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孙必干解读伊战两周年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1日08:46 潇湘晨报

  穆斯林女孩参加英国的反战示威

  2004年3月20日,时任中国驻伊拉克大使孙必干抵达巴格达的第34天。7名中国外交官、6名武警住在距离联军总部不远的曼苏尔饭店。“那时我们忙着复馆的各项工作,(伊拉克)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孙必干回忆说。

  2005年3月20日,这位中国第一名“带保镖的外交官”正在国内“享受”退休生活,环境巨大的反差令他更加牵挂伊拉克——“6名武警战士,还有几名同事,至今仍在那里,我时时惦记他们。”

  乱象难安,大势趋稳

  2004年9月回国之后,孙必干坚持跟踪伊拉克局势,“爆炸”、“绑架”等字眼仍然触目惊心。对比战争爆发第一年,他认为,伊拉克的安全状况没有多大改善,形势依旧严峻。

  “2005年1月30日伊拉克举行国民议会选举,是伊拉克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标志伊拉克向政治重建迈出了一大步,伊拉克人民渴望通过议会选举,摆脱混乱状况,逐步稳定,走向和平,但目前还看不到这些民情民意得到实现的可能。”孙必干说。

  不过,他又指出,伊拉克局势最终将趋向稳定,但目前,乃至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可以对其安全形势“过分乐观”。“只要外国军队存在,占领与反占领的矛盾就不会最终消失。”电话里,他突然提高音调。

  政治重建,内讧显露

  孙必干指出,对比第一个周年,伊拉克局势在战后第二年呈现出新特点。第一,临时政府成立、首次国民议会召开,标志伊拉克政治重建迈出了一大步。

  第二,国民议会选举之后的新情况,令伊拉克内部各族群间分歧逐渐显露。大选结束至今已经一个多月,政府组成却迟迟没有结果;国民议会召开,议长、副议长选举却未能举行,这证明伊拉克各族内部还有分歧,还在“讨价还价”。

  孙必干指出,各族内部分歧并不是新问题,实际上由来已久。萨达姆统治时期,这些分歧表现在对萨达姆的态度上;而从临时管理委员会到临时政府成立的过程中,这些矛盾有了新的体现。

  谈到中国如何应对伊拉克局势的错综复杂,孙必干准确而清晰地重申了中国在伊拉克问题上的三点原则:着眼于伊拉克人民利益;尽早实现“伊人治伊”;着眼于地区和平与稳定,着眼于中伊双边关系。这个政策将“继续执行,始终不变”。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