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英科学家发现抗艾滋基因 为3000年前突变基因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3日11:44 扬子晚报

  在3000年前,生活在底格里斯河畔的一个人基因发生了变异。但谁也不曾想到,这个变异的基因居然挽救了他的后代。无论是中世纪的可怕瘟疫——黑死病,还是现代让人谈之色变的艾滋病,他的后代都顺利地逃过了一劫又一劫。如今,大约10%的欧洲人都携有这种变异基因,使他们天生就能够抵抗艾滋病的侵袭。

  老祖宗基因变异

  这名为后人立下汗马功劳的老祖宗是美索不达米亚人,生活在距今3000年前的底格里斯河畔。他身上携带一种变异的基因,能使他天生就抵抗病毒性传染病的威胁。

  1347年,欧洲第一次暴发了可怕的瘟疫——黑死病。其后300年,在黑死病袭击过的地方,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人们成群成群地死去。但这位老祖宗的后代却由于基因发生了变异,逃过了这一劫难。

  几千年来,这种变异基因也随着他后代的婚配开枝散叶。英国利物浦大学的两位生物学家——克里斯托弗·邓肯和苏珊·斯科特发现,目前大约10%的欧洲人都携有这种变异基因。

  天生抵抗艾滋病

  科学家将这种变异基因命名为CCR5-delta32。它不仅能抵抗黑死病的侵袭,还能够抵抗艾滋病病毒。

  邓肯和斯科特在英国《医学遗传学杂志》上报告说,CCR5-delta32基因的工作是,抵抗所有病毒性传染病。当病毒试图侵袭人体细胞时,这种基因指挥的天然免疫系统就会阻止它们进入白血球。科学家们还发现,由于艾滋病近年来的肆虐,携带CCR5变异基因的人也越来越多。这也正体现了大自然“适者生存”的原则。目前,欧洲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居民携带这种基因的人比例最高,为14%-15%,但地中海地区的人仅有1%。

  挑战传统观点

  邓肯和斯科特在报告中指出的不仅是CCR5变异基因抗病毒性传染病的能力,还提出了一种有悖于传统观点的理论,即黑死病并不是淋巴腺鼠疫,而是病毒性出血热。

  20世纪初,历史学家提出一种观点,认为黑死病是淋巴腺鼠疫的一种形式,由耶尔森氏杆菌引起。在几百年的时间里,老鼠和跳蚤将黑死病大规模传播。

  然而邓肯等人认为,黑死病不是由动物间接传播的,而是一种直接的传染病。其表现形式是病毒性出血热。他们的理由是,如果黑死病是细菌引起的疾病,就不可能被CCR5变异基因所阻拦,因为该基因只能阻挡病毒对人体的攻击。李雯(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