主义的缘起,具体分析了前殖民主义时期社会组织的主要特点以及殖民地的边界划分和行政区划、殖民统治的行政管理、殖民地经济和基督教传播等因素对“部落”这一感念和实体的影响,认为地方民族主义包含前殖民主义的成份,但更重要的是殖民统治的遗产。两个个案分别对殖民政府在布干达王国实施的“分而治之”的政策和在坦噶尼喀殖民地实施的“间接统治”制度进行了概述和分析。 第八章探讨了非洲地方民族主义的演变,并以卢旺达作为个案进行了分析,认为虽然人为的国家是地方民族主义的温床,但国家的政策、知识分子的作用和外部势力的干预都为地方民族主义的演变提供了条件。 第九章探讨了国家民族建构的理论和实践,就非洲国家民族建构的理论以及各国为民族建构而在文化政策、法律保障、意识形态和权力分配等方面的努力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坦桑尼亚的乌贾马运动对国家民族建构所起的作用。 第十章进一步探讨了非洲民主化于民族建构的关系和民族建构的可行性政策,并对肯尼亚民主化浪潮中出现的地方民族主义因素进行了个案分析。 结论分析了非洲民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和国际政治的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