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经济》杂志:中国人应向印度学习什么(2)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1日16:24 《经济》杂志

  印度内生,中国外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靠的是外资和出口,而印度则靠的是内资和内需。这是两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最显著的差别。

  中国已经成为年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远远领先于印度。2002年中国吸引外资总额高达527亿美元,而印度只有35亿美元。

  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学副教授哈比卜·哈克·孔达卡尔认为,印度崇尚民族主义,而这种民族主义常常体现在排外上,导致游客和投资商纷纷远离这个国家;中国则更务实,一直欢迎外国资金和技术。中国前驻印度大使程瑞生也认为,印度的民族主义情绪较中国强烈,其相当保守的文化传统、价值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外开放。

  持不同意见的人也有很多。印度驻华大使苏理宁认为,中国吸引外资总额虽然比印度高,但是实际数额没有这么悬殊,主要是统计口径不同;另外,印度并不是盲目吸引外资,而是注重提高外资的利用效率。

  麻省理工学院的政治学者黄亚生和印度出生的哈佛大学商学院的Tarun Khanna教授于2003年7月24日,在《华尔街日报》发表了一篇引起广泛争议的文章,文章认为,尽管中国吸收的FDI已超过印度的10倍,且中国的国民储蓄率高达GDP的40%,而印度的储蓄率只有24%,但在过去10年中,中国的年经济增长率实际上大约为7%,而印度的年增长率则为6%。这说明,与中国相比,印度对资金的利用更有效率。

  由于银行系统和股市的良好表现,企业容易从股市募集到资金,所以印度对外资的依赖性就弱一些。2004年中国的GDP增长9.6%,让世界为之侧目,但是中国股市的表现却是全球最差。而印度股票市场的表现让国内外投资者喜笑颜开,印度股指去年累计上升了64.19%。

  另外,印度虽然在外资总量上落后中国,但是吸引的研发外资却高于中国。

  有人说,印度的经济增长是内生的,而中国是外生的。究竟孰好孰劣,争执双方各执一词,但是以现在的形势看,双方都在向对方学习,取彼之长,补己之短。

  印度2003年的出口额为630亿美元,不到中国的15%。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印度正在仿效中国的做法,建立经济特区,希望能够像中国一样促进出口增长。这些特区向国内外投资者承诺建立一流的基础设施、实行大幅度的税收优惠,以及简化繁琐的政府手续。

  据香港《亚洲华尔街日报》报道,印度2003年批准了超过25个经济特区,大部分特区由私人企业主导。印度的目标是,今后五年每年的出口以20%的速度增长。

  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一直为投资者所诟病,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来自印度驻华使馆的资料显示,2008年以前公路网的升级建设需要240亿美元的私人投资。

  过去动荡不稳的政局也影响了经济运行。印度1991年开始实施经济改革时,时任总理的拉奥(2004年12年23日逝世)和财长的辛格是改革的主导力量。印度经济从改革中尝到了甜头,辛格出任印度总理增强了印度国民和外界对于印度经济的信心。

  另类的印度模式

  印度是公认的继中国之后又一个经济改革成功的例子。但是印度的经济改革走了另一条道路:印度没有发生基础广泛的制造业革命,而是靠服务业的发展来推动经济增长。对于这种增长模式还没有一个定性的结论。

  摩根斯坦利全球首席经济师斯蒂芬·罗奇认为,选择以服务业为发展导向,印度绕过了限制它们制造业发展的储蓄率低、基础设施建设差和外国直接投资少等因素。重点发展服务业反而让印度发挥了它的三大优势——高学历劳动力、信息科技专长和流利的英语能力。

  印度是世界第三大科技大国,拥有400万科技人才,排在日本、英国等研发大国之前。甲骨文公司总裁查尔斯·菲利浦表示:“印度知识分子数量之多让人感到吃惊。”

  在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的同时,印度已经成为全球研发中心 。

  到目前为止,有将近150家国际巨头在印度开设了研发中心,其中,通用电气投资8000万美元在印度班加罗尔修建了研发中心,员工数量超过1600人,是该公司全球第二大研发中心。而甲骨文在印度的研发中心同样是该公司全球第二大研发中心,仅次于美国的研发中心。去年英特尔班加罗尔研发中心申请了63项专利,使印度超过了以色列和马来西亚成为该公司最重要的研发基地。

  跨国巨头在印度设立的研发中心的数量远远超过中国,在2004年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全球1000强企业中只有33家在中国设立了研发中心。

  不过,印度在研发领域的地位正受到中国的挑战,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国民英语水平的提高,可能在未来数年内让印度的优势化为乌有。

  和斯蒂芬·罗奇的观点不同,2004年11月16日英国《金融时报》的一篇文章称:印度靠服务业推动的经济增长是“非就业”式的,随着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和人口构成的转变,这种模式可能会降低就业率,影响社会稳定。

  有人认为信息技术部门可以成为印度的救星,尽管印度已经是世界头号软件出口国,外包业也是印度人首先搞起来的,但是中国社科院南亚文化研究中心孙士海研究员说,印度信息技术部门的产出仅占GDP的2%左右,贡献有限。

  更重要的是,信息技术部门不能吸收大量没有高学历的劳动力的就业。信息技术部门的雇员不足100万,到2010年可能会再增加100万。但是考虑到印度的劳动力届时将增加4000万,这点增长就是杯水车薪了。这些新增的劳动力需要的是工业部门的蓝领工作,满足这一需求的惟一可行的途径是发展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

  与中国有着许多相同的难题,但印度的解决之道却总是与中国不同。

  和中国情况类似,印度也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农业水平落后,吸收了大部分就业,面临棘手的“三农”问题。印度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起了“绿色革命”重点发展农业,解决了粮食问题。此后印度农业的发展速度降低,现在的水平比中国还要落后。农业占印度GDP的比重为25%左右,而中国不到20%。

  “技术扶贫”是印度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突破口,5年前,印度卡纳塔卡邦启动了一项惠及3万个村庄670万农民的“武装农村”计划,装备的不是武器,而是一个个信息终端电脑。通过这些电脑,印度政府将信息闭塞的农村和外界紧密相连。印度的农民不再是“闭门造车”,而是根据市场变化及时做出选择。2004年6月28日的美国《商业周刊》以《数字农村》为题,深入报道了印度农村的信息化建设。

  世界银行对于印度农业的创造性改革大加赞赏,准备给予专项巨额贷款,将这一改革继续向前推进。同时,斯里兰卡、南非、巴西等国也在密切关注着印度农业改革的情况。麻省理工学院的肯尼斯·肯尼斯顿教授对于印度农业的创新这样评价:“印度正在引领世界探索如何使高新技术惠及最多数的平民”。

  合作还是竞争

  在2003年7月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华后,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曾发表了一篇题为《印度对中国:落在龙后面的老虎》的专题报道。 这篇报道一开篇就指出:“25年前,中印这两个又脏又穷的亚洲大国的生活水平颇为相似,但如今中国人的平均收入几乎是印度人的两倍。”

  印度能否在今后20年缩小同中国的差距,甚至超过中国成为全球竞争者?黄亚生和Tarun Khanna的答案是肯定的。但其他观察家大多持怀疑态度,布鲁金斯学院的达斯古波塔教授说,中国已经比印度富裕,印度今后20年是要追赶。

  把两国完全摆在竞争的位置上,可能对未来两国的发展并无好处。著名学者胡鞍钢认为,中国和印度的崛起将是本世纪最重大的事件。由于两国国情不一样,优势和劣势不一样,将会有不同的路径和不同的模式。从长远来讲,今后中印两国的共同之处是两个人口大国都面临着重新崛起的问题。

  曾有美国战略学者警告:“一旦你把中国看成敌人,那他就会成为你的敌人。”或许同样的话也可以用在印度身上。中印两国作为本地区的大国,合作仍然是比竞争更优的选择。

  斯蒂芬·罗奇认为,中国和印度一个注重发展制造业,一个注重发展服务业,两国经济还是有很大的互补性,如果中印能够取长补短,必定会给欧美发达国家带来更大的挑战。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武大伟1月24日在新德里与印度外交秘书萨兰举行了中印两国首次战略对话,达成了广泛共识。双方的会谈是为温家宝总理3月份访印做准备。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朱峰教授认为,中印关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温暖过。

  在此之前,印度石油部长阿耶尔1月6号邀请了中国、日本、韩国以及八个OPEC成员国的能源部长共商石油进口大计,并且计划成立一个“石油进口国组织”以保证价格合理、稳定的石油供应。印度还欢迎中国企业投资兴建连接中印两国的输油管道。

  麦肯锡全球石油和天然气事务总裁艾沃·波赞认为这次会议具有历史性意义,如果最终达成协议的话,将会影响到亚洲的地缘政治版图。美国《商业周刊》的文章认为,印度和中国的关系会被石油拉近,两个国家在石油需求上既存在竞争也存在合作的潜力。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经定下时间表的时候,印度也想参与进来。印度总理辛格甚至梦想建立从新德里到东京的“亚洲经济共同体”。

  “印度最新的时髦词汇是‘互补’,任何关于印度和中国是竞争对手的言论都显得过时了”,印度产业联合会主席斯里尼瓦桑说。 /本刊记者  刘建辉

[上一页]  [1]  [2]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严查苏丹红食品
房贷利率上调
F1新赛季 围棋春兰杯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购房贷款提前还贷指南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图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